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饮食非“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莫要走进生酮膳食营养误区

发布时间:2024-12-02 09:05

《生酮饮食指南》- 掌握低碳饮食健康生活方式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营养学读物#


本报讯近日,中国营养学会营养健康研究院举办“体重控制与营养科技”创新研究与标准专题会,青岛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首席教授、CNS食物与烹饪营养分会主任委员李铎在线上介绍了有关低碳饮食、生酮饮食等的情况与营养误区。

李铎介绍,近年来,随着居民对健康的重视,一些包括低碳饮食、生酮饮食、轻断食、间歇性断食、辟谷等在内的特殊饮食法逐渐风靡,受到控糖、减肥人群的追捧。但事实上,“低碳饮食不等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李铎解释,受到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低碳饮食(A low-carbon diet)指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即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做出的饮食选择。如少吃工业化生产的食品,少吃加工和包装食品等,多吃本地和季节性种植的食品,并适当地回收利用食物(如用来制作肥料),减少食物的浪费。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A low carb diet)通常是指限制摄入碳水化合物的一种饮食方式,如避免精致米、面,糖类物质以及一些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果蔬等,再如阿特金斯饮食法。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中较为极端的饮食形式是生酮膳食。事实上,生酮膳食曾经是用于治疗癫痫的一种医疗膳食模式,正常人群长期食用,可能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增加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风险、酮中毒等问题。“生酮膳食不等于是平衡膳食,生酮膳食不适宜普通健康人群。”李铎强调。

李铎团队一项针对307位志愿者、历时6个月的研究发现,按供能比,在高碳水化合物(60%)+低脂肪(20%)组的人群体重、腰围、总胆固醇的值显著低于高脂肪(40%)+低碳水化合物(45%)与中等脂肪(3530%)+中等碳水化合物(55%)组,体重减轻也显著大于其他两组。“这提示我们,对我国居民来说,在膳食总能量相同的情况下,低脂肪+相对高的碳水化合物饮食不太可能促进体重过度增加,且与典型的西方饮食相比,该饮食方式带来的心脏血管代谢风险更低。”

此外,另一项2019年发布于《Gut》的研究也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饮食会促使各种血浆促炎因子浓度的升高,长久以来对健康或造成不利影响。李铎进一步提出,这也许与我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传统观念相吻合,与西方膳食模式相比,健康的中国人群若要保持健康体重,并且预防心脏血管代谢疾病,更适合传统中国膳食结构,即采用低脂肪、相对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增加全谷物)的饮食模式,而不是盲目跟从适宜欧美人的饮食模式。

除此之外,一些居民耳熟能详的饮食“传统”也是不正确的。例如,“吃素容易营养不良”,李铎介绍,如果搭配合理,吃素也可以摄取均衡的营养,而如果长期“沉溺”于吃荤而不注意食材搭配,则会造成营养素的不平衡;再如“想吃什么就是身体缺什么”,长期单一地摄入某一类食物而不关注膳食平衡,都会给健康造成损害,需要控制体重的人群应该更加注意控制脂肪的供能比尽量不高于总能量的30%,而不是靠某一类或者某一种食物达成目标。

李铎最后强调,膳食指南是人类发展几千年,在循证基础上系统总结出的指导人们膳食的最佳、也是唯一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书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刚刚修订发布,建议家里应该有一本,人人最好一读。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2年05月18日03版)

排版、美编:徐祯悦

审核:欧阳美华

1.

2.

微信公众号|中国食品报新闻

网址:低碳饮食非“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莫要走进生酮膳食营养误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45168

相关内容

低碳饮食=生酮饮食?千万别进入误区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低碳水化合物:生酮饮食工作手册
低碳水饮食和生酮饮食区别 | 上篇
探寻生酮之果:生酮饮食中的最佳低碳水化合物水果 – 美豆芽健康饮食养生网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到底是好还是坏?
低碳生酮饮食 营养师告诉你是怎么回事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好不好?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方法是什么?4种流行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方法快学起来
什么才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它适合您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