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戴奇:适老化照明中的安全性、节律健康策略|ITH大咖说
健身康复中常见的心理调适策略 #生活技巧# #健身锻炼技巧# #健身康复指导#
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博导 戴奇教授,从事LED光源技术与应用、健康照明与健康显示、视觉与色彩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被引用3000余次;申请及获得中国、美国、欧洲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及参与起草国家、地方、团体标准4项。
论坛回顾
2022年8月4日由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ITH康养家联合主办的“首届节律光健康-智能适老化照明”论坛, 论坛邀请 复旦大学、越秀康养、广东泰成逸园、志贺设计、BPI照明设计、朗明纳斯光电、阳光照明、三雄极光等康养、智能、设计、照明产业链最具代表性的专家和企业,分享中国、美国、日本等地的智能+设计+照明+康养跨界落地经验。
ITH康养家视频号、广州国际照明展平台全程直播,双平台近万人观看直播。
○ ● ○○ ● ○
演讲文字实录,部分删减
戴奇教授: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博导:《适老化照明中的安全性、视觉舒适性,以及节律健康策略》
戴奇: 各位下午好!我是复旦大学戴奇,汇报的题目是《适老化照明中的安全性、视觉舒适性,以及节律健康策略》。
首先介绍一下和适老照明相关的老年人的视觉和生理特点,在此基础上主要探讨适老照明的安全性、视觉舒适性和节律健康。
老年人的视觉和生理特点
我们知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正在比较快的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遇到的问题,比如说身体机能衰退、感知受损,特别是视觉能力下降,昼夜节律比较容易紊乱等问题,适老照明都要考虑到这些方面。
从视觉上来讲,老年人的视觉功能降低主要是眼睛的生理结构改变 。显著的特点,比如说瞳孔缩小、视网膜进光量急剧降低、晶状体变黄、硬化、透明度降低,眼睛内的闪射增加等。 大家有亲戚年纪 比较大的,他可能会跟你说我 觉得灯光特别刺眼 。
另外一个是 敏感度降低。 常见的是眼睛调节能力不足,比如 老花 ,还有暗适应。年轻人从比较亮的环境到一个比较暗的环境,有暗光适应的过程,老年人会变慢。这些都是我们适老照明中应该考虑的。
这里展开介绍几个方面:第一, 瞳孔缩小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瞳孔逐渐缩小。在自然日光的适应条件下, 70岁老年人瞳孔直径大概是20岁年轻人的一半 ,也就是说它的面积只有25%, 年轻人觉得是挺正常的光环境,但老年人进光量只有25% ,他觉得这个光很暗。
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的晶状体会变黄 。老年人,比如说80岁、65岁和50岁的老年人和年轻人比,它的红光、蓝光波段的透光率基本上变化不大,但是在 短波蓝光波段透光率是急剧下降,对于老年人来讲,他相当于戴了一个黄色的滤光片来观察世界 。另外一个是进光量进一步减少,特别是蓝光部分。
第三,年龄增长后, 眼内光散射显著增加,他对眩光特别敏感 。比如我母亲就是这样,她容易觉得灯光特别刺眼。现在这个灯光我觉得有点刺眼,如果年纪大的更受不了。
刚才讲了视觉方面, 昼夜节律 方面也是很重要的考虑。
我们人体白天到晚上, 24小时一个循环节律 ,调节一些重要的身体 机能,包括新陈代谢、睡眠觉醒、心率、血压等,这是非常重要的生理机制。生理机制和健康是息息相关的。
工作对人体的昼夜节律有非常大的影响,一般人接受很强的光照刺激,自然日光,晚上避免光照刺激,人会获得一个健康的昼夜节律。对于年轻人是比较容易实现节律健康的光环境。
但是老年人,特别是 年纪比较大的老年人 ,他白天可能 长时间处在一个空间内 ,他的 进光量急剧减少 ,特别和节律相关的 蓝光又急剧减少 , 老年人节律健康的问题就比较严重。 我们 适老照明中可以增加针对老年人的节律健康设计,利用室内人工照明提供节律健康的功能。
不同年龄的人昼夜节律模式不同。不同年龄层次,晚上睡觉、早上起来的时间不一样。年纪比较大的时候开始紊乱,有很多原因造成,一方面整体身体机能下降, 进光量减少,特别对节律有重要影响,蓝光的减少,老年人社会时钟的丧失,节律健康的问题就比较严重。
刚才介绍了生理方面的特点, 适老化照明应该特别注意这几个方面:安全性、视觉舒适性、健康昼夜节律。
适老化照明的安全性
安全性方面,首先任务照明 。 任务照明需要 增强安全性,将隐患对象强调出来 ,比如楼梯、阶梯,把阶梯边缘和背景突出来,这样他不容易踩空。 晚上起夜考虑到老年人视觉适应 的调节能力降低, 做相关的照明设计 ,这是对于安全性的考虑。
从环境照明角度来讲,老 年人进光量减少,他会觉得环境更加暗, 整个室内空间明亮均匀性,采用柔和光线比较重要 ,他很容易分辨转角和障碍物。
老年人的颜色辨别能力较低,如果 增强墙面和地面的色彩对比,有助于提升空间感,有助于视觉分辨 。其中 智能化的方案 ,非常重要的是要 可靠性和用户体验,结合起来 。
适老化照明视觉舒适性
接下来是视觉舒适性方面,也是任务照明和环境照明。年龄增加,进光量急剧降低,对有些难度的视觉任务,比如 阅读,厨房柜台下的做菜的操作要更强的照度 ,这样能够提升视觉舒适性和视觉任务的表现。
环境照明,介绍一下空间视亮度,什么意思?比如说这里放两个图,左边和右边的图,一般照明关注工作面照度,左边和右边差不多,这个光直接投向工作面,工作面照度也很高。但整个空间,显然是右边空间更加明亮, 空间视亮度表示的是人们对空间光环境整体明亮程度或者昏暗程度的主观感受 ,这是影响视觉舒适性的重要方面。很重要的一点,空间视亮度和工作面照度并不是直接的关系,它实际上和间接光眼部照度是密切相关的。
环境照明应该更加关注间接照度 。老年人眼睛进光量显著降低,照明场所需要提高强度,但提高强度会更容易造成眩光。老年人眼睛闪射增加,对眩光有更加多的影响, 间接照明能够有效避免眩光 。
节律健康照明设计
最后一方面,我想讲讲节律健康方面的考虑。 室内空间,对于老年人,节律照明设计非常重要 。 刚才讲到光的空间分布,从节律健康角度来讲应该尽可能 用间接光眼部照度的方式来调节节律照明的效应。
动态照明 ,平时的照明大多是静态的, 节律健康是要白天提供尽量多的节律刺激,晚上尽量避免节律刺激,它的要求就是动态 的。
对于老年人,瞳孔进光量减少、蓝光的刺激更少,昼夜节律紊乱,这使得老年人的照明要更加强化节律照明设计,简单通俗的说就是白天应该有更加强的节律刺激,夜晚尽量避免节律刺激。
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研究,是美国一个团队发表的工作。 动态照明方案,强度变化,色温也变化,可以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减少睡眠相关障碍和入睡的潜伏期 ,这对节律健康和睡眠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根据我们前面讲的,实际上动态节律照明兼顾节律和视觉需求,从环境照明角度来讲,节律健康和空间视亮度都是需要关注的。
如果我们 使用LED多色混光 ,因为它的光谱可以调,在实现通用照明指标的体系之下,它的节律和视觉效应的组合可以从前面一条曲线拓展到一个区域,节律效应,视觉效应,可以有更多的组合。
为什么要有更多的组合?
动态节律照明的要求,比如上午需要有强的节律刺激,你要有强的空间明亮感受,晚上需要避免节律刺激,但也需要一定程度的空间明亮感受,因为你要考虑到视觉舒适性和安全性 。这样的话,你就需要不同的组合, LED多色混光方案可以实现这些要求。·END·
ITH康养家
科技助老新媒体。为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创业者和领导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聚焦国内外智慧养老、科技助老、享老,智能康复养老产业市场开拓的新媒体平台。
责任编辑:
网址:复旦大学 戴奇:适老化照明中的安全性、节律健康策略|ITH大咖说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33728
相关内容
同济大学郝洛西:致力于人性化的健康照明环境《老年健康照护》教学大纲
健康照明标准来了!事关节律照明、光的非视觉效应!
基于人体节律理论的健康照明系统设计.docx
意义重大!全光谱和节律光对健康照明发展的影响
让家居照明更健康更便捷
小学元旦节活动策划方案(精选27篇)
《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2023—2024)》发布
让家更安全舒适:家庭适老化改造全攻略
大学生返校后的心理调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