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叫“收拾好了无法维持”,这叫“正常人类的生活状态”!

发布时间:2024-11-25 20:49

用菜刀切水果,水果皮却完好无损,这叫‘刀功了得’。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居家妙趣#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在他《On Becoming a Person》一书中曾经说过:“A good life is a process,not a state of being.It is a direction not a destination!” 美好的生活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目的地。

“只要收拾好就再也不用动”只是一种空想,没人住的房子最整洁,从来不使用的物品永远不会到处乱跑,但你知道,这毫无意义。

既然日常的维持是我们逃不掉的工作,那么你只需要做两件事:首先,为它打好一个容易执行的基础;其次,让过程尽可能高效和愉快。

在跟大家分享我自己的方法之前,先给大家放送这个价值1个亿的金字塔:

“生活规划”、“整理”、“收纳”这三件事,是这座金字塔的基石,是我们把自己的家变得“容易维持”的生活基础。如果你是小蚂蚁的老读者就会知道,我在这里写过的几乎所有文章里,像个唠叨的老太婆一样跟大家反反复复说的都离不开这三件事。

但是今天不一样,我们要来看看金字塔的那个小小的塔尖。

虽说只要打造好了生活的基础,给物品找到了固定的“家”,维持就是很轻松的事。但每天我们都在使用这些物品,用完之后它们可不会自己走回家去,还是需要我们去进行“归位”,把它们送回各自的”家“。

这些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哪怕我们每次只节省到10秒钟,日复一日积累起来也是很大一笔。

就算是天生整理癖的我,也并不是每天以“收拾屋子”为乐趣,而是以“享受收拾好的屋子”为目标的。我也希望尽可能地缩短花在这件事情上的时间,在经过各种尝试之后,现在基本可以把它控制在“平均每天10分钟”之内。

我的这“平均每天10分钟”是怎么做的呢?

维持小贴士1:“不要不停地收拾”

上班前试了好几套都不合适,随便穿一套出门,剩下的就随意扔在了衣橱;烤蛋糕的时候,打蛋器、模具、碗盘摊了一桌子;孩子放学一回家,把玩具“哗啦啦”从收纳盒里倒出来,从儿童房排到客厅……

“天哪,整理的结果无法维持!”——如果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你都发出这样的感叹,立刻忍不住动手收拾,那就真的是搞错了。这不叫“整理的结果无法维持”,这叫“正常人类的生活状态”。要让维持变得简单,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以“无时不刻的整洁”为目标,只要能定期归位,能顺利归位,就不是问题。

正常儿童的生活状态

维持小贴士2:“不要跟在家人屁股后面收拾”

孩子刚玩完玩具,就立刻收到盒子里,老公刚脱下来扔到地上的袜子,就捡起来拿去洗……这样做结果往往就是,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去做这些事情,就不会有第二个人再去做了——“反正有人会干的,不是吗?”

我经常任由孩子把玩具扔的家里到处都是,好几天都不收拾,最后他自己忍无可忍地说:“我的房间怎么这么乱啊!”这个时候我提议:”咱们一起来Clean UP一下吧!“他非常愉快地就答应了。体验自然后果,让家里每个人都看到乱糟糟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他们才会知道整洁有多重要。

那些妈妈一直跟在屁股后面收拾的孩子,还常常会在长大之后发生”报复性“混乱。从小到大,无时不刻都感受到来自妈妈的那种”必须时刻维持整洁“的压力,等到可以自己做主的一天,这种压力就会突然爆发性释放,屋子越乱,心里反而越舒畅。这一定也不是你想看到的结果。

维持小贴士3:“星期一是个好时机”

如果每周整理一次,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来做呢?以前我常常在周五晚上去做这件事,结果周六日先生孩子在家一顿折腾,刚整理好的成果瞬间就毁于一旦,收获一吨的挫败感不说,周一又不得不重来一次。

现在,我把这个“每周整理”的时间安排在周一上午,基本上维持到周末都不成问题。如果你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也可以选择在星期日的傍晚来做这件事情。也就是说,如果可以预见到即将出现的”乱糟糟“,那就先不收拾。

星期一,整理日

维持小贴士4:“眼不见为净收拾法”

工作辛苦起来,有的时候难免会懒得动弹。这个时候如果想要家里看起来舒服一点,或者临时要招待客人需要把客厅整理出来,就可以使用”眼不见为净“的方法。

比如,我常常在懒得收拾的时候,直接把孩子的玩具一股脑儿扔到他的儿童房去,只要把门一关,客厅看起来依然可以是美美的。老公的一些丢在外面的小杂物,直接扔到他专属的抽屉或者收纳盒里面去,只要”关上抽屉”就等于“关我p事”,怎一个爽子了得!

维持小贴士5:“一个房间一个房间来”

本来在整理客厅,结果发现几件衣服要放回衣柜,走到衣柜前发现衣柜也很乱,于是收拾起衣柜来……如果你是这么做的,那每次收拾都要花掉一两个小时也就难怪了。做规划的时候我们建议大家不要按照房间,要俯视全局。但我们完成规划后,日常给物品归位时,则一定要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来进行,先把卧室整理好,再到客厅,把客厅完成,再到厨房。

那如果我们在整理客厅的时候发现应该放到其他地方的东西怎么办呢?我的解决办法就是,准备一个“转移篮”。当我在客厅整理出需要放回儿童房的玩具时,都会先暂时放在这个篮子里,等到客厅收拾完,就直接拎着它,去下一站儿童房。这样,我就不用在家里各个房间跑来跑去,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

我的“转移篮”

维持小贴士6:“不是必须亲自做的,先不做”

收拾屋子的时候,有一部分工作是给散落各处的物品归位,有一部分是擦桌子扫地,清洁我们的桌面地面。后者是可以找人”代劳“的工作。

如果你时间紧张,忙不过来,那就不要一边收拾桌子上的杂物,一边擦桌子了。先只把”归位“的工作完成,把东西都放回原来的位置,摆放整齐。剩下的清洁部分,可以交给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或者请保洁阿姨来帮忙完成。实在不行,”外包“给老公也是个好办法。他本来是乐意帮忙做家务的,你却总是担心在整理这件事情上他会越帮越忙,那不如就把扫地擦桌子这种不需要智商的活儿分配给他好啦!

维持小贴士7:“给枯燥收拾加上生活仪式感”

在玄关准备一把小刀,快递到了,立刻拆掉包装纸盒,不让它们进入家门,这样的仪式,是在捍卫着”家“的边界;

每天下班前,先整理好自己的办公桌,回到家之后,把出门的物品放在玄关,把外套换成家居服,于此同时告诉自己,不要把和工作有关的那些压力,在外面遇到的不开心带回家,这样的仪式,是把”外面的你“转换成”家里的你";

每天睡觉前,和孩子一起整理自己的物品,把玩具们送回家,这样的仪式,是在告诉孩子“日事日毕”的道理,不要把麻烦留给第二天的自己;

每天安排几个固定的时间来做这些工作,给本来枯燥的劳动增加心理上的意义,赋予生活的“仪式感”,你就会更会有动力。

回家后立刻把鞋子放到鞋柜里

前几天接到一个咨询,在美国住着大house的小艾非常郁闷地跟我说:“只要每天收拾屋子的时间可以控制在一个小时内,我就很开心了。”跟随着手机摄像头参观完她的家之后,我非常肯定地告诉她:“只要用对方法,你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控制在20分钟之内。”

你呢?每天花多长时间在“收拾屋子”这件事情上?

先在下面选出你的答案,然后留言告诉我,你还有些什么快速高效的好方法吧!

E - N - D

Welcome

由Coco老师和我联合开课,针对零基础小白的规划整理三级课正在持续招生中,2019全年排期已定,一起来学习吧!

A:公众号后台回复:“工具课”,下单之前先学方法

责任编辑:

网址:这不叫“收拾好了无法维持”,这叫“正常人类的生活状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72340

相关内容

心理咨询涌入普通中国人生活视野 “叫好不叫座”
这种带刺的植物叫什么?
一种可怕的心态正在拖垮无数人!日常有这6种表现
徒步+捡拾=这届年轻人最city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的生活,怎么过才叫有品质
江城旧货市场缘何叫好不叫座
#这样的厨房才叫生活...
什么叫压力疗法啊?医生
家乱人懒不会收拾?学会这7步让你秒变整理达人
有一种人生境界,叫活得有趣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