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闲时养身,忙时养心,遇事养性

发布时间:2024-11-28 15:56

利用闲暇时间培养个人爱好 #生活乐趣# #生活态度# #充实闲暇时光#

曾在知乎上,看到有人问:“养生之道,是养什么?”

有个高赞回答是:“养身、养心、养性。”

仔细想想,人这一生,最想要的,无非就是身体棒,心情好,心态稳。

作家梁实秋也说:“闲要闲得有滋味,忙要忙得有价值,这样才像一个人。”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莫过于:闲时养身,忙时养心,遇事养性。

01

闲时养

曾在网上看到网友@黄威的分享:

2018年年初,他因生病赋闲在家,工作和生活同时陷入了低谷期。

那段时间,他整日陷在无尽的迷茫和焦虑中。

这样的状态大概持续了一年,不甘于此,他一直努力寻求生活的突破口。

为了生计,他开了一家美食店。

经常光顾美食店的顾客中,有一些热爱跑步的运动达人,他们的阳光,让黄威十分羡慕,于是他也开始跑步。

每天只要有空,他便去跑。

慢慢地,他感受到了运动的力量,在失控的生活中找到了掌控感,脸上也开始绽放灿烂的笑容。

曾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过一句话:“运动是回报率最高,且不会让人后悔的投资,当你开始爱上运动,健康也会爱上你。”

空闲的时间,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这样?

下班一回到家,便不想再动,能躺着绝不站着;

周末休息的时间,常常睡到天昏地暗,浑浑噩噩地过;

只要有空,十有八九是在看手机,沉迷于垃圾快乐。

不可否认,短暂的放纵后,我们确实感受到了片刻的愉悦和放松。

然而,慢慢地,却发现自己越闲越废,经常性地失眠,精神萎靡,体重上升,情绪也常常低迷。

而反观身边那些善用空闲时间养身的人,大多精神抖擞,身材匀称,心情愉悦,越活越年轻。

爱因斯坦曾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

人这一生,为了生活和理想,要背负的东西太多,唯有健康的身体,才有能力去追寻你想要的一切。

活得通透的人,往往明白,闲时多养身,忙时扛得住。

老话常讲: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有空多运动,你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会在无形中滋养你的身体,洗涤你的灵魂。

没事常养身,你关注身体的每一刻,都会为你积蓄拼搏生活的力量,助你前行。


02

忙时养心

王阳明有一名弟子,一忙起来就会心烦意乱,导致事情做不好;即便不忙的时候,也感觉心灵忙碌,焦躁不安。

他非常苦恼,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

王阳明答道:“一个内心习惯了忙碌焦躁的人,就算是在吃饭的时候也会感觉烦躁不安,食之无味。心忙惯了,就收敛不住了。”

一个人若总是心神不宁,做什么都不尽人意。

聪明的人,往往懂得:事情再多,也要一件一件地做;内心再急,也要学会平心静气。

曾国藩当上湘军统帅后,常年带兵打仗,危机丛生。

每天面对的都是生命攸关的大事,稍微一慌乱,整个湘军便会危在旦夕。

他也难免心急如焚,焦躁不安。

每当这个时候,他便在自己的小楼上静坐,让自己冷静下来。

然后,不带任何情绪地思考整个事情,最后总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正如他自己所言:“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生活中,要做的事情的太多,我们常常疲惫不堪。

身体的疲劳,稍作休息便可以缓解。但心灵的疲劳呢?它让我们寝食难安,心情起伏不定。

其实,越是忙碌的时候,越要修得一颗清净心,静心方能顺心。

《昭德新编》说:“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当整个身心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往往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03

遇事养性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晴天,也没有永远的雨季。晴天晒晒太阳,雨天听听雨声。这就是生活的智慧。”

人生海海,潮起潮落,跌宕起伏是常态,一帆风顺是意外。

有的人稍有不顺,便气急败坏;

有的人纵使再难,也稳如泰山。

一个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往往藏着他的性格。

2014年,小米进军印度市场,但是对品牌和渠道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加上过于乐观的预判,公司一口气囤了50万台3G手机,产品的销路,一时岌岌可危。

由于当时国内已经开始使用4G手机,在国内继续销售3G手机已经不现实。

但如果这批手机卖不出去,将直接损失10亿人民币。

大难当头,雷军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积极寻找弥补的办法。

最终,他们决定成立一个“国际救火队”,在全世界五六十个国家,到处寻找能消化这批3G手机的渠道。

出人意料的是,也恰恰是这次危机,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新联系到的渠道,很快打通了小米的国际业务布局,小米在国外市场的销量一下子翻了好几倍。

听过这样一句话:“生活的刁难,并不是要你变得气急败坏,而是要你变得更加从容。”

生活中,我们永远不知道命运如何发牌,但出牌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遭遇不顺时,一时的沮丧、难过,都是人之常情;

但任由坏情绪泛滥,不仅于事无补,反而让事态更严重。

遇事稳得住,便是我们抵御一切的铠甲。

那些生活中的刁难,看似是磨难,扛过去,也不过是你变好路上的磨刀石。

04

作家林清玄说:“人生不过就是这样,追求成为一个更好的、更具有精神和灵气的自己。”

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往往取决于他日常的生活态度。

最好的人生,不是唾手可得,而是学会在生活中修行。

闲时养身,身体好了,才有能力搏生活;

忙时养心,心若静了,方能行事不慌乱;

遇事养性,性子稳了,便不惧人海浮沉。

愿你,身上无病,心中无忧,在人生的赛道上不慌不忙,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

网址: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闲时养身,忙时养心,遇事养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02470

相关内容

王阳明:遇事磨砺品性,遇人修养心性(一)
人生最好的状态,在忙碌中充实,在闲暇中治愈
最好的生活状态——人静心安
《人民日报》:生活是自己的,每一天都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忙时有序,闲时有趣,把生活过成有意义的每一天,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修养自己的最好方式:动以养身,静以养心,俭以养德
5个培养乐观心态的方法,最后一个最便捷!
最理想的生活,是身心平衡的美好状态
听劝:淡人心态,真的很养人
大忙人高效省时保养法分享
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心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