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取得全新成效
利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减少建筑垃圾 #生活常识# #环保节能技巧# #节能建筑设计#
光明区深入现场实地检查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
深圳新闻网12月26日讯 今年9月,光明区正式揭牌成立,开启了行政区的新征程。光明区一届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四城两区”,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宏伟战略目标。光明这片希望的热土,从此迈进了全新的时代。
开启新征程,阔步迈向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光明区,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正进入大开发大建设的黄金发展期。各类城市开发建设体量巨大,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更新、工业区改造项目、轨道交通项目快速增加,还有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光明天安云谷、光明小镇等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地,以及治水提质大决战、交通大会战全力推进。光明区也正以大清拆、大整备推动大开发、大建设,强力推进查违减存量和土地整备大比武,消除安全隐患,腾挪发展空间,以大拆促大建,以大建促大发展,以大安促大发展,将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加快建设“四城两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提供有力空间保障。
光明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作业现场。
服务大发展大建设推进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落地
光明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保障美丽光明建设,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多措并举,大力开展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据了解,光明区目前拥有一个20000平方米的建筑废物综合利用固定场所,拥有3家建筑废弃物移动式综合利用企业,同时还开展了光明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的选址研究和落地工作。光明区的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发展态势,已居于全市各区前列。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依据光明区已有规划,对光明区2018—2020年建筑废弃物产生量进行的预测结果显示,光明2018-2020年建筑废弃物总体积将达1388.44万立方米,折算成质量为2082.66吨。相关专业机构通过调研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的现有工艺、技术及市场等情况,光明区自有固定式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只能处理并综合利用建筑余渣的一半左右,其余部分可通过移动式处理及外运进行处置。但在工程弃土处置方面,由于光明目前已无在运行的受纳场,待建受纳场容量有限,且国内对工程弃土的处置技术多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生产线、项目和相关余土资源化利用企业配套,无法完全处理完近年产生的工程弃土。
因此,通过光明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选址研究,可以为工程弃土的综合利用提供场地保障,探索发展工程弃土综合利用技术,进而促进光明区工程弃土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建筑废弃物处理难、天然建材开采日趋收紧、余泥渣土受纳场的建设占用地、破坏生态等一系列问题。
光明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作业现场,均安装采用雾炮降尘。
“五个强化”创新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机制建设
为了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光明区真抓实干,通过“五个强化”探索创新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筑废弃物处理全过程管理,力争实现建筑废弃物排放与处置的平衡。
强化制度建设。印发《光明新区房屋拆除工程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要求房屋拆除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要编制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为光明区房屋拆除、建筑废弃综合利用及清运一体化管理提供全面、详细、清晰的工作规范。
强化科技支撑。根据深圳市住房建设局印发的《关于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深圳市建筑废弃物智慧监管系统的通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深圳市建筑废弃物智慧监管系统,执行电子联单APP操作;2018年7月27日,光明区住房和建设局将光明区10家泥头车企业、4家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103个区管在监工地项目录入建筑废弃物监管平台系统,对建筑废弃物的排放、运输、中转、回填、受纳、利用等过程进行全流程、全方位、全天时、全天候的智慧监管,实现从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源头、运输路线、末端处置的“两点一线”闭环管理。
强化备案管理。2018年以来,共办理房屋拆除工程备案49宗,同比2017年增加40宗,拆除面积共43.5万平方米,共采用固定式综合利用厂处理和现场移动式综合利用处理方式处理建筑废弃物累计达50万吨,有效杜绝了建筑废弃物乱倾、乱倒和污染环境现象。
强化监督检查。结合贯彻落实《深圳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和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由光明区区领导率领区住房和建设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对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工地及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泥头车运输企业等进行监督检查,并在台风、节假日期间全面进行巡查检查。共出动人数4414人次,检查房屋拆除工程147次,检查施工工地1355次,开展泥头车统一执法日行动16次,设点121个,检查泥头车2535台,检查运输企业288家,检查施工企业25次,签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承诺书14份,收集建筑废弃物处置领域扫黑除恶排查工作自查99份,责令停工整改4家,有效维护了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领域管理秩序。
强化用地保障。选定总量3万平方米的建设用地作为光明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选址,为后期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建设提供用地保障,有效缓解了受纳场受纳压力,节约了土地资源。
据透露,光明下一步将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引进专业公司参与建筑废弃物处理,提高区综合利用水平。同时持续推进区房屋拆除工程备案工作,规范区房屋拆除工程秩序,500平方米以上的房屋拆除工程全部纳入备案监管系统。
深圳特区报 文/图 坋蔃 姚志涛 彭中华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 吴炳然
网址:光明区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取得全新成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45871
相关内容
废矿石、尾矿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废矿石、尾矿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煤矿煤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议.docx
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汇城环境科技)环境影响报告(42页)
建筑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生产项目(龙亿环保科技)环境影响报告(68页)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技术研究
宜兴市首个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年底建成
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一种工业、建筑、生活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