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社区服务的优劣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能否让居民足不出“区”就能享受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是“关键小事”,更是“民生大事”。
说起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大家或许会感到陌生,但是说到社区托管、老年食堂等见于细微之处的服务和机构,那人们可就熟悉多了。将公共服务资源有机嵌入社区,让群众在家门口、楼底下享受优质服务,可有效解决照顾老人、接送孩子、维修家电等难题,有助于降低公共服务和社会运行成本。
与传统社区服务相比,社区嵌入式服务特点在“嵌入”上,就是要优先和重点发展当前群众急需紧缺的服务,同时让服务“离家不离社区”。比如,在“一老一小”服务方面,大多数老年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方式,不同家庭有着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不同形式的婴幼儿托育托管需要。针对这些不同类型且又紧要的需求,社区应优先配置具有相应功能的服务。
那么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该怎么建设?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是以社区(小区)为单位,通过新建或改造的方式,在社区(小区)公共空间嵌入功能性设施和适配性服务。这意味着,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要注重“软硬兼施”。
以老旧小区改造为例,要更好地适应惠民生扩内需要求,老旧小区的改造升级不能仅停留在硬件设施的更新,还要有软件服务的提升。如杭州市滨江区缤纷完整社区更新项目曾将3个社区原有的小散空间集中统筹建设,打造以“邻聚里”为核心的缤纷会客厅、缤纷食堂等九大服务设施,形成了具备多场景多功能的公共服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