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填埋、焚烧之后,生活垃圾循环资源化处理成为行业明灯!
合理规划垃圾处理,避免填埋和焚烧 #生活常识# #环保知识普及#
生活垃圾的处理,是当今城市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面积达5亿平方米,而这个数据仍以每年3亿吨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长中。因此各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应时而生,如填埋、焚烧……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在2020年已然达到了99.7%,但垃圾填埋这种方式真的是无害化吗?垃圾焚烧的低资源化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最热门的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容化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第一阶段:缓兵之计——填埋
2015年之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式是填埋,约占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但垃圾填埋,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污染转移”方式。多项研究表明,这样的“污染转移”不仅侵占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还可能会给环境带来“地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填埋只是“缓兵之计”。

第二阶段:应急之策——焚烧
填埋的本质被看透后,“零填埋”主张开始出现。“垃圾焚烧发电厂”自然变成政策层面主推的处理方式,开始爆炸式增长。

在早期,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政策催生的产物,“建设”是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目标,为城市提供“垃圾围城”的解决方案,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焚烧可以达到快速减容的需求,用于发电还能节约煤矿资源,但推行期间反对声音也不绝于耳,一是来自于民众的邻避效应,二是关于被妖魔化的“二噁英”气体,三是因为前期分类薄弱,导致垃圾资源化太低,浪费了巨量的有价值资源。

在垃圾焚烧项目遍地开花之后,而在“无废城市”和“双碳”战略下,垃圾焚烧发电厂需要更多的是“服务”定位,是输出自身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价值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绿色生态环境的诉求。
第三阶段:低碳战略——循环资源化
2019年,在垃圾分类和“无废城市”政策同步推进后,“回收利用率”这一关键考核指标成为各城市关键目标。

2021年,住建部等印发的“十四五”规划中,“回收利用率”改用“资源化利用率”作为考核指标,要求2025年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同时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决策,要求涉及碳排放的行业,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建立多种碳减排途径,减少CO2排放量。
而城市生活垃圾未进行预处理直接焚烧,浪费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源,这与 “双碳”政策相悖。那么,生活垃圾绿色低碳、资源化、无害化、减容化的处理方式应该是怎么样的?
在北京一个20万人口镇区,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实现“垃圾不出镇”的资源化、无害化、减容化处理。
斯瑞德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
斯瑞德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从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资源回收、循环效益等多维度出发,通过多项新颖的“破碎、筛分、AI智能分选、风选、磁选”等处理技术,将生活垃圾中的金属、重物质、可再生塑料、有机厨余垃圾等等分选出来,并将生活垃圾中大部分低值可回收资源,如废塑料、废纸、泡沫等,制备成SRF替代燃料。

产出资源以及循环用途:
① 塑料瓶等塑料制品,用于循环再生成PE颗粒;
② 各类金属,用于熔炼回收;
③ 高热值的SRF燃料,用于水泥厂、发电厂等燃煤企业的煤炭替代。
④ 有机厨余垃圾,进行发酵堆肥或用于园林绿化的土壤改良。

作为北京首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的综合处理线,不仅实现了生活垃圾80%以上物质,变成可回收或可再利用的资源,而且有效的减少了垃圾的填埋量和焚烧量。据估计,每年可节约填埋场30万吨、焚烧场45万吨的垃圾处理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万吨。

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斯瑞德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系统,不仅是实现了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的场景,也是贯彻无废城市“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建设理念的体现。
网址:继填埋、焚烧之后,生活垃圾循环资源化处理成为行业明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198688
相关内容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成本分析和控制.doc生活垃圾“零填埋”-即保护了环境又美化城市
中原环保世纪行丨变生活垃圾填埋为焚烧发电 南阳用“新”守护南水北调一渠清水
解密垃圾处理:焚烧、堆肥、填埋、回收利用,你知道几个?
6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 合肥生活垃圾日处理规模达9000吨
9.9亿!武汉市千子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二期工程EPC定标,生活垃圾焚烧,垃圾发电设备
生活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回收利用.ppt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现状研究
长沙市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发电)项目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