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身生活》:撕掉“伪丰富”的面具,探寻“简约”的精致生活
简约生活鼓励阅读和学习,提高精神层面的丰富度 #生活知识# #家居生活# #居家生活哲学# #简约生活哲学#
文|沐童
字:4424
丰富,是指资源丰富,或者感情丰富,现收藏于汉语词语字典之中。语出汉贾谊《新书·大政下》:“政治,然后民劝之;民劝之,然后国丰富也”。
《轻身生活》这本书是偶然之间得来的,这本书是日本著名“收纳顾问”本多沙织所著。“收纳顾问”这个职业对于国人来说不免陌生了些。但是在日本它确实是存在的。作者本多沙织在其个人博客分享了大量关于收纳的知识,其所著《打造轻松整理房间》、《打理生活》、《生活的基本》等书籍更是在日本卖出累计13万册的优秀成绩。她是一个宣扬简约,同时有着不将就生活的理念,并且将“化繁为简”运用到了极致的一个人。
大多数人认为,当自己所拥有的物资足够丰富,财富足够多的时候,那就是自己追求的精致生活。在读《轻身生活》这本书之前,我认为的丰富一词与文章开始所引用的解释大致是相同的。但是当我读过这本书以后我对“丰富”一词有了新的认知。丰富不等于资源多,冗繁的资源在某些环境下只会徒增烦劳和忧愁。而“简约”生活有时也会恰到好处丰富了内心的匮乏。本文将结合书中和自身理解分析如何判定“伪丰富”生活,以及如何造一个“简约”的精致生活展开探讨。
前两天看过的《麦肯锡教我的的思考武器》中写道:
有时间烦恼不如花时间思考。当你掌握了问题设定和问题解决的秘诀,真正需要处理的事情只有原来的1%,从议题出发创造有价值的工作
我相信只有我们真正的理解了什么是真正“丰富”的生活,我们才可以轻松的去解决如何去创造“简约”的精致生活。接下来我将谈谈我浅显的理解。
01"伪丰富"生活的几个特点
①以物品的数量作为根据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生活中物品在大多时候确实决定着我们生活是否丰富,是否达到了我们视觉上的满足感。但是我们不能以此就下定论的认为,丰富就是数量多就可以了。正所谓物极必反,我们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陋室之中放置上品种繁多的欧式家居,那么是否显得格格不入呢?答案是肯定的。
作者本多沙织在文中也写到:
我认为真正的“丰富“是不为身外之物所扰,尽可放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是我提倡的轻身状态
作者追求的“丰富”并不是繁多的物品所束缚,繁多的物品可能让你无法规则的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出有规律的摆放或者说是记清楚每件物品的位置。这样你便不可以对于你所拥有的物品信息完全掌控,无法放手做自己想做的事,至少你需要花点冗余的时间去寻找、思索。一切的“操作”显得不那么的理所应当,“丰富”生活是让自己过得更加的无忧无虑,而这反而必须要刻意为之,似乎不那么符合作者对“丰富”的定义了。
②需要与必需的混淆
举个例子,有时候我们购买一件物品瞬间的冲动,往往可能是你看到某个人、某个广告,然后就在你的脑海里闪现一个念头:这个东西我貌似也应该也要得到它。但是当你拥有它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件物品也许会长时间甚至很长时间静静的躺在某个地方,它感受着阳光和岁月的洗礼,但是始终不得你的再次“宠幸”。通俗的讲,一件物品当你拿到后,从使用频次上你并未达到一个较高的频次,那么这件物品只能称之为是你所需要的,但并不是你所必需的。必需就很容易理解了,我们可以同样用频次来解释,当你的使用频次相对较高的时候,那么这件物品必然是你必需的。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生活用品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当这两者出现混淆就会出现下列情况:
1、金钱上的浪费(使用频次低不足以充分实现它的真实价值,以至于与其售价不匹配)2、空间上的浪费(占用大量的空间来存放、收纳使用频次低的物品)3、时间上的浪费(需要占用我们大量的空闲时间来整理、收纳使用频次低的物品)4、心情愉悦度受影响(当我们在面对大量的非必需物品时,在每次取舍都是一次内心的斗争,每次都会问自己:下次要是用上了呢?这让自己长时间处于一种矛盾心理中)③以乐趣为主的消费观
实际生活中,很多朋友都会以购物来获得乐趣。尤其是“买买买”那种快感刺激着大部分的购物欲。但是很多时候购物的乐趣是短暂的,最终我们很有可能为这短暂的乐趣而痛苦很久。当然,购物的快乐是不可否认的,尤其是在我们购买折扣超低的物品时,这种快乐显得更加突出。
斯科特·瑞克(Scott Rick),美国密歇根大学市场营销学助理教授曾有过研究:
在思考消费的乐趣时,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在心理会计(又称心理账户)的文献中,我们经常讨论“获得效用”(当产品定价低于其对我们的价值时的体验)和“交易效用”(产品定价低于我们的预期时的体验),二者都是日常的快乐来源,即使在购买行为显然不理性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也不能完全为自己胡乱的购物感到愧疚,毕竟内心深处的欲望是难以克制的。但是如果把以乐趣为目的消费当成是对生活的丰富,那么这样的丰富将不值一提。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当初不假思索购买的物品最终会成为②中所说的需要,而非必需。会同样导致②中的结果出现,从而陷入一个怪异的循环之中。
④喜新厌旧式的态度
我们的物品是需要更新的,因为这其中有许多的因素使得它们必须更新。其中的原因可能包含多种,最有可能的是自己不喜欢了,觉得这个东西太过于老旧。事实上在很多时候伴随着我们生活的改变、时间的推移,审美的改变,确实有很多东西会变得过时,这种不可逆的原因我们是能够接受的。但是这不能成为“喜新厌旧”的借口。生活丰富的追求并不是追求每一个物品时时刻刻更新到最新状态,有的物品往往会在岁月的沉淀下变得更加具有韵味。
02如何实现“简约”的精致生活
①以“喜欢”代替“多”的概念
物尽其用的“现役主义”是本多沙织所宣扬的,在《轻身生活》中就有写到:
我们为什么要弄这么多东西回来呢?毫无疑问,是为了使用。
“珍稀物品”不是把它收起来保存。而是要在生活中常常使用。这样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的确,物品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使用,但是我们如果都不喜欢的话那么我们也就基本上不会去使用了。所以我谈到了用喜欢代替多的概念。借用作者的一句话:
“人的心动频率,终究是有限的。”
我们不可能每件物品都喜欢,所以我们没必要保留许多的东西,因为我们做不到,也没有那个精力去做,繁重的生活压力和视觉疲劳已经断了对每件物品都保留心灵悸动的念想。所以我们可以静下心来问问自己:哪些才是我真的喜欢的?从而做出选择,保留喜欢的,舍去“多就是好”的概念。
这与《断离舍》中的“舍”有些许类似,但是又有些许不同。《断离舍》中的舍是舍去一家中那些泛滥的、被称为的破烂东西。这里的舍只是舍去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从根本上杜绝破烂的产生。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个“舍”完全与《断离舍》中的"舍“强扯上关系。
以真正喜欢作为精致生活的标准之一,化繁为简,舍去那些不能触动内心深处的物品,才是从根本上实现对生活的提高。以从将物品放入家庭初期杜绝冗杂、泛滥的破烂产生为目的,去创造自己喜欢的精致生活才能更好的遵从本心。
②持续对所需物品的优化
曾经听过一句话“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沙漠”。但是这句话严格意义上来说是错误的,这里我们暂且不去纠结。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空间、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是在时刻发生变化的。因为要是生活没有变化,那么活着将会多么的索然无味啊!人之所以活着,不就是为了追求生活的丰富多彩吗?
既然生活是改变的,我们生活中对物品的需求自然要与变化的生活相互匹配,才能更好的与生活相适应。所以持续对所需物品的优化是必要的。具体可以体现为以下几点:
1、优化中保持“现役主义”的原则(保证每个更新物品都是必需品,能够“持续服役“于家庭日常)2、优化中反复询问自己是否真的喜欢(与①对应,从根本上杜绝破烂进入家庭)3、对曾喜欢的物品采用“断舍离”中“离”的态度(事实上并不是我们以前选择的时候不喜欢,只是他已经到了要退出他舞台的时间而已,所以没有必要抱有对曾经喜欢的它的一种执念)4、妥善的处理优化后的物品(多次保留直到失去内心那种最后的悸动为止,最后可以采取赠送给所需之人,让我们也不必为失去心爱之物感到难过)③从盲目到理性消费的过度
置办物品的过程本身是一个收集整理的过程,我们收集我们想要的物品,用以丰富我们的物质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确实是会给我们带来短暂的快乐。但是这样的消费观念多少是有些盲目的。《轻身生活》作者就有谈过自己的亲生经历:
买的时候满心欢喜,随后热情转瞬即逝,最终相见两不悦,我不想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
所以这又和①中的是否真正喜欢相互呼应了,那么我们怎么让购物的这种快乐持续呢?持续的对物品产生好感自然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所以在购物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保持理性。具体结合自身和书中做了以下几点总结:
1、享受收获后的持续快乐,而不是一瞬间。(转变自身对于物品欲望的追求,克制自己的购物欲)2、选择最合适的,对物品的选择不将就。(在购物的过程中本来是要买某样东西,但是由于没有就妥协的买了一件类似的东西,最后发现两者大相径庭)3、购物的之前提前做好计划。(有助于在购物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消费水平选择合适的物品)4、在不断失败中总结、复盘中总结购物经验。5、善于利用转移注意力来分散自己的未买到心仪物品的失落。(同2有些类似,我们难免在购物过程中会遇到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难免会出现失落感,此时可以采用购买一杯甜品、咖啡等的方式来缓解心情)④对物品新旧的重新定义
如果说对物品的好坏停留在新旧程度,那么昨天相对于今天便是过去,如果纠结于其新旧程度,那不是徒增烦劳。
对于物品而言,我们更加在意的是其功能和实用性。很简单的举一些例子:对于厨房用品一块合适的案板、一把顺手的菜刀、一套分类明确的橱柜等等这些就基本满足了我们对物的追求。如果因为不好看就否定了它们那不是显得可笑而滑稽吗?
所以我们在对物品的定义的时候要多从功能和实用来考虑,并不是说新的就一定是最好的。那么针对旧这个问题我们举个稍显偏颇的例子,一套长时间使用的茶具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便是非常珍贵的。当然这个例子不免有些牵强,但是足以说明新旧的相对性。改变观念会让你的生活更加“简单”,不用过于纠结那些原本毫无意义的问题。
03结语
《轻身生活》这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讲述给我们在对待生活上的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一种生活态度。可以以冗杂来定义生活的丰富,也可以用“简约”来彰显生活的精致。但最终藏在丰富下的生活可能显得与真实追求的生活大相径庭。
本文主要针对自身对《轻身生活》的理解分析了“伪丰富”生活的基本特点,其实主要一点可以归结于错将多当成丰富。没有真正的掌握生活的真谛在于“精神上的自由自在,不是注重于过于物质化的冗杂生活”。同时根据自身理解总结了对于“简约”但精致生活追求的基本法。同时这里强调一点《轻身生活》并不是讲述了像《断舍离》那么过于“无情”的断、舍、离。它所推荐的方式相对柔和但是确实又与《断舍离》密不可分。它的“轻”是追求身心上的自由,跟随本心,它追求的不是随遇而安,也并不是对物超然于身,反而对物的追求更加严苛,对生活的态度更加认真。这便是《轻身生活》所传达的严谨、认真、精致的生活态度了。
网址:《轻身生活》:撕掉“伪丰富”的面具,探寻“简约”的精致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71730
相关内容
简约生活的作文(精选29篇)生活中需要精神的丰富
重释品牌经典户外基因,探寻源于自然的丰富灵感
探寻现代生活的健康秘诀
【轻奢】出身高贵,却简约雅致的生活哲学
得闲炒饭:探寻家常美食中的精致味道
极简生活主义,从简单的家居空间中感受生活的优雅与精致!
如何丰富假期生活并提升自我?
精致生活,简约格调:家居精选装修案例解析
最精致的生活美学,从简单的十分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