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翠芬,今年七十岁了。老伴走得早,我一个人含辛茹苦把两个孩子拉扯大,儿子刘志明和女儿刘芳。儿子是我的心头肉,从小我就盼着他能有出息,也把所有的期望寄托在他身上。女儿呢,自小就懂事,凡事不用我操心。她虽然是女孩儿,但一直是家里的主心骨,帮我照顾弟弟,分担家务。我心里虽然疼她,但总想着女孩迟早是别人家的人,真正能依靠的还是儿子。
刘志明也没有让我失望。读书的时候成绩优异,后进入一家大公司工作,很快就升职加薪,在大城市里买了房子娶了媳妇。孙子出生后,我更是欣喜若狂,仿佛这一辈子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我自告奋勇从老家搬到城里,帮儿子带孩子,儿媳妇小张也算是贤惠,都很尊敬我,我在这个家里也算有地位。那段时间,我的日子过得很满足,看着儿子事业蒸蒸日上,孙子一天天长大,我心里觉得值得的。
然而,没想到一切都变了。
孙子上小学之后,我在家里也逐渐没有了太多的用处。小张开始在我面前表现出不满,有时候语气变得生硬,甚至还当着我的面指责我做饭不好吃,收拾屋子不够干净。我想着,她在外工作压力大,回家还要照顾孩子,偶尔发牢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没。
但渐渐地,我发现儿子也对我冷淡了起来。以前他下班回家,总是会陪我聊会儿天,问问我在家里过得好不好,可现在他回到家,连话都懒得跟我说。偶尔我主动问他些事,他也只是敷衍两句就走开了。我心里有些难受,但没敢说什么,怕给他们添麻烦。
最让我寒心的是有一次,我生病发烧,躺在床上起不来。那天儿子和儿媳妇都在家,我想让他们帮我煮点粥,可他们两个人竟然在外面打游戏,丝毫没有理会我的意思。我等了很久,实在熬不住了,只好自己起床去煮粥,结果差点摔倒在厨房。那一刻,我心里生出了无尽的委屈和失望,眼泪忍不住往下掉。可,我还是没敢责怪他们,只是告诉自己要坚强一点,不要让他们觉得我是在故意让他们担心。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感到自己在这个家里的存在越来越微不足道。小张开始时不时找借口不让我管家里的事情,有时甚至连孙子的事情都不让我插手,说我老了,跟不上时代,教育孩子的方法也过时了。我心里明白,她是不想让我干涉他们的生活,可我只是想多帮他们分担一些,让他们少些辛苦。
有一次,小张竟然当着孩子的面指责我,说我教孙子做的事情都是错的,不符合现在的教育理念。我当时真是百口莫辩,只觉得一股气堵在胸口,连话都。孙子在一旁一脸疑惑地看着我,那眼神让我感到无比尴尬和难堪。我再也忍不住,回到房间一边流泪一边收拾东西,打算回老家去。可想到老家那破旧的小屋,我又犹豫了。我在那里住了,房子早已破败不堪,我这个年纪回去住怕是也撑不住。
正当我心烦意乱时,女儿刘芳打来了电话。她似乎听出了我的情绪不对劲,追问我到底怎么了。我本不想让她担心,可电话那头她不断地追问,我心里的委屈终于爆发出来,跟她说了我在儿子家受的委屈。刘芳听后,立刻说要接我去她家住,说她和女婿小李会好好照顾我。我知道女儿的孝心,但心里还是有些不安,毕竟她嫁出去多年,现在女婿也做得挺好,自己过去住,免不了让女婿为难。
果然,,刘芳亲自来接我。到了她家,我虽然感到舒心不少,但心里始终有些忐忑。不久,小李从公司回来了。看到我,他脸上露出了笑容,地招呼我坐下,又是倒茶又是端水果,我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然而,没想到就在那天晚上,小李和刘芳把我叫到了客厅,表情认真地跟我说了几件事情。
“妈,有些话我必须跟您说清楚,”小李开门见山地说道,“您到我们家住,我和刘芳都很欢迎,但有些事情,咱们得提前讲清楚,免得将来闹误会。”
我愣了一下,心里有些紧张,不知道他要说些什么。刘芳在一旁拉了拉我的手,轻声说:“妈,您别紧张,小李就是想把话说明白,好让您住得舒心。”
“好,你说吧,我听着。”我尽量平静地回应道。
“第一,妈您身体不好,我们也知道。以后您就安心住下,别操心家务活儿,我们家有钟点工打扫,您不用再费心了。”小李的语气很平和,但我听出了一丝无奈,“您要是觉得无聊,可以出去走走,或者看看电视,反正家里的事您就不用管了。”
我点点头,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这话听起来是关心我,但细细一想,这不就是怕我插手他们的家务吗?可转念一想,我也确实累了,这些年为了家操了太多的心,如今女儿女婿都成家立业了,我也该歇歇了。
“第二,关于孙子的事,妈您就别太操心了。他的教育我们有自己的打算,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大,我们不希望他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还要听教训。”小李接着说道,语气依旧平和,但带着一丝隐隐的警告。
这话让我心里更不舒服了。我知道小李和刘芳在意孩子的教育,可我做长辈的难道不应该为孙子着想吗?可是看着小李那认真的表情,我又不敢说什么,只好点点头答应了。
“最后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小李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词,“妈,您以后在家里有什么想法或意见,尽管跟我们说,但千万别藏在心里。有什么不高兴的,也不要和刘芳吵,直接跟我说,我一定会尽力处理好。”
这话一出,我心里。小李的态度是很诚恳的,但我知道,他这是在提醒我,不要在他们家里闹不愉快。我心里有些酸楚,但又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毕竟我住在他们家里,确实应该顾及他们的感受。
“妈,您放心,住在我们家不会让您受委屈的。”刘芳柔声说道,她的语气充满了关切,但我心里依然有些惆怅。想着自己老了,居然连个可以依靠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寄人篱下,我忍不住低头抹了抹眼角。
小李见我不说话,又补充道:“妈,我知道您在我们家也许不太习惯,但我和刘芳真的很希望您能在这里安享晚年。我们不是不尊重您,只是希望大家都能有个和睦的环境。”
我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女婿,他的眼神里满是诚意。我知道他是真心想让我在他们家过得好,但心里的那份落寞和无奈却。
这一夜,我怎么也睡不安稳,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小李说的那些话。其实他的话并没有什么过分的意思,我也理解他的用心,可我心里还是有些不是滋味。想想自己这么大年纪了,居然还要在人家家里“规矩”行事,实在是说不出的憋屈。可是转念一想,自己总不能再回到儿子家去,更不可能回老家那个破房子,我心里一阵阵发酸,最后也只能强迫自己不去多想,强忍着泪水入睡。
第二天一早,刘芳敲开我的房门,轻声问道:“妈,您昨晚睡得怎么样?”
我勉强挤出一丝笑意,“还好,就是不太习惯。”
“我懂,换了新地方,多少都有点不习惯。”刘芳温柔地说道,“等会儿我带您去附近的公园走走,散散心,顺便熟悉一下周围环境。”
我点了点头,勉强答应了。早饭后,刘芳果然带我去了附近的公园。那是个挺大的公园,环境也不错,很多老人带着孙子孙女在那儿玩。我心里有些羡慕,那些老人和孩子们的场景让我想起了我在孙子小时候的那些快乐时光。
“妈,您看看,这地方是不是挺好?”刘芳一边扶着我,一边笑着说道,“以后您可以常来这里转转,跟其他老人聊聊天,也不至于闷在家里。”
“嗯,是挺好的。”我随口应道,眼神却不由自主地跟着那些玩耍的孩子们转。我知道,刘芳是怕我在家里憋闷,所以特意带我出来散心,但我心里总觉得缺了些什么,仿佛自己成了个无依无靠的老人,只能在这种地方。
回到家后,刘芳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接完电话后,她脸色有些为难地对我说道:“妈,公司临时有点事,我得过去一趟。小李今天出差去了,可能要到晚上才能回来。您一个人在家,没事的话,看看电视或者休息会儿,我会尽快回来的。”
我有些不安地看着她,“你忙你的去吧,我没事的,就是……一个人在家,有点不习惯。”
刘芳叹了口气,走过来握住我的手,“妈,您别担心,家里安全得很,等我忙完就回来。如果真有什么事,您就打我电话,或者让物业的人帮忙也行。”
我点点头,不再说什么。刘芳走后,家里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我坐在沙发上发呆,心里不由得想起了以前的那些日子。那个时候,虽然苦一点累一点,但至少家里有人,有亲情的温暖。现在儿子家待不下去,女儿家虽然好,但我始终觉得自己像个外人。
下午,我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忽然门铃响了。我有些疑惑地走过去开门,看到一个陌生的中年女人站在门外,手里提着几袋子东西。
“您是刘女士吧?我是小李的同事王姐,他说家里有点东西让我送过来。”那女人笑着说道,言语间透着几分客气。
我愣了一下,有些不知所措地接过她手里的东西,“麻烦您了。”
“没事,小李说您刚搬来,不太方便出去,所以让我顺路帮个忙。”王姐笑着说道,“要是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您尽管跟小李说。”
我心里有些感动,但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这怎么好意思呢?让你专门跑一趟。”
“哎呀,都是同事,举手之劳,不算什么。”王姐摆摆手,随即有些犹豫地看了我一眼,“刘女士,您刚搬来,可能不太习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们说,别自己硬撑着。”
她的话让我心里一阵酸楚,但我强忍着情绪,勉强笑了笑,“谢谢你,我会的。”
王姐离开后,我看着她送来的那些东西,心里。女婿对我这么细心周到,我该感激,可同时也觉得无比惭愧。自己老了,成了个麻烦,连生活都要靠别人照顾,这让我感到无比无力。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在女儿家住得也算安稳。刘芳和小李对我照顾得很周到,家里的钟点工也很勤快,每天都把房子收拾得。可是我的心里始终有种莫名的空虚和孤独感,仿佛自己成了个外人,住在一个并不属于自己的地方。
有一次,刘芳下班回家,看到我坐在沙发上发呆,忍不住问道:“妈,您是不是不太开心?如果有什么事,您就跟我说,别憋在心里。”
我苦笑了一下,摇摇头,“没什么,就是有点想孙子了。”
刘芳听了,脸上露出几分不忍,“妈,您要是想孙子了,我周末可以带您去看看他,或者让他们过来吃个饭。”
我一听这话,心里既期待又有些惆怅。以前在儿子家,虽然不太受待见,但至少每天都能看到孙子,现在却只能偶尔见一面,实在让我有些难以适应。
那周末,刘芳果然带我去了儿子家。我本以为这次见面会缓解些思念之情,没想到一到儿子家,迎接我的却是一阵冷淡。
“小张,妈来了。”刘芳客气地对儿媳妇小张说道。
小张从厨房里走出来,脸上挂着公式化的笑容,“妈,您来了,快进来坐。”
我看着她那不冷不热的态度,心里一阵失落,但还是挤出笑容回应道:“没事,我就是过来看看你们。”
孙子这时从房间里跑出来,看到我也有些意外,“奶奶,您怎么来了?”
我赶紧过去抱住孙子,心里一阵欣慰,“奶奶想你了,特意来看看你。”
孙子似乎有些不太习惯我的热情,稍微挣脱了一下,“奶奶,我在玩游戏呢。”
我一听,赶紧松开了手,心里有些失落,但也不愿多说什么。看到他又跑回房间里,我的心一下子。
“小张,你跟妈聊会儿,我去把东西放下。”刘芳说道。
小张点点头,随意地坐在沙发上,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热情。她低头看了看手机,又随口问道:“妈,您最近还好吗?”
我点点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还好,就是有点想念你们。”
小张嗯了一声,却没有再接话,只是继续看着手机。我心里有些尴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好低头看着茶几上的水果发呆。
过了一会儿,刘志明从外面回来,一看到我,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妈,您来了。”
我抬头看着他,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志明,妈过来看看你们。”
刘志明点点头,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随意地坐在沙发上,开始聊些家常。可是聊了一会儿,我发现他对我说的话似乎并,反倒是频频看表,仿佛有什么急事要走。
我心里有些酸楚,但还是忍着不说什么。看到他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知道自己在这个家里已经没有了什么地位,也没有了什么可说的话题。
回到刘芳家后,我的心情一直很低落。刘芳似乎察觉到了我的情绪,几次想开口问我,却都被我敷衍过去了。我不想让女儿为我担心,但心里的苦闷却怎么也无法排解。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我在女儿家已经住了大半年。这段时间里,刘芳和小李对我确实尽心尽力,无论是生活上还是情感上,他们都给予了我足够的关心和照顾。但,我心里始终有种无所归依的感觉,仿佛自己成了这个家里的一个累赘。每次看到刘芳和小李为了让我住得舒适而特意做出的努力,我心里就不免涌起一阵愧疚和不安。
有一天,刘芳下班回来,面色有些凝重。我感觉她似乎有什么心事,但她没有立刻开口。我也没有多问,毕竟我不想让她觉得我太过操心。但到了晚上,吃完饭后,刘芳突然坐到我身边,轻声说道:“妈,我有件事想跟您商量一下。”
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难道是他们不想让我住在这里了?可转念一想,刘芳和小李对我一向孝顺,应该不会这么做。于是我压下心头的疑虑,温和地问道:“什么事啊?你说吧。”
刘芳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斟酌如何开口。过了片刻,她终于说道:“妈,公司最近有个机会,想让我去总部那边工作一段时间。时间可能不短,至少要半年到一年。”
我一听,心里顿时紧张起来,“去总部?那你走了,家里怎么办?”
刘芳笑了笑,轻轻握住我的手,“妈,您不用担心,小李会照顾好家里的。而且他也支持我去,说是对我的职业发展有帮助。”
“可是……可是我怎么办?”我有些慌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应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刘芳要去外地工作,家里只剩下我和小李,这让我感到不安。
“妈,我正是想跟您商量这件事。”刘芳叹了口气,“小李他一个人在家也挺忙的,平时公司事务很多,怕是没太多时间照顾您。我在想,要不您先回老家住一段时间,等我回来再接您过来?”
我心里一阵酸楚,知道她也是为难,可听到“回老家”这几个字,心里却莫名地感到一阵寒意。老家那边早就没什么人了,房子,回去住简直就是自讨苦吃。我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不回去了,那边太冷清了,我一个人受不了。”
刘芳的脸上露出几分为难之色,“可是妈,您一个人在家,我也不放心。要不我帮您找个养老院,那里的条件还不错,我有个朋友的父母就在那儿住,听说服务很好。”
养老院?我一听这话,心里顿时涌起一阵抗拒。“不行,我不去养老院!那些地方再好也不是家,去了那里我肯定不习惯。”我几乎是脱口而出地拒绝了。
刘芳叹了口气,显得有些无奈,“妈,我知道您不愿意去,但现在这情况,我们也确实没别的办法。您放心,我一定会找个最好的地方,让您住得舒适一些。”
“可是……”我想反驳,却又觉得无力。刘芳说得对,现在这情况,确实没什么更好的办法。我总不能拖累小李,让他每天工作之余还要照顾我。
见我,刘芳温柔地拍了拍我的手,“妈,您别多想,我知道您心里有顾虑,但这也是为您好。等我那边事情一结束,我立刻接您回家,绝不会让您在那儿待太久。”
听她这么说,我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可心里的那份无奈和委屈,却始终。最后,我只能点了点头,勉强。
几天后,刘芳就带我去了她说的那家养老院。那地方确实挺不错,,设施齐全,也很热情。我表面上不动声色,可心里却始终有种强烈的不适应感。这里的一切虽然都很“好”,但却始终让我感到陌生,仿佛自己被抛弃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妈,您看看这儿怎么样?要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您跟我说,我再帮您调整。”刘芳一边陪我参观,一边关切地问道。
我勉强笑了笑,“还行吧,就是……有点不习惯。”
“我知道,换了新地方总是不容易适应。”刘芳温柔地说道,“不过您放心,我一定会常来看您的,有什么需要,您随时打电话给我。”
我点点头,却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她已经为我考虑得很周到了,我不该再挑剔什么。但心里那份疏离感却让我始终无法释怀。
安排好一切后,刘芳终于放心地离开了。小李也来看了我几次,叮嘱我有什么需要就找,他会随时过来帮忙。我表面上答应得很好,但心里却越来越感到孤独无助。这里的一切都那么陌生,身边的人虽然和蔼可亲,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亲人,我总觉得自己像是被遗弃在了一个没有归属的地方。
时间久了,我也渐渐熟悉了养老院的生活。这里的老人们有的,有的则沉默寡言,每天大家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偶尔在一起聊聊天。我也结识了几个朋友,偶尔会聊聊家常,打发无聊的时间。可是,无论怎么努力,我始终无法真正融入这里的生活。
有一次,我和一个叫李阿姨的老人聊天。她年纪比我大些,身体还算硬朗,儿女也很孝顺。她在养老院住了好几年,显然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刘姐,我看你总是闷闷不乐的,是不是不太习惯?”李阿姨关切地问道。
我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是啊,总觉得这里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孤独。”
李阿姨点点头,似乎很理解我的感受,“这也是正常的,刚来的时候,大家都不适应。可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其实这里的生活也有它的好处。我们年纪大了,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操心操劳,该学会放下了。”
我苦笑了一下,点了点头,“道理我都明白,可就是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儿。儿女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我不能总是给他们添麻烦。”
李阿姨拍拍我的手,安慰道:“刘姐,别太勉强自己,有什么想法跟儿女说出来,他们会理解的。我们这把年纪了,最重要的是心情舒畅,别让自己太难过。”
她的话让我感到了一丝慰藉,也许我真的该试着放下那些执念,接受眼前的现实。然而,理智上虽然这么告诉自己,感情上却始终难以释怀。
几个月后,刘芳终于从外地回来了。她一回到家,就立刻来接我。我看到她那憔悴的模样,心里既高兴又心疼,“这段时间你肯定累坏了吧?”
刘芳笑着摇摇头,“不累,妈,我回来接您回家了。以后再也不让您一个人住在这里。”
我心里一阵感动,眼泪差点掉下来。尽管在养老院住得还算安稳,可是回到女儿家,才让我有了真正的归属感。
回到家后,刘芳和小李对我依然很关心,家里的生活也一如往常。我知道,自己终究不能永远住在这里,我还得面对新的抉择。但至少现在,我可以暂时放下心中的忧虑,享受这段难得的平静时光。
这段时间里,我渐渐学会了接受现实,也试着让自己变得更加独立。我不再像以前那样事事依赖孩子们,而是尽量照顾好自己,减轻他们的负担。尽管有时候还是会感到孤独,但我知道,这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必须学会面对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