高校教职工健康现状与生活方式调查分析.doc

发布时间:2024-11-22 00:23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预防职业病,保障健康工作状态。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节奏调整# #高效工作#

高校教职工健康现状与生活方式调查分析

高校教职工健康现状与生活方式调查分析   摘要:全面掌握教职工健康及疾病分布状况,用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在职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针对我校74%的教职工“带病”工作,只有26%的教职工在生理上表现为健康状态这一现状。利用问卷调查法对在职教职工生活方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教职工健康的主要因素,提出把科学的体育锻炼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有益于改善教职工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校 教职工 健康 生活方式 健身   一、引言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是现代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主要因素[2]。高校教职工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身体运动的机会大大减少,在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造成了教职工的“健康问题”。教职工身体素质下降,患上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要解决健康问题就须从教职工的生活方式入手,使人们自愿采纳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终达到人人健康的目的。通过对教职工体检结果的统计分析,全面了解我院教职工身体健康状况及疾病分布情况,掌握教职工身体健康概况。通过对教职工的生活方式的调查,了解教职工生活方式的形式、特征和习惯,提出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是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缺少的因素。把科学的体育锻炼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调节教职工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北方某高校在职教职工   2.2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全面了解有关生活方式的研究现状。设计教职工生活方式调查问卷。问卷涉及个人简介、生活习惯、健身情况、社会活动与卫生保健五个方面,包括 24个子问题。就问卷的整体内容及结构请专家进行判定,专家一致认为该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进行问卷效度检验,问卷具备研究调查的有效性;采用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问卷信度符合调查要求,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调查男教职工100人,女教职工120人。三十岁以下占19.66%、30—40岁人数占40.56%、40-50岁人数占31%、50岁以上人数占8.84%;行政干部占26.1%,职工18.88%,教师55.02%。   2.2.2 逻辑分析法。对问卷调查结果所得的数据运用逻辑学方法进行分析。   2.2.3 数理统计法。用统计学方法和对比分析法,所有数据均采用X2检验。   三、结果与分析   3.1 教职工体检结果分析   3.1.1教职工体检概况   两年的体检报告中,教职工所检项目未见异常者分别占占所检人数的26.7%和25.3%,这说明在生理上有1/4的教职工属健康状态,而3/4的教职工是“带病”工作。常见病检出率较高项目依次是:高血压、高血脂、乳腺增生、脂肪肝和胆囊炎。列前五位的检出项目除高血压一项外,其余项目均检出率呈增长趋势,经卡方检验不同年度相同项目均有显著性差异。根据临床医学理论除高血压病具有遗传获得性外,高血脂、脂肪肝、胆囊炎和乳腺增生都是后天获得性疾病,且与饮食生活习惯和精神压力有极大关系。   3.1.2 检出率较高项目不同年龄性别的比较   高血压、高血脂和脂肪肝等潜在性疾病在50岁以前呈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同年度四个年龄段高血压、高血脂和脂肪肝在同年度同项目上均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高血脂和脂肪肝等“现代文明病”近2年来增长幅度较快,在4个年龄段中占相同检出项目近一半的机率,已成为影响我校中青年教职工身体健康水平的最大“隐患”。高检项目性别分布中,高血压、高血脂和脂肪肝分列前三位,且在不同年度上,男性和女性高血压项目无显著性差异(P﹥0.01)。同年度男女不同性别进行统计学检验,高血压、高血脂和脂肪肝均显示差异非常显著(P﹤0.01)。检出率较高项目的性别比较中男性三项平均检出率高于女性,“三高”疾病在男女性别分布中男性占绝大比例,反映出男性教职工饮食失衡或者说生活不规律且。   3.2 教职工生活方式调查分析   3.2.1 教职工对健康行为的认识不足   健康行为是个体为了预防疾病、保持自身健康所采取的积极行动。它包括改变危险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健康危险行为(如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以及无保护性行为等),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定期体检等), 以及遵从医生指导等行为[4]。调查显示:教职工对健康的概念比较模糊。了解一点和不了解的占70.69%。这与教职工忙于工作,对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方面关注较少有关,平常认为没病就是健康。认识不足限制了教职工自我调节能力及行为方式。对自己的身体反应和情感体验没有正确的认知会影响教职工良好习惯的形成。当感觉到身体有不适反应时,25.7%的教职工选择立即去看医生、50.2%的教职工选择自我调整,盲目的调整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而自行处理和不必太在意的分别占调查人

网址:高校教职工健康现状与生活方式调查分析.doc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82459

相关内容

南昌市实习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压力状况的现状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在校大学生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议4篇.doc
疫情之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建议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
中国当代大学生生活情感现状调查分析(论文范文)
调研分析报告:大学生“绿色低碳”环保生活观的现状调查与改进建议.doc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探析与策略.doc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重庆市领导干部心理健康与生活状态调查及建议.doc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