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改善有利于居民家庭幸福感提升
绿色环境的改善有助于提升居民幸福感 #生活乐趣#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改善# #绿色生活环境#
原标题:环境改善有利于居民家庭幸福感提升
中青在线北京6月24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宁迪)还记得曾经出现在街头巷尾的那句“你幸不幸福?”的提问吗?如今,关于中国家庭幸福感指数有了一个答案。
今天上午, 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共同发布了《家庭幸福新常态——2015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调查显示,2015年家庭幸福感处于近三年的中间水平,2015年家庭幸福感标准化得分6.60分(满分10分),中国大多数家庭感觉幸福。
这是自2011年起连续进行的第5次关于中国家庭幸福感的调查。
“我们主要是想通过这个调查来探讨中国家庭的发展现状和内在的发展规律,了解不同城乡区域、不同家庭规模、结构、成员发展的需求。”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姚宏文说道。
调查显示,感觉幸福的家庭比例,从2014年的76.37%上升到2015年为76.89%,提高了0.52个百分点;感觉非常幸福的家庭比例从2014年的21.98%上升到2015年的22.48%,提高了0.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幸福家庭比例为81.16%,农村幸福家庭比例为73.25%,城镇家庭幸福比例更高。国人的家庭幸福感(6.60分)明显高过个人幸福感(6.41分)。
对家庭幸福感较高的人群特征是:女性、年龄更长、健康良好、非农户籍、受教育程度较高和初婚有配偶。
家庭幸福感是一种多层次、多内涵的综合判断,既受到家庭成员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婚姻状态等方面的影响,也受到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公共安全问题的深刻影响。城乡居民家庭幸福感的主要决定因素具有一致性,健康、和睦、安全、小康是城乡居民的共同追求。
调查发现,家庭规模与家庭结构、国家重视家庭建设对国民家庭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而环境质量成为了衡量我国居民家庭幸福感的重要标尺。调查显示,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居民家庭幸福感的提升。居民幸福感随着总体环境评分的提高而增长。家庭幸福感随环境污染容忍度的提高而增大,环境污染容忍度低的人幸福指数也较低。此外,食品安全正在威胁人们的家庭幸福感。超过1/3的调查对象有买到不安全食品的经历。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指出,由于缺乏高效快捷的问题处理方式,大部分消费者在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时沉默应对,随着2015年10月新食品安全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的食品安全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这将有助于整个社会家庭幸福感的提升。
本次调查按照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状况,抽取了安徽、北京、河南、宁夏、山西、浙江、重庆等7个省市的21个县级单位作为全国概率抽样样本点,采用调查员直接入户方式进行现场调查。实地调查除北京样本量600份以外、其他每个省市样本量900份,总样本量为6000份。本次调查共获得成年人有效样本5981份。(经济部编辑)
网址:环境改善有利于居民家庭幸福感提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04559
相关内容
改善生活环境 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改善优化人居环境 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多措并举提升贫困户幸福感 改善居住环境助力幸福生活
人居环境大改善,群众满满幸福感
大龙山镇中心社区: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西安航空基地全面改善提升居民小区环境 持续增强群众生活幸福感
如何优化小区的居住环境?这种居住环境怎样提升居民幸福感?
如何打造一个幸福的居住环境?这种环境对生活幸福感有何提升?
老小区换新颜“改”出居民满满幸福感——电信局社区环境改造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老旧小区绽新颜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改善群众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