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交通工具演变诠释绿色理念

发布时间:2024-11-26 16:12

科技改变交通,绿色出行理念深入人心。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对交通的革新#

济源网讯 (济源日报记者 武迪) 交通出行是一个时代最鲜明的印迹,交通工具则如同一面镜子,时刻映射出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40年前,短途出行骑上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绝对让人刮目相看。如今,自驾汽车跑遍大江南北已不再新鲜。40年交通工具的演变史,勾勒出改革开放以来济源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仍属于奢侈品。“那时候谁要是骑个‘洋车’,一定能引来许多羡慕的眼神,别提多风光了。”出生于1969年的沁园街道河合居委会居民韩坤说,那时候自行车需要凭票购买,与手表、缝纫机、收音机一同成为结婚必备的“三转一响”。尤其对男性来说,拥有一辆自行车几乎成了青少年时代的梦想。

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自行车在城市基本普及,成为群众的代步工具,并逐步覆盖农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摩托车逐渐成为大众新宠。“摩托车在当时很显眼,我算是济源比较早买摩托的人了。”个体户李志鹏告诉记者,1985年,他托广东的朋友花2000多元买了一台铃木摩托车。“那时骑辆摩托车从城区回乡下老家,可比现在开奔驰、宝马感觉要好得多!”李志鹏笑着说,当时骑上摩托车就一个感觉——排场,现在回头想想当时自己太容易满足。

“进入21世纪后,汽车从只有少数人乘坐的稀罕物,驶进了寻常百姓家。自行车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济源机动车保有量近17万辆,平均每4.3个济源人就拥有1辆机动车。

“以前去外地非常不方便,只能乘坐大巴车或火车;现在私家车的普及带来了出行的便利,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梦想。”济水街道东庄居委会居民张哲拥有一辆丰田轿车,每逢节假日,他都要带着家人自驾出游。

4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随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们的出行工具也趋于多元化,网约车逐渐融入生活,各种共享单车、公共单车深受年轻群体青睐。

作为全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市,济源积极引导群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绿色出行。近年来,我市累计购置和更新双燃料出租车510台,购置新能源公交车207台,建设公共自行车站点72个,投放公共自行车1000辆、共享新能源车600余辆。

“从自行车、摩托车到私家车,再到公交车、自行车、新能源汽车,绿色、方便、快捷成为现代出行的新标志。”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革开放带来多元化的出行方式,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主动加入到绿色出行的队伍中,改乘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只为保护碧水蓝天。

网址:【改革开放40年】交通工具演变诠释绿色理念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81554

相关内容

顾红亮 :杜威“教育即生活”观念的中国化诠释
改革开放40年,从家电进化看生活变迁
【交通运输部:深入践行绿色理念 推进交通领域节能降碳】
关于绿色出行的演讲稿(通用10篇)
改革开放30年 聚焦吉林百姓休闲娱乐生活变化
丝芙兰新潮演绎Z世代色彩美学 丝芙兰联袂国内顶尖艺术院校诠释年轻一代美力色彩,美力新选潮流宝藏助力释放个性力量
绿色消费需求仍待激发和释放——多部门详解《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
绿色设计理念论文通用12篇
明韵壹品明兮新中式家具诠释生活之美,演绎东方美学
“吃住行”折射智能绿色理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