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助眠力洞察报告》:工作日平均睡眠时长近7小时 睡眠质量堪忧是问题关键

发布时间:2024-11-27 04:16

观察每晚睡眠质量和时长,如果持续不足7小时可能有问题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睡眠调整技巧# #睡眠障碍自我诊断#

在快节奏的生活下,睡眠问题持续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3月6日,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中国睡眠研究会联合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共同发布《2024助眠力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睡眠现状、睡眠需求偏好、睡眠消费趋势变化、以及舒适睡眠生态体系构建等多方面,为提升睡眠健康提供参考。

报告显示,消费者工作日的平均睡眠时长已接近7小时,但是,睡不着、睡不深、睡不够以至于白天易疲惫困乏成为很多人的典型问题。从原因来看,压力大、长时间作息不规律、寝具不够舒适是影响消费者睡眠质量的三大主要因素。

调研显示,改善睡眠环境、更换寝具用品、服用助眠保健品、通过心理咨询缓解情绪问题成为大多数人解决睡眠问题的主要方式。同时,与提升睡眠质量相关的消费品类呈现显著增长,京东分体床垫、抗菌床垫、智能床垫的成交额同比增长 299%、139%、82%,老年人电动护理床垫、青少年护脊床垫成交额同比增长180%、118%,智能止鼾枕、智能电动床、智能床垫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125%、82%。

半数以上人群平均睡眠时长超7小时 睡眠质量堪忧是主要睡眠困扰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将“睡眠健康”纳入主要行动指标,并给国人的睡眠设立了“新国标”,提倡到 2030 年,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要达到 7-8小时。报告显示,2023年居民工作日平均睡眠时长为6.56小时,周末平均睡眠时长为7.56小时,基本与睡眠“新国标”相符。但是,近 6 成的人认为自己的睡眠质量“不及格”,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睡眠问题甚至睡眠障碍,睡不着、睡不深、睡不够、白天易疲惫困乏已成为关系3亿人健康的“时代病”。

睡眠问题成因比较多,压力大、长时间作息不规律、寝具不够舒适是影响消费者睡眠质量的三大主要因素。报告综合考虑了不同人群的睡眠问题成因,将睡眠问题划分为四类,包括由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身体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睡眠问题,因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产生焦虑不安、烦躁愤怒等情绪而导致情绪性睡眠问题,因熬夜玩手机、出去嗨、生活习惯等导致的主动性睡眠问题,以及由卧室强光、睡眠环境嘈杂、寝居不佳等环境因素,或带娃、哺乳、旁人打呼噜等人为因素产生的外源性睡眠问题。

这些问题人群的睡眠表现各有不同,在睡眠改善方式上,也呈现出差异化特征。调研显示,继发性睡眠问题人群通常需要借助药物来治疗精神、身体上的疾病,或者通过心理咨询来逐步缓解,也会选择其他方式作为辅助,如借助智能呼吸机、止鼾仪、智能睡眠仪等助眠电子设备进行干预或治疗,服用褪黑素等保健品促进睡眠等。

情绪性睡眠问题人群除了采用心理咨询方式,也会选择借助肩颈按摩仪来缓解疲劳感和压力、放松情绪,利用氛围感灯光、色彩等营造疗愈性睡眠环境。

主动性睡眠问题人群更多通过智能手环对睡眠进行持续监测和干预管理,逐步调整睡眠节律,以及偏好更换寝居用品、改善睡眠环境等方式提高睡眠效率。

外源性睡眠问题人群会通过改善卧室睡眠环境,比如安装静音门减轻噪音影响、利用遮光窗帘阻挡室外光线等,也会通过更换寝居用品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促进睡眠质量和效率提高。

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睡眠投入更多 多品类助眠产品销售增长显著

报告显示,消费者在购买助眠产品前更加注重做好功课,愿意为质量安全、功效显著的助眠产品付费。调研数据显示,在购买助眠产品前,有51.5%的睡眠问题人群会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助眠产品的功效及原理,22.2% 的人群会向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士咨询何种产品更助眠,产品安全、产品质量、产品功能是影响购买的关键因素。以床品为例,消费者对床品的高附加功能关注增多,柔软亲肤、透气性好、抗菌防螨是最核心诉求,其中纯棉、蚕丝、棉麻等舒适面料较受欢迎。

随着睡眠需求不断增长和升级,更加个性化、精准的睡眠辅助产品市场崛起,赋予更多舒适睡眠可能性。以睡枕产品为例,不同睡眠人群的生理曲线和睡眠习惯迥异,对睡枕软硬度、承托性、高度及填充材料的需求各有差异。数据显示,记忆枕的慢回弹特性显著,能够自动塑形、释放颈椎压力,成交金额同比增长42%,其中80后成交额同比增长67%;艾草、荞麦、决明子等中草药睡枕更受年长人群偏好,其中 56 岁以上群体购买艾草睡枕的成交额同比增长250%。

同样消费者对床垫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功能方面,分体床垫、抗菌床垫、智能床垫的成交额分别同比增长299%、139%、82%,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睡眠需求;人群方面,对于正处于发育期的青少年来讲,需要科学的护脊床垫来减轻或预防脊骨疾病,满足青少年需求的护脊床垫成交额同比增长118%;满足老年人需求的电动护理床垫成交额同比增长180%。

卧室睡眠环境如光线、色彩、声音等对睡眠质量有直接影响,如何基于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系统打造舒适体验的睡眠环境,越来越受到睡眠问题人群的关注。调研显示,卧室床品、窗帘、衣柜的颜色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入睡速度和睡眠质量,消费者认为绿色、蓝色、灰色、奶油色等浅色系卧室空间配色更助眠;静音门窗、隔音耳塞、隔音窗帘等产品的应用,可以为消费者创造安静的睡眠环境,提升睡眠质量,2023年,京东隔音窗帘成交额同比增长101%。

此外,科技之风不断渗透到寝具市场中,智能睡眠产品愈加受到消费者青睐。据调研,63.7%的消费者愿意尝试智能睡眠产品,认为坚持使用能够带来效果,25.4%的消费者已经在使用智能助眠产品。京东线上销售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趋势,2023年智能止鼾枕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智能电动床、智能床垫成交额同比增长125%、82%。

报告指出,过去的智能睡眠产品主要是起到睡眠监测作用,为用户提供事后的睡眠干预方案。现阶段,智能睡眠产品通过采集个体生命体征数据和环境数据,叠加AI算法和算力支撑,能够实现睡眠全过程中的健康管理,包括睡前智能调节温度、湿度等环境,睡中进行床垫软硬度、止鼾等自适应调节干预,以及睡后用户睡眠质量报告生成并给予科学的日常干预。未来,智能睡眠产品将整合更多的医学资源,识别睡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实现睡眠健康的动态预警管理。

从床垫、被子等寝具用品的升级迭代,到窗帘、眼罩等助眠神器的多元发展,再到智能枕头、智能助眠仪等产品的科技加持,消费者纷纷为高质量睡眠投入。未来,京东将持续挖掘消费者的睡眠需求偏好及消费趋势,联动品牌提供更多睡眠好物来守护国人睡眠健康,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睡眠消费需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网址:《2024助眠力洞察报告》:工作日平均睡眠时长近7小时 睡眠质量堪忧是问题关键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86479

相关内容

够舒适 才好睡|《2024助眠力洞察报告》亮相2024世界睡眠日·第六届中国睡眠产业峰会
《2024智慧健康睡眠新风尚洞察报告》重磅发布
心理压力成睡眠隐形杀手,究竟谁能拯救3亿国民的睡眠健康?
睡眠健康行业研究报告:助眠需求日益增长,睡眠经济市场广阔
最好的休息便是睡眠丨世界睡眠日
“良好睡眠,健康同行”,梦洁发布《2021中国人睡眠质量报告暨枕头健康白皮书》
中国生活压力对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花钱求“好眠” 睡眠经济稳健增长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近半数国人睡不到8小时,寝具、心理等因素均有影响
研究称平均每晚睡7小时是“最健康的”睡眠时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