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新市民需求 银行构建社区金融生态圈

发布时间:2024-12-01 08:31

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业务 #生活知识# #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 #绿色金融#

本报记者 郝亚娟 张荣旺 上海北京 报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将传统的核心业务嵌入到“社区”民生场景中,构建“社区金融生态圈”。

日前上海农商行推出社区综合服务方案将围绕健康医疗、文化娱乐、优品团购、居家生活、社区公益、金融法律、住房综合及综合金融八类服务展开。

构建社区金融生态圈也是银行提供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路径之一。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此前在公开论坛上提到,新市民金融服务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新市民群体的广泛性、差异性决定了金融服务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精准性。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社区银行市场调查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随着经济发展,个人财富快速增长,社区金融、零售金融的发展空间巨大,银行发展的方向就更应该偏重做财富管理和零售业务,社区银行可以提供品种丰富的零售银行综合性产品服务,有针对性地为周边居民和小企业提供个性化产品,通过专业人员一对一的咨询,满足不同客户的特殊需求。

提供社区金融与非金融服务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上海农商行发布的“心家园”社区综合服务方案将围绕健康医疗、文化娱乐、优品团购、居家生活、社区公益、金融法律、住房综合及综合金融八类服务展开。

“心家园”社区综合服务方案包括提供以家庭财富规划和资产配置为核心的专业顾问式财富管理服务;除了金融服务外,上海农商行开放全行网点提供“爱心驿站”便民服务,组建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金融知识、反诈防非培训;网点设立法律咨询日,开通客服电话专线,为市民提供便捷、专业的金融法律咨询服务;提供好房优惠购、免费装修设计和维修等从置业到安家的一条龙服务等。

上海农商行表示,将继续发挥网点广泛覆盖、紧贴社区的优势,围绕医、食、住、行、育、教、文、娱等方面,提供专业、便捷、贴心的服务,致力于社会资源的金融化整合、社会问题的金融化解决和社会需求的综合化服务。

事实上,不只上海农商行,越来越多的银行构建了社区生态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李广子撰文指出,作为一种新型业务模式,社区金融生态圈在为商业银行带来客户资源的同时,也对商业银行转变发展理念、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李广子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对于安防、生活质量和舒适度更加关注。这种需求的变化引发了一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有社会责任感的商业银行的关注,进而推动了商业银行对‘社区’这一场景的探索。李广子进一步指出,传统商业银行办理业务实际上是商业银行单向提供服务给客户,信息传递方向单一。而商业银行在构建社区金融生态圈过程中,将各参与主体聚合在一起,通过搭建社区服务云平台聚集各类信息,打破信息的单向输送,能够实现生态圈内信息和数据资源在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流动、循环、共享。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也表示,社区金融服务具备着贴近社区,便民、惠民、灵活应变的特点。面对社区金融服务这项掘金潜力市场,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要从几个方面来积极开展,要积极开发适合社区场景需求的金融产品;在发展城市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基础上,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开发乡村领域;积极与金融科技相融合,构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反哺大众;发挥新零售机制,深入社区营销体系构建落地的营销模式,积极创新,脚踏实地,为社区居民提供“金融+生活+服务”三位一体综合金融服务。

注重差异化运营+风险防控

《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城市管理的重心正在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社区经济蓬勃发展,社区金融需求潜力巨大,已成为各家金融机构竞争的焦点。国内银行业围绕社区银行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大银行开展的类社区业务。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开设的社区银行网点。三是小型城商行和村镇银行的社区业务。全国共有小微企业1169.87万户,占企业总数76.57%。若将4436.29万户个体工商户视作微型企业纳入统计,则小微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所占比重达到94.15%。中国社区银行行业市场需求量大。

同时,《报告》还指出,发展社区银行是商业银行转型的需要。随着经济发展,个人财富快速增长,社区金融、零售金融的发展空间巨大,银行发展的方向就更应该偏重做财富管理和零售业务,社区银行并不在于物理形式,未来网点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能普通网点加入社区金融服务功能,社区银行也能根据需要扩充功能提升为支行网点,或是在已有网点设置社区服务区,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特色化服务。

在袁帅看来,城市化、社区化、老龄化将是我国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社区将成为广大居民和小微企业的承载主体,而社区金融服务既是商业银行未来战略发展的重点,也是其创新金融服务的源泉。在追求便民、惠民、利民的同时,如何走出“最后一公里”金融服务的异质化竞争之路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从目前商业银行布局来看,李广子认为,商业银行社区金融生态圈的产品规划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产品规划的目标不够明确。现阶段,很多商业银行规划社区金融产品的直接目的是拓宽获客渠道,提升自身盈利水平;然而,要打造具有持久进化能力、能持续运转的社区金融生态圈,只紧盯自己的KPI是远远不够的,要更加注重生态圈内其他参与主体的利益,将实现整个生态圈资源和信息的共享作为产品规划的目标;二是各商业银行在构建社区金融生态圈过程中产品规划的同质化问题严重。当前,各家布局社区金融生态圈的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产品功能相似度高而创新性弱,导致其在社区金融领域没有突出的竞争优势,无法实现差异化。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亦表示,目前商业银行构建社区金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服务和辐射能力面临考验,银行需要专门的人员团队深入社区;二是信息不通畅,这就需要银行转变业务结构、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实现。

对此,李广子建议,为实现社区金融生态圈的稳健、长久运行,商业银行需线上线下渠道一体化以助力生态圈构建,充分融入客户“吃穿住行玩”的生活场景;做好市场细分,制定营销策略以提升营销效率,商业银行在构建社区金融生态圈过程中,若要增强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应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对风险进行预测、识别,同时构建客户隐私保护体系,甄别客户的异常交易行为,对于会泄露个人信息的特殊交易实行实时动态智能化监控。

(编辑:朱紫云 校对:翟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网址:对接新市民需求 银行构建社区金融生态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31854

相关内容

民生银行升级社区金融品牌
打好六类场景组合拳 构建场景金融生态圈
相伴十余载 民生银行重庆分行打造社区金融服务样本
完善金融服务生态 满足百姓金融需求
民生银行社区金融:便民 利民 暖民心
中国民生银行 社区金融成就家门口幸福生活
民生银行社区金融:成就“家门口”的美好生活
中国银行手机银行:构建开放生态,共创美好生活
金融为民 守护市民美好生活!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坚定金融为民初心,用心用情做好金融服务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推出“六大民生金融服务承诺” 为新市民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