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投资理财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居民投资理财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esident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叶蓓在居民理财现状中指出,随着居民闲置资金的增加,个人的财富保值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1],人们逐渐认识到理财的重要性,居民投资理财的需求日益增加。
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搭载“互联网+”的顺风车,张博指出互联网理财产品不用赎回费,门槛很低,操作方便,收益大大高于活期储蓄 [2],这也令居民进行理财投资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同时各种理财产品的井喷也令人眼花缭乱,居民在投资理财方面存在着诸多误区。
据此,作者通过阅读居民投资理财现况调查期刊 [3]、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区域性分析了处于不同收入的居民进行投资理财的行为以及居民对于投资理财的诸多认知误区,研究在不同时期,影响居民对于理财投资的规划及调整的因素有哪些。以此深入了解北京市居民投资理财行为的必要性,综合系统地判断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投资理财的关系。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成果能让北京市的居民更好地进行理财产品的选择,更清晰地进行理财产品的投资,为居民们提供一份常见的理财投资误区方案,为居民们更好地选择理财产品做参考。
2. 北京市居民投资理财的现状分析
本次问卷是通过问卷星制作,在微信、QQ等网络渠道通过随机发放的形式发放问卷198份,回收问卷198份,有效问卷198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1. 居民对于理财概念的认知(了解程度)
在对北京市居民投资理财的问卷调查发现,32.32%的被调查者中有所学的专业或从业行业与金融相关;67.68%的被调查者中有所学的专业或从业行业与金融无关。有62.63%的被调查者认一般了解投资理财;33.84%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投资理财;仅有3.54%的被调查者很了解投资理财。由此可见,大部分居民与相关金融行业联系较少,在投资理财时具备的相关金融知识也比较少,缺乏对于理财产品的相关内容的了解,进行理财投资的局限较大,进行理财投资时往往会进入“误区”。
年龄
可以用来投资 理财的额度
计划的理财期限
18岁以下
13.13%
5万以下
85.35%
1~5年
79.80%
19~28岁
79.29%
6~10万
6.57%
6~10年
13.13%
29~40岁
4.55%
11~20万
3.54%
11~20年
2.02%
41~55岁
2.02%
21万以上
4.55%
20年以上
5.05%
56岁以上
1.01%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questionnaire
表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2.2. 居民了解投资理财产品的途径
如图1所示,通过理财相关网页、网站获得理财知识的居民占73.23%;通过咨询专业理财人士获取理财知识的居民占66.67%;通过报刊、书籍资料等获取理财知识的居民占60.1%;通过以上其他途径获得理财知识的居民占28.79%。如图分析可见,居民通过网络来获取理财知识的途径占比最大,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居民进行理财投资创造了便利的条件。被调查者在填写问卷之前都有过获取相关理财知识的经验,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北京市居民已经具备一定的投资理财、进行理财规划的意识,并且该类现象呈现逐渐加强的发展态势。居民对于理财投资越来越重视,投资理财也将在未来家庭收入分配中占有重要比重。
您获取理财知识的途径?
Figure 1. Results of the survey on the question “How you gain financial knowledge?”
图1. 对“您获取理财知识的途径?”问题的调查结果
2.3. 影响居民进行理财投资的因素
如图2所示,有71.21%的被调查者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会因每个月的定期收入受到影响;47.98%的被调查者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会受到每年的定期收入的影响;52.02%的被调查者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会因为个人对于收入的预期变动而对投资理财造成影响;59.6%的被调查者会因为不同阶段收入的变化而对投资理财造成影响。结合孙可娜总结的《个人理财就是根据自己的收入去选择合理地支出》 [4],分析可见,个人收入是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月收入的高低是影响家庭经济变动的主要原因,家庭在不同区域进行的资金分配比重受每月收入的高低影响较大。合理的理财投资收益也是增加家庭经济的重要方式,月定期收入会直接影响居民投资理财的行为,对于居民进行理财投资起到关键作用。
调查中也显示,有高达78.28%的居民认为风险偏好是进行理财投资的影响因素之一。这是因为大部分居民的投资能力是有限的,再加上个性、意识、收入水平、文化水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就会让居民更偏好传统的,保守稳健型的投资工具。同时,这也可以侧面反映出,居民对金融市场的投资工具认识不足,不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投资工具,寻求最优的投资理财组合,而这些问题也会直接影响投资的收益。
以下哪些收入会影响您的投资理财行为?
Figure 2. Results of the survey on the questio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ncome will affect your investment behavior?”
图2. 对“以下哪些收入会影响您的投资理财行为?”问题的调查结果
3. 居民投资理财的必要性
毕研玲、张建友(2011)指出从消费者来看,居民对于自己财富的增值愿望越来越强烈。近几年,随着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增多,居民投资理财的潜力仍有很大的挖掘意义 [5]。居民对于投资理财的观念与闲余资金收入的欲望也在不断增加。“互联网+”模式的影响开阔了居民的理财视野,创造了投资理财的时代,投资理财,简而言之,是指资金的使用和投资计划。也就是说,在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将居民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根据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的特点和风险偏好,结合预定的目标,利用储蓄、保险、证券、外汇等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合理安排资金,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在进行理财投资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还要考虑对财富的保护,即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现如今,投资理财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进行合理的理财投资已经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1. “负利率”时代的到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物价水平也有所提高。特别是2007年之后,中国GDP增长率达到近13年来的最高水平,2007年CPI涨幅也再创新高。“CPI”这个术语开始被公众所熟知。“CPI”是人们购买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一种价格变动的衡量标准,是衡量服务价格变化和商品状况的重要指标,在衡量通货膨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PI为负表示通货紧缩,CPI为正则表示通货膨胀。所谓的负利率,是指当消费者物价指数迅速上升时,引起银行的反应使实际存款利率为负值。我们都知道这一点。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是衡量债权人和债务人收益的重要指标,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二者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 = 实际利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负的实际利率。从未来的长期发展来看,银行的存款很可能会本金的原始购买力,随之而来的是居民资产的贬值。随着物价的继续上涨,我们已经进入了“负利率”的时代。
3.2. 社会进入老龄化
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式。遵照联合国关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划分惯例,中国早在2000年就已步入老龄化社会。2017年,中国60岁以上的公民已将近2.4亿人,占比达到17.3%;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规模预计将接近5亿,占比超30%,意味着中国“未富先老”的社会趋势正加速形成。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出现的,而且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经典的寿命周期理论认为,人们会倾向于在退休前储蓄部分收入并保留到退休后使用。人们的储蓄意愿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因此,养老问题对我国居民生活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养儿防老”是我国居民朴素的心理传统,绝大多数人都依靠子女来赡养晚年。但随着“4-2-1家庭结构”的潮涌,希望子女养老越来越不现实。此外,2005年5月,世界银行公布的一份关于我国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的研究报告显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2001年到2075年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刘雯、杭斌(2013)利用微观数据,建立平衡面板模型进行数理分析,研究发现社会老龄化会促使居民实施更多的储蓄行为 [6]。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制定出一生的投资理财规划显得越来越重要。
3.3. 失业风险增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许多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将人工智能投入使用,大量劳动力将会面临失业的风险。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是正常的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企业破产,工资难以支付的情况。尽管一些企业经营得不错,但老板解雇员工和员工自愿离职的情况并不少见。收入来源的突然中断是失业最现实、最直接的结果,这样就会让居民的经济生活遭受严重的困境。
4. 居民投资理财的对策
4.1. 居民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私人订制”理财规划方案
现阶段,城镇居民虽然有一定的理财意识,但自身的理财知识不足,投资理财意识不高。因此,居民应该在生活实践中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的投资理财观念。一是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理财产品种类繁多,既有收益,也有风险。即使是最安全、最稳定的银行存款有可能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其次,应逐步改变单一的银行储蓄行为,可以参照哈里·马克维兹(1952)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 [7],积极采用投资组合的方式,以获取最大的收益。第三,在投资理财过程中要注意经验的积累,提高自己的资产管理能力,避免盲目跟风,这样才能面对日益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和工具。由于不同居民的收入水平不同,居民还应该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投资理财方案。针对性的定期进行理财投资,还可以在突发财务问题的时候,有预期的备用资金来调节当下的困难时期,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
4.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居民投资理财营造良好环境
法律在保障居民权益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金融市场的运行起到严厉的监督作用。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完善金融法律法规建设,引导金融机构良性参与竞争,为投资理财市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居民在走进金融市场的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及时的跟上。在不断制定和完善金融法律法规过程中,要注重严格执行制度,不断规范市场运作模式,从而降低金融市场风险。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确保居民的财产安全,以法律的形式增加居民进行理财投资的信心。鼓励居民进行多样化的理财方式,减少居民的顾虑,让居民可以安心理财,为居民营造良好的投资理财环境。
4.3. 相关金融机构要及时更新理财产品,培养相关高素质业务人员
金融机构要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专业素质。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养,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国内外学习、研究、考核等方式,不断提高投资理财人员的专业素养。在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方面,可以选取投资理财专业性较强的学校挑选应届毕业生,运用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等方法引进人才,为其所用。金融机构还要实行积极的营销策略,加大对金融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魏昭、宋全云指出互联网理财业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居民投资理财的需求 [8]。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来增加宣传力度;邀请专业人士不定期地开展针对性的金融知识讲座,增加居民对投资理财的了解,增强理财产品可信度。同时,在对产品进行介绍时,也不能忽视了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更不能刻意欺瞒投资者,淡化风险,影响居民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信任度。
5. 研究结论
1) 根据项目的研究背景,分析了居民投资理财情况的现状,明确了居民投资理财存在的误区,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并给出相关意见,减少居民投资理财的盲区、误区,降低居民的投资理财风险,并且指出了居民投资理财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让居民学会合理地进行投资理财。
2) 本次项目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紧跟了社会经济热点,十三五规划完美收官,我国实现全面小康。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承前启后,通过研究居民在十四五规划前投资理财行为的影响因素,我们对居民在国家新的发展阶段的投资理财提供帮助和指导。
3)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综合系统地判断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居民投资理财的关系。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成果能让北京市的居民更好地进行理财产品的选择,更清晰地进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同时为居民们提供一份常见的理财投资误区方案,为居民们更好地选择理财产品作参考。
基金项目
本研究系2021年度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居民投资理财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项目编号:202107。
网址:居民投资理财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3179
相关内容
居民个人投资理财规划策略探讨个人选择投资理财的策略分析.docx
个人投资理财对策研究论文
个人投资理财的策略及技巧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对东盟十国对外直接投资布局现状分析
投资理财的十二大基本策略
个人投资理财策略及技巧
个人投资理财策略及技巧【3页】.doc
投资与理财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个人理财策略分析.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