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交通

发布时间:2024-11-29 21:54

选择低碳交通: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减少碳排放 #生活技巧# #节省生活成本# #节约生活成本# #低碳生活方式#

英文翻译: Low-carbon transportation(低碳运输)

应大力提倡电力供能。

低碳交通应广泛推广在市内骑 自行车出行,近距离最好步行,即低碳又有助于健康。

低碳交通运输是一种以高能效、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其核心在于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效率,改善交通运输的用能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式。目的在于使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运输系统最终减少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代表的高碳能源的高强度消耗 。

一、低碳化

交通运输发展是力求不断“减碳”的过程。由于运输工具必须依赖能耗,除非使用洁净能源(如太阳能等),否则交通运输难以实现无碳化,只能是不断低碳化的发展过程。

二、重视减排,尤其是运输工具的尾气排放

“节能”和“减排”都是 交通运输低碳化的重要途径,既要重视“节能”,更要把“减排”上升到应有的高度。

三、体系化

低碳交通运输是一个体系化的概念,无论是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建设、维护、运营、运输,还是交通工具的生产、使用、维护,乃至相关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人们的出行方式或运输消费模式等,都需要用“低碳化”的理念予以改造和优化。

四、综合性

一方面,低碳化的手段是多样的,既包含技术性减碳,也包括结构性减碳,还包括制度性减碳。另一方面,低碳化的途径是双向的,既包括“供给”或“生产”方面的减碳,也包括“需求”或“消费”层面的减碳。

要实现城市交通领域碳排放最大限度地降低并且可持续,就必须创建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城市低碳交通体系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交通体系。从宏观上说,城市低碳交通体系主要包括多中心空间布局、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工具系统、自觉低碳出行的交通主体、发达的低碳交通技术和先进的交通管理等五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五个部分及其构成的整体可以实现交通拥堵最少、交通需求最低、机动交通工具使用最少、机动交通工具碳排放最低、交通低效最少等指标,从而达到交通排放最低的目标。

城市交通工具系统是由多种交通工具组成的,由于不同的交通工具碳排放量不同,所以不同的交通工具系统的碳排放也各不相同。据美国联邦公交协会 2010年报告,美国全国平均各交通方式每人英里 CO2排放量:私家车为0.96,公交车为0.64,轨道交通为0.22,轻轨为0.36,通勤铁路为0.33,共乘汽车为0.22 (单位:英镑)。由此可知,公共交通 (公交车、轨道交通) 不仅碳排放量比例小,而且人均碳排放量更是比其他方式,尤其是私人机动车低。在符合城市交通高效率要求的各种交通体系中,以公共交通为主的系统的碳排放量大大低于以私人小汽车为主的交通系统,其中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工具系统碳排放最低。

公共交通为主的工具系统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碳排放低的公共交通工具。小汽车的人均能量消耗最大,几乎是公共汽车的 4 倍;轨道交通耗能最小,只有公共汽车的31.25%、小汽车的8.45%。从废气排放来看,轨道交通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别是公共汽车的 3.75%、71.43% 、52.63% 。据专家的精确计算,如果我国有 1%的个体小汽车出行转乘公共交通,仅此一项全国每年将节省燃油 0.8 亿升。这些数据表明,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在交通系统中比例越高,交通系统的排放就越少。

其次,公共交通为主的工具系统运能高,车辆少,交通拥堵少。研究表明,公交车、自行车、私人小汽车人均占用的停车面积分别为 1、1.5、2.0平方米,公交车、自行车、私人小汽车人均占用的行车面积分别为 1.9、4.8、24.2 平方米,以公交车和自行车为主的城市交通占地需求是以私人小汽车为主的交通方式的 16 倍以上。轨道交通运能又高于公共汽车,标准宽度的运能达到公共汽车的 15倍以上。低运能的交通工具大量使用必然造成交通拥堵,英国城市经济学家巴顿指出,“高峰时的交通拥挤更多是由于汽车的数量而不是由于上下班的人数。私人车辆造成的交通拥挤的影响大大超过车辆的运送能力。”在拥堵状态下,车辆耗油量增大,排放增多。“车辆增多超出城市道路空间的承受极限,造成城市交通拥堵,能耗增加。据研究,拥挤状况下的燃油消耗将比正常行驶状况下高出 10%左右。” “一辆小汽车在 7 公里/小时的速度间加减速 1000 次,则比匀速行驶时要多消耗燃油 60 升。” 公共交通为主的工具系统减少交通拥堵可以明显降低碳排放。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普遍不发达,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统计资料显示,2005 年在中国 660多个城市居民出行结构中,50 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的比例大多仍在 10%左右,只有少数城市在 20%左右,在为数众多的 50 万人口以下的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的比重则不足5% 。近年来有所改变,然而大城市的公交分担率均在 40% 以下,中小城市公交分担率在 10% 左右。只有一手抓公共交通建设,一手抓自行车和步行等公共交通的辅助交通方式,才能快速形成公交为主的交通工具系统。

城市交通

城市公共交通改善的出路在于充分发挥规划调控作用、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公共交通运营结构。其核心理念是构建构建低碳城市交通体系,包括:

(1)社会客车及出租车是城市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的主体,更是最大的碳排放源。“低碳交通”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限制小汽车的不合理使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城市交通结构,鼓励智能技术、新能源的使用则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城市内交通的总负荷= 总出行次数× 每次平均出行距离。 减少交通负荷是最理想的办法,具体来讲可以从减少出行次数和减少出行距离两方面考虑。比如,通过在家办公减少出行次数,将商店等生活设施设置在居住区附近减少出行距离。因此,“低碳交通”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限制小汽车的不合理使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城市交通结构,鼓励智能技术、新能源的使用则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2)打造集约化出行网络,变革碳排放结构。规划形成以“地面公交为基础,轨道交通为主体,专线交通为骨干,有效限制小汽车”的集约化交通方式结构。积极发展公交,公共财政向公共交通高投入,把能在小汽车当中享受到的通过公共交通显现出来,对轻轨这样的新型交通方式的推广。

(3)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效率,最大限度消减无效碳排放。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以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交通信息服务应用平台、交通信息子平台为建设重点,引导受众出行、支撑交通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及支持。以交通服务应用平台为支撑,通过交通指南、交通网站、交通服务热线、电台电视台、可变信息标志、手机、车载导航终端、触摸屏等方式,为不同的受众群体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路径、出入口和换乘方案提供交通信息服务。以综合信息平台及交通信息子平台为支撑,为交通指挥管理者提供日常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客流、交通运行状况、交通综合管理政策等信息,科学组织交通运力。

(4)使用新能源,控制尾气排放,发挥低碳交通示范效应。重视新能源车辆的使用,如采用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新技术,降低地面交通的尾气排放量,形成低碳交通工具的示范效应。 “低碳交通”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不仅不会制约城市发展,反而可以增加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并最终改善城市生活。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必须站在交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从交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力求探索交通运输行业科学合理的“减碳路径”。

2013年6月18日交通运输部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推进会在无锡召开。无锡被确定为全国10个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区域性试点城市之一。

到2020年,与2005年相比,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实现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6%和18%,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0%和22%,城市客运单位客运量能耗、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6%和30%。为此,开展了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工作。

除无锡外,重庆、厦门、深圳、杭州、南昌、贵阳、保定、武汉、北京等城市也是全国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区域性试点城市。

网址:低碳交通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16700

相关内容

绿色低碳交通,绿色低碳交通
交通方面的低碳行动——低碳出行
绿色交通,低碳生活
绿色交通,低碳生活
绿色低碳交通伴我行
绿*交通低碳生活作文
公共交通低碳生活
【双碳知识科普】交通方面的低碳行动——低碳出行
贵阳:用“低碳交通”和“绿色建筑”构筑“低碳城市”
低碳交通绿色出行倡议书.docx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