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活美学”这一概念的范畴与内涵的一项是( ) A、生活艺术化 B、艺术生活化 C、美与日常生活所形成的连续性 D、人们的日常生活——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发布时间:2024-11-29 21:20

这是一项寓教于乐的生活艺术活动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亲子生活艺术# #亲子烹饪课程#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C  (C. chōng/jiù      ,qǐ/pǐ,  qī/xī 

A.  zhù, qǐ/yǐ     ,shǔ/zhǔ 

B.  sù     suì/cuì,jīng   

D.  yì,  nà/nè     ,    dī   )

2、D(“势不可当”应改为“势不两立”。)

3. C (A.“结构混乱”,“借口……”与“以……为名”两种句式杂糅,应保留其中的一种。B.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应把“重要组成部分”改成“重要措施”,把“发展和重视”改成“重视和发展”。D.成分残缺,“给予了颇高评价”一句残缺主语。)

4、D②①⑤③④(应抓住本语段中的核心句“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来理解。②句中的“浮嚣、躁急”,既照应的是“人生”中的情绪状态,同时也照应的是前文中“大漠、风沙”的景物状况;①句中的“高滔、粗犷”既照应的是“世界”中的自然状态,同时也照应的是前文中“荒凉、高坡”的景物状况。⑤③④句分别对应的是文中“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的语序。)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5. D (“设备”是“设置军事防备”之意)

6.B(B,“乃”,都作“却、竟然”之意,A前一个为连词,义为“因为”;后一个为介词,义为“把”。 C、前一个副词,“将”;后一个,连词,“尚且”。D、代词,前一个指代他们,后一个指代自己)

7.A(①是说贺若弼的性格志向,②是说贺若弼渡江前的行为,④是说贺若弼的相机而变)

8.B(该项误解了原文“密”的意义,文中“密”是说话做事周密稳妥之意)

9.断句 (1)(4分)弼亲承庙略/远振国威/吊民伐罪/除凶剪暴/上天长江/鉴其若此/如使福善祸淫/大军利涉/如事有乖违/得葬江鱼腹中/死且不恨

(每错两处扣1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2) ①(3分)、于是拿铁锥刺贺若弼的舌头,使他口舌流血,以训诫贺若弼以后说话谨慎。(注意:“引”的翻译和“出”的使动用法,句意各1分)

  ②(3分)、等到此时,贺若弼率领大军渡江,陈国人并没有发觉他们。(注意“以”的翻译和宾语前置句式,句意各1分)

10、(7分)

⑴(4分)、答:诗中富有季节特征的意象有“青苔”“绿树”“南风”。夏日初晴之后,昼梦之余,人的情绪通常是爽朗、愉悦的;四周一片静谧,吹开大门、拂动书页的夏风显得那样友好。这一切都表现了诗人恬适宁静的心境。

 ⑵、(3分)“偷”字好。用“偷”字采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南风这位旧相识的顽皮可爱,表现了诗人久雨初晴的欢悦和宁静恬适的心境。夏日南风通常是平和的,用“偷”字比用“径”字更能准确表现南风的特征。

“径”字好。不是轻敲,不是缓推,而是径直而来,这就突出了南风的急切,从而表现了诗人对晴日的期盼之殷切和对初晴的喜悦之巨。

11.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举匏樽以相属,  渺沧海之一粟。

(2)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三、本大题4小题,共l 6分。

12.(3分)A、D(A项中,应为“它们在摒弃主客两分思维模式方面是如出一辙的”。D项,应为“情”与“礼”进行比较,“情”是更为根本的。见第3段尾)

13、D、(原文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是生活实际,不属于“生活美学”的范畴)

14、(4分)①在原始儒家时代,礼乐相济是其主导理念(2分)。②随着乐的衰微,礼乐相济被转化为礼与情合一(1分),“情”为根本(1分)。

15、(4分)①回归于生活世界加以重构,将美学作为“感性学”学科来对待。②发扬中国本土的丰富思想中“生活美学化”与“美学生活化”的传统。③从生活美学与“情之本体”的角度来重新定位(或者以建立“情”为本的生活美学)。(答出1点得2分,2点3分,3点满分,共4分)

四、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4分)答:①暗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使读者知晓培德的母亲来自乡村,生活不宽裕;②突出母亲衣着的土气。为下文写培德的担心做铺垫(伏笔)。(每点2分,共4分)

17、(5分)答:培德先是对母亲不舍和内疚,转变到理解母亲对他的爱,(2分)他听了齐姆森说父母离异,至少自己还拥有母爱,明白了拥有亲情的可贵。(3分)

18、(6分)培德:爱慕虚荣,不懂得珍惜亲情(2分);小说塑造这一形象是为了表现要抛弃虚荣心,珍惜亲情这一主题(2分)。告诫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应为虚荣所惑,应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体谅和关心自己的父母。(2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9(4分)、①钱学森参与了美国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开发工作(或掌握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是个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2分)②他研究的火箭技术与中国的国防建设有关,美国欲阻拦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2分)

20、(5分)、①他突破了美国的重重阻挠,才回到祖国的怀抱,万分感慨。(2分)

②回国后终于能有机会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在国家建设上,为祖国出力,实现自己的愿望而激动喜悦。(3分)

21、(6分):

①热爱祖国,心系国家,服务于祖国。

②热爱自己的事业,致力于科学研究,学有所成。

③有积极向上、良好的心态,不怕挫折,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困难重重也不悲观放弃。

(答案只要围绕“钱老爱国心、事业心及对待困难与挫折的正确心态”这三个方面作答即可。每点2分,共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6分)①、在客家地区流传至少500年,是广东三大乐种之一;

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民众对其知晓度低(了解少)。

②、广东汉乐面临生存危机(或广东汉乐发展后继无人,或广东汉乐的传承前景堪忧)

23、(6分)答案示例:五千年历史长河,书是照亮征程的明灯;九百六十万疆土,书是展现中华文明的画卷。

   书是益友,伴随我走过迷茫的岁月;书是良师,引领我走向光明的坦途;书是箴言,激励我奔向幸福的明天。

   阅读,填补心灵的空洞,改变精神的贫穷;阅读,记录青春的岁月,见证成长的感动。

   好书是心灵的净化剂,好书是人生的加油站。

   开卷有益益精气神,闭卷有知知人事理。

(内容上要能警醒、激励读者;句式上要匀整)

六、作文,60分。

24. (60分)评分标准见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附:译文:

贺若弼字辅伯,河南洛阳人,父亲贺敦,因为勇武刚烈出名,在北周做金州总管,宇文护嫉妒他就加害他。临行刑时,父亲把贺若弼叫过来对他说:“我一心想要平定江南,可是这个心愿没能完成,你一定要完成我的志向,而且我是因为说话不小心被害死的,你不能不考虑(今后说话要谨慎)。”于是拿铁锥刺贺若弼的舌头,使他口舌流血,以训诫贺若弼以后说话谨慎。贺若弼年少时慷慨激昂,怀有大志,骁勇善战,熟悉弓马,又懂得撰写文章,广泛地涉猎各种书籍,在当时有很大的名声,北周的齐王宇文宪听说后很尊敬他,把他召来做记室的官。不久被封为当亭县公,升任小内史。北周武帝时,上柱国乌丸轨报告皇帝说:“太子没有做帝王的才干,我也曾经跟贺若弼讨论过。”皇帝叫贺若弼来问他这件事,贺若弼知道太子的根基不可动摇,恐怕给自己惹来灾祸,就假答道:“皇太子德行学养每天都有进步,没见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皇帝默然不语。贺若弼退出宫外后,乌丸轨责备他背叛了自己,贺若弼说:“君主说话做事不稳妥、周密就会失掉大臣(的信任),臣仆说话做事不稳妥、周密就会丢失性命,因此我不敢轻易地发表意见啊。”等到宣帝承继帝位,乌丸轨最终被杀,贺若弼却获免于难。不久他与韦孝宽讨伐陈朝,攻占数十座城城池,其中贺若弼攻下的居多。 

隋高祖受禅让,登基为帝,暗中(心里)怀有吞并江南的志向,寻访可以担当这个重任的人。高颖说:“朝臣当中,论文武才干,没有比得上贺若弼的。”高祖说:“你说得太对了。”开皇九年,隋大举伐陈,任命贺若弼为行军总管。大军将要渡江,贺若弼举酒祭奠、祈祷说:“我贺若弼从宗庙里领受了祖宗的指示,将要征讨远方,以振国威,讨伐有罪的人,安抚受苦的百姓,剪除凶恶残暴之徒。上天长江,请看着我做这些事,如果能赐福给善人,降祸给恶人,大军就会渡江顺利;如果事情不顺利,被江水吞没死在鱼腹之中,我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在这之前,贺若弼先请命让沿长江布防的军队在换防交接的时候,一定聚集在历阳。于是军旗林列,营帐遍野。陈国人以为大兵将至,让国中军队全部开拔出来设防。知道是换防交待之后,陈军又散去了。后来习以为常,就不再戒备了。等到此时,贺若弼率领大军渡江,陈国人并没有发觉。于是大军偷袭并攻占了陈的南徐州,逮住了南徐州刺史黄恪。贺若弼军令威严整肃,秋毫无犯,有个士兵在老百姓那里买酒,贺若弼立刻把他斩首。大军前进驻扎在蒋山的白土岗,陈将鲁达、周智安、任蛮奴、田瑞、樊毅、孔范、萧摩诃等人率领兵马抗拒,田瑞先来攻打贺若弼大军,贺若弼将他击退。鲁达等人相继依次而进,弼军屡屡(假装)退却。贺若弼揣测他们渐渐骄傲自大,士兵也疲惫懈怠,于是就督促激励将士拼死战斗,这样就大破敌军,取得了胜利。

网址: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活美学”这一概念的范畴与内涵的一项是( ) A、生活艺术化 B、艺术生活化 C、美与日常生活所形成的连续性 D、人们的日常生活——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16416

相关内容

艺术是一种生活风格——谈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艺术学效应
艺术的数字化与日常生活的连接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艺术与美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
美与日常生活:一种现象学关联
“民艺地生活”,看见民间艺术与生活日常之美
【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
日常生活与艺术现代性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②“
《日常生活中的美学》简评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