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火篮”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24-11-29 03:47
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旅行生活攻略# #文化旅游线路#
安徽黟县的“火篮制作技艺”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土得掉渣的便携式冬令取暖竹编工艺品用具”被命名为“火篮”,确实是妙不可言。
黟县“火篮”,由火篮外筐、火篮胆、火篮盖与火筷等四部分组成。外筐是以精细的山竹青篾、采用传统徽州竹编技艺编制而成的,外观酷似一只带柄的圆形风筝,它的作用是用以盛放火篮胆;火篮胆则有两种样式,一种是以陶土制作而成的土砵子,另一种则是用铁皮钣金制作而成,那“火篮”的“火”,就存放于此火篮胆里——那是以滚热的炉灰包裹与覆盖着的炭末、硬炭与炭火;火篮盖也有两种样式,一种只用细铁丝编结而成,另一种则是用铁皮锻打而成;那两根由环形链条拴在一块插在火篮手柄之上的火筷,一般采用细铁杆打造而成,讲究些的则是以黄铜打造,它的作用是定时松动炭灰、拨动火炭以保持火篮的温度。据说,民俗专家们经过考证已经证实,如此“火篮”尤物,偌大中国只有古徽州地区才有。
徽菜有一道菜叫“问政山笋火腿香”,其由来与“火篮”有关。古徽州的男孩们小小年纪就得背井离乡,乘着木船沿着新安江前往杭州等地学做生意,直到告老还乡。常年在外,在聊解乡愁的办法中,就有这“以家乡徽菜解馋、见到火篮如到家”的创造。为了能使出门在外的徽商吃到新鲜的竹笋,家人天不亮就登上故乡问政山去挖问政笋,洗净、切成薄片,再与切成薄片的火腿肉一块置于瓦罐里,续上水,盖上盖,置于炭火正旺的火篮上,文火慢炖,随船东流,直到船抵杭州。(江志伟/文 汪苹/图)
网址:黟县“火篮”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07990
相关内容
黄山黟县:打造高品质生活方式类奢华酒店非遗文化融入烟火生活
中国十大传统面食制作技艺 中国面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舌尖上的“非遗”
第八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海宁许村召开!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
“非遗+”激活传统文化新魅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非遗+”激活安阳传统文化新魅力
河南安阳:“非遗+”激活传统文化新魅力
非遗+乡村振兴=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