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如何在逆境中发现生活的乐趣?《苏东坡传》 历史传记解读.doc
东坡肉是苏菜经典,由北宋文学家苏轼创制 #生活技巧# #饮食烹饪技巧# #中餐烹饪历史#
《苏东坡传》 by搬砖松 关于作者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早年赴美、德留学,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1945年在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并担任校长。代表作《京华烟云》《啼笑皆非》《苏东坡传》等,1976年在香港逝世。 关于本书 《苏东坡传》这本书从苏轼的成长、一生的跌宕起伏和人生境遇入手,讲述了他是如何用自己豁达而善良的天性,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生活的美好,在逆境之中探寻生活的乐趣的。 核心内容 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要学着乐观,要从每天重复的生活里,找到不一样的地方。林语堂将三分之二的文字,都放在了对苏轼的生活细节和性格彰显的描写上,他站在“今人看古人”的角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饱满不一样的苏东坡,也尝试用苏东坡的性格鼓励更多的人去学会有趣的生活。 前言 今天要解读的书是《苏东坡传》。这本书的汉语译文版有310页,我会用大约23分钟的时间给你讲解这本书的精髓:苏轼是如何在跌宕起伏甚至绝望的人生里,找到生活的乐趣的。 《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也是新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林语堂在自序的第一句就说道:“我写苏东坡的一生其实没有别的理由,只是想写罢了。”能用半生去惦念一个人,足见此人对作者深刻的影响力。 我们日常所了解的苏轼,最常见称谓即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但在本书中,林语堂发现了苏轼更有生活情趣的一面,苏轼的一生不再是堆砌出来的称谓,也不再是教科书里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是变成了一个多元、立体、满是生活趣味的普通人。苏东坡曾对弟弟说过这样一句话:“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译成白话就是,我上能陪玉皇大帝指点江山,下能和村野乞丐把酒言欢,我觉得这世上的人,都是好人。能如此率性而言的苏东坡,真是太有魅力了。 不同于很多名人传记的表达形式,林语堂在按照常规时间顺序描写苏轼一生的同时,又在每一章节中,插入了非常多关于苏轼的生活琐事,看似微小,但累积起来,恰恰正是林语堂发现苏轼“有趣”的地方。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关于他“有趣”的琐事,多是发生在他被不断贬谪之后。“逆境中的达观”,是林语堂十分欣赏苏轼的一点。下面就由我来为您介绍,林语堂眼里的苏轼,究竟是怎样在逆境中找到生活里的乐趣的。 第一部分 首先要提到的,一定是,苏轼天生达观幽默的性格。 苏轼出生在今天的四川眉山,殷实的家境让他的成长环境要好于当时的大多数人家。父严母慈,目不识丁却极为爽朗嗜酒的祖父,沉默但稳重真诚的弟弟苏辙,年龄相仿的同窗好友,以及让苏轼至死都辗转惦念的表妹……一大堆可以结伴嬉戏的朋友,让苏轼度过了十分快乐的童年和青少年。 很多人在提到苏轼时,都会强调苏轼的文学天赋,但只有林先生将苏轼在少年时期展现他天资聪颖的一面生动地再现出来:在无数个星星布满夜空的晚上,苏轼和叔伯们、弟妹们,摆上几盏清茶、几碟干果,便能彻夜高谈阔论,指点星河。年幼的苏轼很开朗,也很健谈。林语堂认为,这一时期是苏轼培养成后来“聊天幽默”性格的基础,也是让他在之后跌宕起伏的一生里,都没有陷入过于孤独的境遇里最重要的一点。 成年后的苏轼好酒、爽朗、健谈、幽默,偶尔也会玩笑似的恶作剧,面对心爱的人,依旧百转千回的柔肠。亲人,与其说是割不断的血脉,倒不如说,他们是苏轼成长的影子。“故乡”也是苏轼,以及历来众多游子内心最柔软的一块地方,在“从前车马很慢……”的岁月里,离开和回来都需要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有时还会有性命之忧,很多人在离开故乡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只能写下“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这般词句,借以表达内心满满的眷念。 二十一岁时,苏轼离开眉山,跟着父亲,带着弟弟,进京赶考。很难想象,苏轼第一次“名噪文坛”,就是因为他在试卷上杜撰的一句话。苏轼在文中写到这样一句话:“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什么意思呢?尧治理天下的时候,皋陶被任命为法官。有一次,他将要以死刑处罚那些犯了罪的人,在朝堂上再三坚持这个观点。然而尧却说应该宽宥他们,同样,尧也多次坚持自己的观点。 担任主考官的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则是当时称霸诗坛的梅尧臣。两个人看到苏轼的文章,大为赞叹。但文人好面子也在这个地方,饱读诗书的两位诗人,百思不知此句的出处,但又拉不下脸去问,只好就趁苏轼前来拜谢的时候,借故问他。没想到,年轻的苏轼竟然理直气壮地直接承认“就是我编的”,但不忘补上一句,“既然喜欢我的文章,又何必在意这一句话的出处呢?”欧阳修大喜过望,预言道,他日苏轼必将凭文章“独步天下”。一句玩笑似的杜撰,一篇让人交口称赞的文章,年轻的苏轼火了。“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对他来说,真的再合适不过了。然而,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书中,林
网址:苏轼如何在逆境中发现生活的乐趣?《苏东坡传》 历史传记解读.doc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16479
相关内容
浅析苏东坡诗词文中乐观的人生哲学苏东坡传世的8道名菜,菜谱流传千年,至今还出现在大家的餐桌上
从苏东坡的人生哲学,我们可以学到如何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从苏东坡的人生哲学中学会快乐
美食与人生:苏轼的生活美学管窥
苏东坡:3+7=0,这就是人生
天纵奇才——苏东坡的养生之道
苏东坡:3+7=0,这就是人生!
美食与人生:苏轼的生活美学管窥(李健)
从苏东坡的人生哲学中学会快乐 中山大学教授李宗桂眉山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