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的人 更好的城|那些美好的西郊生活之道
城市生活的细碎时光:记录那些被忽视的美好瞬间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观察日记#
见惯了高楼林立,总会想念过去的白墙红瓦。西郊,这个上世纪郑州最繁华热闹的地方,始终散发着浓郁的烟火气息。不知多少人以梦为马,逍遥天涯,走得越来越远,却总会不时想念起西郊。这里有老厂子、老吃食、老传统,有郑州最初的“绿城”人文景致,有郑州曾经最时髦的建筑,它们记录着最骄傲的西郊生活。
*实拍图
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和物
为西郊生活镌刻一种烟火包容
按老西郊人的话来说:“原来,郑州就西郊最繁华。”西郊,作为那个年代郑州发展最快的区域,是郑州曾经最具生活味道的地方,有着独特的生活之道。上个世纪50年代,在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浪潮中,郑州被选为工业重点发展城市,而西郊凭借着良好的地质条件成为工业布局的重心,汇集了来自上海、青岛等沿海城市的援建工人,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带来了各地的生活口味、生活习性,他们的存在为西郊这片土地注入了活力与繁盛,造就了西郊包容、喜新、淳厚的生活氛围。
国棉厂、第二砂轮厂、煤矿机械厂和它们的生活区,形成了国棉厂生活圈、伏牛路中原路生活圈、郑煤机岗坡生活圈。民以食为天,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的风味,在这里酿成一道道简单的小吃美食,安徽盐水鸭、广式茶点、兰州烤饼......在工厂生活区里,在街巷边,大大小小的夜市遍地开花。
每当暮色降临,一个个大排档摊子前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下了班的工人三五成群,挑好了自己最爱的店,选定了最舒服的位置,各色小吃端上,啤酒白酒摆好,一句“怼开”让忙碌的一天瞬间放松下来。除了天南地北的美食,西郊人还很“时髦”,对新事物的接受从未停止,台球、卡拉OK是西郊人最为喜闻乐见的消遣,真情与真味在这里交织,异乡与故乡在这里融合,造就了一种独属于西郊的,包容且时髦的“市井烟火气”。
*四厂实拍图
而这些充满烟火气、人情味的西郊生活,在多年后的今天生长出了最自然的状态,令人感到舒适随和。在“城市向东,居住向北”的时代思潮冲刷下,如今的西郊还留存着浓郁的市井味,平凡的烟火气,以及土生土长老西郊人的情怀。在这里,时光仿佛未曾走远,和八九十年代的生活一样充满鲜活的味道。以前那些国营厂生活圈里的小摊小店,如今成为了西郊人寻找老西郊味的地方,一厂的麻辣猪蹄,即便搬迁,西郊人仍能寻着味找去;马仁鸿的凉皮,不管春夏秋冬,排队从未停歇;胖娃的川菜,两个店都是门庭若市,碰见熟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方秀华、穆彦华的胡辣汤在西郊人眼中仍胜过方中山一头.....西郊的故事,还在继续;西郊的生活,仍充满烟火气。
城市向东发展,但仍有很多人留在西郊,这里有曾经工作的老工厂,有几十年交情的老邻居老街坊,有吃习惯了的老食肆店铺,有逛习惯了的老公园,有不用走很远的购物圈,有最静谧深沉的美好和最平凡的市井烟火。西郊,虽少了现代都市的奢华,却满是人间的气息,它的人情烟火、沉静包容是它对于生活的态度,也是西郊人长久的眷念。
*颍河路华山路向东300米路北小区 旁实拍图
那满城的法国梧桐
是西郊人对生活的美好初心
对于郑州这个城市来说,总有那么些具有代表性的符号。法桐,对于绝大多数郑州人来说,承载着一个时代对生活的美好初心,这种初心的开始是那场法桐种植热。1954年之前的郑州是一个满是黄沙的地方,土地多盐碱,全城仅有嵩山路附近种了87棵行道树,到处都是光秃秃的马路牙子。
1954年,河南省会迁至郑州,西郊才开始进行绿化改造。由于环境恶劣,许多树都难以成活。只有法桐最有生命力,于是全市遍植法国梧桐。渐渐地,郑州市区几乎所有的道路都被浓密的树冠覆盖,街边的楼房仿佛是点缀一般,整个城市笼罩在绿色的海洋中,走到哪里都是一片葱茏法桐,“中原绿城”开始叫响。
如今不管城市如何发展,高楼如何崛地而起,西郊街道上的法国梧桐始终都屹立街头,绿城广场、碧沙岗、西流湖依然是人们心里最美的西郊风景。它们已不单单是西郊生活的绿色点缀,而是成为了刻在西郊骨子里的一种生活情愫。
这种情愫,源于童年的记忆,源于在梧桐树下的经历,源于一种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总而言之,对于西郊人而言,街道和公园里的绿色,是记忆里最美的颜色,也是最珍贵的颜色。
*颍河路华山路向东300米路北小区实拍图
寻找过去的见证者
只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老城的破旧与理想的新生活,永远是一道引人深思的命题。时代在变,城市也在变,不变的是城市的文化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于西郊人而言,温暖的人情烟火、绿色的街道与公园,都是记忆中的美好生活之“道”。
那些与西郊生活有关的精髓,映照在端庄优雅的梧桐树影下,流淌在遍布美食摊店的大街小巷间,更流传在无数西郊人的日常岁月里。有这样一群西郊人,他们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骄傲与热爱,经历过西郊几十年的的沧桑与变迁,更期待着西郊拥有更美好的未来,他们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他们是这片山河的守护人。
*裕达国贸 实拍图
于平凡的街道巷子里发现璀璨的市井烟火,在道路两旁的梧桐树下回味年轮的流长,从过往的美好生活里寻找关于未来的启迪。万科入郑州8年,敬献中原区,在尊重西郊生活之道的基础上,致力于为中原呈现一种全新的美好。我们深信,要创造一种未来,必定要先懂得一种生活。为了深入了解西郊生活的美好之道,万科·山河道联合大河报,发起“原来的人,更好的城——寻找山河守护人”活动,全城寻找与西郊有关的人物,聆听他们关于西郊生活的故事,以文字、图片、影像的形式,记录这片土地的珍贵记忆,以指导我们筑建更美好的城市未来。
责任编辑:
网址:原来的人 更好的城|那些美好的西郊生活之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09929
相关内容
那些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城郊街道】绿化家园、美化环境
【城郊街道】城郊街道继续开展“周末清洁日”活动
那些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家居产品
选择出行,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旅游让生活更美好:探寻那些让你心情愉悦的目的地
生活美学:阐释美好生活之道
筑梦二十载 轨道上的美好生活飞驰而来
那些让宿舍生活更美好的小物
旅游让生活更美好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