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旧书业:老业态尽显新调性
旧书桌翻新:更换桌面,添置抽屉,配以复古漆料更显复古风。 #生活知识# #家庭维修常识# #旧家具翻新方法#
2023年北京书市、地坛书市等文化活动现场均设置了古旧书展区,成为人气最高的区域之一,实现旧书销售收入近400万元。今年以来,北京市各级单位也以古旧书为主题开展了多项阅读文化活动。
近年来,北京市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摆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突出位置。相关单位在做好北京实体书店扶持工作的前提下,引导古旧书业从业者积极对接市民读者需求,并予以政策扶持和行业指导。通过持续推广扶持,如今,北京的古旧书业已基本形成经营渠道丰富、流通体系完备,覆盖北京、辐射全国的古旧书交易体系。据统计,北京市全年古旧书刊销售额已近亿元规模。10月31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组织下走访西四布衣连环画书店、中国书店琉璃厂店、潘家园旧书市场、孔夫子旧书网,围绕“一画、一店、一市场、一线上平台”4个古旧书业经营实体,探寻首都古旧书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聚焦“书香京城”建设在垂直细分领域的新成果。
连环画不只是童年回忆
走进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87号,西四布衣连环画书店便隐于闹市的这座四合院内。作为北京市唯一一家以连环画销售为主题特色的古旧书店,西四布衣连环画书店专营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连环画册,店藏存书近两万册,题材丰富,种类繁多。“当年风靡一时的连环画,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闪闪的红星》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80后”书店主理人王旭文向记者介绍。
四合院布局的布衣连环画书店,以东厢房和西厢房为主要售卖区。其中,东厢房分为3个区域,按照价格区间划分为淘书乐、精品连环画书屋、“悦读”空间。作为展览展示活动区的正房,联合北京市朝阳区荣唐连环画博物馆,长期举办珍贵连环画版本展览和珍品连环画拍卖活动。眼下,“中国近现代名家任率英连环画作品展”正在展出,吸引了近千名观众前来参观。
“关键在‘淘’的乐趣。”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刘女士经常带着孩子来书店买书,“孩子们对这种图文并茂的小画册尤为喜欢。”在刘女士看来,连环画不仅是老一辈人的童年回忆,更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希望更多的孩子、年轻人能够在这里重新认识连环画,了解历史,感受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从数据师跨界经营连环画书店,这与王旭文的儿时阅读经历相关。幼时在姑姑家接触到表哥的连环画,王旭文就迷上了这一行。据王旭文观察,当下购买连环画的还是年轻人占大多数,“很多人自小耳濡目染,走上了连环画收藏的道路。借助这家书店,我们希望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连环画的历史”。
据王旭文介绍,书店通过举办中秋文化市集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了解连环画以及背后丰富的历史知识。此外,书店还不定期邀请连环画绘画大师或其家属来现场开展新作签售活动,宣传连环画新文化,并为附近居民提供借阅服务。去年,布衣连环画书店入选了北京市实体书店扶持项目,被评为“北京市示范书店”。“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帮助书店丰富店藏和博物馆藏,修缮服务设施以更好地回馈读者。”王旭文表示,未来,布衣连环画书店计划打造成为集精品连环画书籍售卖、展览、书画古籍修复、培训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性阅读空间。
70岁老店产业链全上新
说起“京城传统文化守护者”“北京传统文化金名片”,立时让人想到琉璃厂东街的中国书店。作为我国第一家国营古旧书店,自1952年创立至今,中国书店在古籍抢救、保护和文化传播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走进书店一楼,古色古香的装饰,线装书、精装书、平装书让人目不暇接,店堂中心位置展示有文学、历史、哲学、美术、考古、艺术类等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各种新书门类和旧书典藏。展示柜陈列着《吴昌硕自用印集》《周秦古玺》《吴仓石印谱》等,配合着书店经典文创产品——“片羽存真”,处处彰显店内独特文化底蕴。
店内二楼承载着“小型典籍博物馆”的功能,中国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琉璃厂店经理刘易臣介绍说:“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唐宋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文献,从中可以看到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等各种印刷技术,以及各种装帧工艺,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弘扬中华典籍文化的宣传阵地。”
2008年6月,中国书店装裱修复技艺·古籍修复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书店古籍修复中心,四代人用过的锤书石沉淀着岁月的痕迹,满墙张贴着刚刚托裱的虎皮宣泛着自然光泽,库房书柜里珍藏的一片片纸张有着几百年历史,而一碗糨糊、一支毛笔、一把镊子、一把竹启子、一把剪刀、一把尺子、一个喷壶就是他们工作的全部。刘易臣说:“这项工作做到60分容易,做到100分就很难了,未来关于修复师人才的培养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70多岁的中国书店,积累了一批稳定而忠实的老读者群体。同时,为了吸引年轻客群,把文明传承的接力棒交到青年人的手中,中国书店重视线下线上旧书交易融合发展,策划推出了“中医典籍”“戏曲小说”“民国期刊”等古旧书主题专展,还在孔夫子旧书网平台举办了“中国书店首届线上古旧书展”等活动,既满足了北京市及全国各地读者的线上淘书需求,同时,也为线下读者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珍稀古籍善本的机会。刘易臣还记得一位初中生,连续6年都会拿着压岁钱来买一套古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古旧书业,让刘易臣深刻感受到了古旧书收藏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据悉,中国书店古旧书类销售额同比2022年增长近四成。
谈及中国书店未来的发展,中国书店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东晓说:“中国书店将以古旧书业全产业链业务为核心,以古籍出版业务和古旧书历史文献拍卖业务为‘两翼’,充分发挥资源驱动、科技驱动和国际合作驱动的优势。”
淘书中寻找灵感启发
“每周六、日的潘家园旧书市场,那就是比谁起得早,来晚的话基本就赶不上第一波‘淘书潮’了。大冬天的时候,都是人挤人的。”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悦说。
作为北京古旧书市场的代表,潘家园旧书市场以其市井氛围之浓厚和书籍涵盖面之广阔而独树一帜。市场内总计347家商户,经营二手书、红色收藏品、古籍善本、旧书刊、名人信札、连环画等,是北京古旧书业重要的市场支撑平台。据统计,潘家园古旧书年均销售规模体量超千万元。
古旧书市场,很多书和生意都是代代相传。已开店20年的赵先生说:“我父亲在潘家园干了10年后,我继续接班又干了20年。未来我干不动了,也会考虑让我的孩子接手。”为了淘到好的古书、古籍、碑帖和连环画等,卖家也会主动上门,进行“抢救式”收书。从事连环画工作的岳先生说:“其实来我们这儿买书的人,也是本着继承的心态,毕竟老一辈的书也不能就此失传,而我们通过渠道收购的旧书也能重新流通起来。”
逛潘家园旧书市场最大的乐趣就是淘书。一方面,来书市收藏、购买的年轻人变多了,大家对淘书的乐趣带动了书市的活力。张悦说:“现在年轻人也很喜欢看,他们觉得古旧书市是一个有价值的事。我们有一位在798搞艺术的朋友,经常来这儿淘图册和画册,目的是寻找一些灵感和启发。”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古旧书行业。经营线装书生意的赵书香说:“我孩子本身是学会计的,在爱好和家庭影响下,她也投入到了我们这个行业。年轻人和我们的经营理念有明显差异,他们采用的经营方式,包括买书和卖书的领域、范围都更加多元且专业,接触到的客户群很快就超过了我。”
谈及互联网对实体书店包括古旧书行业的冲击时,张悦表示,纸质书本身经过了价值筛选才能出版成册,古旧书籍更是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在不断地修订和再版中保留下来的,每一个版本都包含它流通的版本价值,“拿在手里的古旧书,有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气息,仪式感很强。打开的一瞬间满足了我的精神追求,满足了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这种最直观的感受,是电子书永远无法替代的。”
“线上+线下”激活阅读价值
拥抱互联网时代变化,打通“线上+线下”新销售渠道,古旧书业也有自己的尝试和创新。
创建于2002年的孔夫子旧书网(以下简称孔网),是全国大型的古旧书、二手旧货和商品交易平台,其间汇聚了时间跨度近千年的古旧书籍,数量高达上亿种,还包括明清、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名人信札、碑帖、印谱、连环画等各类纸质文献资料。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全网总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开通的书店、书摊超40万家。在线展示销售商品高达1.5亿多种,其中5元以下的商品有4300万件,占比28%。每天新注册的买家中,18—24岁年轻人占比28%;卖家群体中,30岁以下年轻人占比32%。
依托互联网,孔网打破了古旧书流通的地域限制,在平台上,用户可以同时拥有卖家、买家“双重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孔网卖书群体中,旧货店与旧货摊卖家均以个人业余小额经营(平均年营业额不足2万元)为主,这些个人卖家占卖家总数的97%以上。旧书来源主要是单位、家庭和个人清理的图书以及废品回收站。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过孔网这个线上交易平台,让很多旧书变废为宝,重新获得了阅读价值。
在孔夫子旧书网总经理孙雨田看来,古旧书业的繁荣与城市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他表示,通过孔网的交易平台数据可以看到,越是城市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孕育着更多的买书人、卖书人,“从这一点来说,北京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
“孔网的出现,一方面扩展了老百姓花少钱、买好书的渠道,另一方面,使得珍贵的书籍文献能更加高效地得到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孙雨田说。
不遗余力地倡导并推动古籍文献的发掘、抢救、保护、传承,是孔网定位的一个目标。孔网目前已成立杂书馆、筹办孔网红色文献博物馆和孔网民俗典籍博物馆,将上百万件古籍文献集中陈列在展馆内。
前不久举办的2023潘家园第五届古旧书博览会上,珍稀古籍善本悉数亮相,全国各地的书商及古旧书收藏爱好者汇聚一堂。多年来,孔网与潘家园市场强强联合,通过集中展销的方式,打造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古旧书展会IP,让古旧书流动起来、让经典活跃开来、让文化传承下来。未来,孔网将继续携手多方古旧书业经营主体,为古旧书行业的长足发展,为“书香京城”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网址:古旧书业:老业态尽显新调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25784
相关内容
仿古做旧处理 家居装修DIY尽显表情职业女性:古着店老板=考古学家+探险家
古旧书,为书市添一抹馨香
为什么说商业街区的成功答案,藏在“土旧”的古文化街中?
专访藏书家韦力:古旧书店与买书人是唇齿相依的关系
尽享淘书之乐,“旧书新知”系列活动来了! — 新京报
上海旧书回收老旧书上门回收
旧书如老友
不见不散,古旧书嵌入市民文化生活
中国书店 邂逅古旧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