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24-11-11 18:07

最近对大脑和神经科学感兴趣,串联起一些东西,就来写写。可能会写着写着就说教了(以及跑题了),但真的不是科普文或鸡汤文(科学知识程度堪忧,人生观也堪忧,请指正及自行分辨)。
总的来说,就是在神经科学飞速发展,前景令人激动,神经美学(neuroaesthetics,哈哈)也早成为理论热点时,但也在人对自己这个最复杂精密的大脑还有太多未知,已有的知识和医学技术也还无法在短期内普遍应用时,我的脑子此时想到的我们可以怎么关注自己(的大脑)。(是的,你关于“我”的所有意识不过就只是在你那一小坨黏糊糊的大脑里的一堆神经细胞自己搞出来的,除此之外“你”不存在在任何地方,世界宇宙之大,不要以为有其他人或生物会认识“你”)。另一方面,社会和自然环境之大,作为个体无力改变,但至少可以做点仅仅可以做的呀(其中很多也都还是设想)。
首先就是(这是今天给好基友的建议,也触发了我来这里记下给更多的朋友):真的要关心自己的大脑,去了解(它的功能,我们常见的一些感知偏离正常的原理,前沿的研究),让它自己认识到自己后,就会知道爱护、培养自己。这在目前的健康宣传和健康意识上,都是不够的。我们对待身体可见可探已为我们所了解的健康状况的重视,比对待大脑同样随时发展变化着的健康状况高出许多。大脑也同样是一个脆弱的器官,同整个身体相连,所有我们所犯下的不健康的行为,都会在它那也留下痕迹,对它造成慢性的创伤。不要以为吸烟只烂肺衰生殖器,不要以为多糖多盐多垃圾脂肪(有好的脂肪)只作用于其他部位的细胞和血管,至于吸毒和酗酒对脑子的腐蚀已经明显得不需要想象了)。同时,健康地饮食,身体锻炼,休息,如果再加上更多针对大脑的锻炼和保护,它也有器官的自我修复功能,比许多其他器官都强,IQ亦和身体素质一样,是可以加强和衰减的。虽然现在的脑检还无法被更广泛地应用或更细致准确清晰地用以联系和治疗其他病症(即使技术普及了,从前沿到普遍的学科专业还需要时间和检验,但都在进行时),也没有定期脑检,但仅仅是去重视,意识到“你自己”(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脑器官)需要维护,其他的都是靠健康常识就知道怎么做的了。
作为结构如此复杂又如此基础的器官,其中一个微小的变异就可以引起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反应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因为不可见不可解,人们虽然常说别人脑子有问题,除了情况明显时去想是大脑异常了,大多时候不会把我们的许多表现(常常并不难推论的信号或症状)再推论到来自脑子里的某些运作,比如某个区域,某条线路的活动状况(而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某人最近长胖了,最近脚扭伤了,开始长皱纹了)。这也是一个慢性过程,比如得老年痴呆症的,很大比率上都是在中青年的生活习惯上就开始加速了衰退或蚀损,虽然在当时并不太能意识到。在将神经科学应用于临床心理学上虽然遇到了一些阻力,但也一定是大势所趋。目前也许可行的是,比如对抑郁症不同类型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是可以靠神经网络的活动情况来判断的。逐渐地,对心理人格障碍的分析和深入,也可以普及到对每个个体的大脑评估。(以后脑电刺激术可能被推广到各种心理病症和神经病症的治疗,像微型手术——————当然从技术上也能改变人格;也能直接刺激兴奋点:性、毒品、和其他带来快感的东西都可以省了)
了解这些,也像齐泽克所说的,挺侮辱人的,一个ultimate parallax:你认识的一个个人其实脑壳里就是一坨黏糊糊的东西,打开哪有思想、情感、灵魂、自我?另一方面,我觉得,parallaxic地看问题,这也许能让我们更尊重每个人独特的自我意识和思维形态,承认每个个体,不仅是环境经历基因外形各不相同,在每个独特大脑的精密构造和运作上接受和处理信息的方式也各有差异(想想脑结构比身体结构要复杂多少)。比如问题型人格,可以追溯到脑内某些部分异常活跃某些部分又无法接通,相连的路径也不相同,便导致感受不到一些正常的情感和信息,过激反应,或不同的反应。(这里出现了一个伦理问题:假设我们能改变监狱里杀人犯,也许是个极端psychopath,的脑路,这样做在什么条件下是正义的呢?)(监狱就是神经科学家们的样本库)
我觉得这点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重要。一方面,可以了解一点心理学基本的人格类型(同时警醒粗暴的划分和应用),这样更能理解别人的情感和行为,也能更好地与其打交道。尤其是面对或多或少问题型人格时,也可以尊重、处理或远离一些不太正常、甚至有危害的部分(如果你本身带着问题型人格,有心理学知识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在社会准则下发挥“问题”的长处)。另一方面,意识到每个人的思维和情感从器质上就已经具有独特性,我们永远无法完全相互理解,永远不可能把适用于自己的观念和感受强加给别人后,也许也能让我们更谦逊、更彼此尊重。还有就是,不用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和想法。
善待大脑,让它自己意识到自己后,也许可以增加自我对脑病的免疫力。比如见到足球飞来不会用头去顶了(啊哦)。比如休息不好时会主动去睡觉。比如遇到损脑的情感伤害时会更主动地回避或修复,觉得孤独时就主动找朋友,遇到挫折时尽快恢复自信,不陷进自责自我贬低,焦虑时知道要减压放松,不计较小事,该放则放,该退则退,常放空一下,不拿损脑的行为当酷。(感觉大脑挺酷的,爱身体,又常常没把自己考虑进去)(我们知道不要碰火,碰完脏东西要洗手,脚扭伤了就少走路,走不通的路就掉头,却时常非要陷在“失败”的记忆里不出来,非要把伤自尊的事不停重放,非要去死胡同)还有就是,同时也能让它自己意识到一些自己提供的虚假信号,比如你真的需要甜食或垃圾食品,你真的需要某个人。
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据年龄和状况适当吃保健品,没事儿笑一笑,多出去玩一玩,做智力游戏和感统训练的活动(对婴幼儿是关键,并不代表对成人就不重要)这些之外,(所有以上这些难道不都是老生常谈?但需要换一个角度老生常谈),终于要开始进入一些正(歪)题了(更加要自行分辨):
学术、文艺、普通、二逼老中青少年都不要忽略对智力和智性的拓展,这跟体育运动一样是基础,不学习不思考不玩耍,你的脑子会老得比你想象的还快。我的一些老同学进入工作和家庭生活后就没有再看书,如今从脑体上,都无法专注地看完一本书了。专注力是脑力的一个最好的呈现,也能让智力去达到最好的境界。大脑不是为同时多项工作而设的,刷网页和手机不能长脑,但会分散注意力降低智力。记忆力不是最好的智力,只是头脑里的一部分(只重视记忆力的教学法,尤其是对儿童,都有些舍本逐末),但记忆联系许多的区域,记忆的衰退也是信号。哪怕已经从学校毕业了,每天让头脑主动学习和让头脑被动接受既定意识形态的东西,长期以来差异也是明显的。好的练脑比如玩一些智力游戏,逻辑游戏,复杂电脑游戏适度也好,更重要的,不妨让自己再重新去学学数学,物理,天文,自然,医学,一门外语,哲学,等等这些人类发展最重要的知识,一定能从成年的头脑里看到新的东西,更好地认识世界(承认吧,成年的头脑更需要被打开)。如今的大众文化不断给人新的感官和思维冲击,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也是让人更聪明的,但同时也是一个对智力的控制(审美观价值观的控制,及其本身被生产出来的思维定式,都包括其中)。(我目前比起一般电影产业下的作品,更愿意看科教片、自然纪录片、社会记录片、访谈、真人秀节目之类,也许也与以上这些有关)
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还造成一些思维的定式,在成人阶段也很难避免,我觉得很大一个就是:从小的公开排名和打分,到长大后有意无意要去与人比较的思维。还有比如无法摆脱出一些以各种形式对人的等级化(除去社会现实,在一些不必如此的方面也会出现这样的思维)。统一规范化的观念。(审美上的灾难和局限就更多了)。训练头脑,不妨也去关注思考人们的定性思维模式,更带自省。而对每个个体头脑的关注,也能打开我们对存在在每个个体外表的独特的真实的美的发现(在目前的社会,在无关外表的事情上以貌取舍人,是跟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一样严重的)。另一方面,大脑对审美和口味存在一些基本模式(每人也有差异),但健康地和伦理地拓宽审美力和对各种事物的口味也很有益大脑更多地方的活动和发展。歧视、分类、等级化这些思维可以由一些更理性的思维(由伦理判断)来调整,感官的愉悦也受理性的约束和调整,也可以培养(所以需要社会或个人更好地培养)。(我每天走在路上,都在尝试去爱上每一个路人的外表)。还有一点,大脑如何接受消化死亡、血腥、特别畸形等主题,让它自己的存在受到一点挑战,也可以增强它自己的防御机制。
每天花一点点时间关注呼吸,做冥想(就是什么都不想,只感受呼吸,思维跑走了就让它回来),是一个对大脑很好的放松活动。
多拿笔写写画画。从我个人经验谈,因为博士论文写得特别烧脑,有阵子每晚都在梦里想论文,都感觉前脑勺(也许是frontal lobe)在爆。我每天在电脑上看书敲字后的一个放松活动就是在纸上任意识自我发挥地乱涂乱画。(我中学时上课打瞌睡,都是靠在纸上涂画才得以坚持下去听课;中学时还有段时间哭起来和笑起来都止不住,还轮流来,至今在想原因)从这个过程中,我搞出了一些“文字”,闯作了不少自绘明信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给我你的地址,长期有效!),也许还有诗。
多跳舞,让音乐和肢体相通(音乐的好大家都知道),这是许多人渐渐失去的身体本性的一部分。各种各样的舞步和舞姿都好,喜欢形式和动作规范的或靠表现力乱舞的都好(跳减肥操也好)。我除了享受自己在家乱舞,还特别喜欢非洲巴西舞,觉得巴西音乐在节奏性上是最棒最丰富的(融合了很多传统),乐器和人声也特别动听,舞蹈欢快狂野,能够将身体和心情都彻底地打开(也特别消耗热量)。总之,每个人都值得拥有一对电动马达臀!
(夹带条私货:在有条件进行垃圾分类的小区,每日简单地垃圾分类,像你的书本或厨具一样将用废的物品做简单地归纳,也是有利头脑和心情的)(整理和做家务也都是好活动)
伴随神经科学的一些实践(如同另一些体育活动,极限与否看大脑自己的素质;科学解释也还不够):
催眠(hypnosis)。我个人常听网上的催眠音频,已经有四五年了。出神(trance)大概模式是通过言语暗示让大脑自己减弱一些平常的脑路控制,自己可以完全控制醒来,在安全的外部环境下进行都很安全,目前有许多专业心理师录制的。对治失眠有帮助,对鼓励大脑的机制也有帮助,可以在让你放松进入睡眠时,同时让你接受一些正能量的信息,比如:戒烟、减肥、立志学习、减压、增强自信心……或者一些其他探索型的,比如:追溯记忆、触发想象、性唤起或性高潮、变性、虐恋、变动物、变其他人……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个是,有一次智齿痛而没有止痛药,真的是靠止痛的催眠平静地睡过了一晚上。然后我的一个想法是:在放松训练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大脑的指令让身体的每个部分紧张或放松;当我们对大脑的剖析和认识再细一些,定位再准确一些,是否可以以同样的指令让大脑的每个部分自行地放松或活跃起来?比如,我们其实现在可以自己去感受到一些在不同的感官和思维时前后左右几个大部分的脑活动,也知道产生快感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的区域(可以下次开怀大笑或性高潮时有意定位一下),是否可以通过有意地去想这个部分,通过想象的刺激而非真的脑电刺激,使它活跃起来,调节多巴胺的分泌?
所谓“开天眼”(third eye)。大概是听通过立体声音频,左右脑接受不同的音频而产生的一些神经刺激。这时身体和平时的头脑平衡都被打破,可能会产生不适,然后就会激发一些狂放的想象力。同时,也许是因为刺激的神经细胞在靠近前额的地方,会产生真的会在那里有第三只眼的错觉。但这个不帮助睡眠,我觉得属于短暂扰乱脑性质的,对保持清醒思考不好。但是可以联系到各种神秘主义和巫术的经验(先知通常都会先坏脑,成为疯子,但接下来的预言,如果真的存在,还是一个无法解释的东西)。
清梦(lucid dream)。就是在梦里知道自己在做梦,可以控制梦境。要达到清梦可以通过训练(现在还有专门的训练师),一段时间的习惯后就可以了。梦本身是大脑在休息时一部分还在处理之前的信息,自我预备之后的可能出现的情形。能控制梦后,可以用来更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技能,比如练球,练习面试,演讲,也可以想论文或数学题什么的……或者就天马行空地玩(当然也可以用来干一些你在现实里想干而不敢干或者干不到的事,或人……)这个可能的危险性,就是可能有时不容易醒来,以及分不清现实和梦,或者梦好于现实。但在实践的情况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正确训练和对待,还是可以是件愉快而可以掌握的事的。我目前除了了解和脑补了一下,还没有过完全清梦的情况,等到以后需要时吧。目前的梦已经很精彩够用了(我还是觉得多放任些东西自行发展吧)。
以上这些听上去其实都是挺熟悉的东西。许多知识和信息来自许多的youtube视频和一些网文,都是简单的大众普及版,简单搜索就可以得到。
除此之外,人生最难的事,最大的哲学问题之一,是认识自己。在社会、外表、和语言可以呈现出来的被群体接受理解(或不理解)的东西的后面,那坨小小的东西也是个巨大的深渊,充满了可以不断惊吓到你自己原本以为的自我,也永远不能穷透(理论上也许可以)。知道一点神经原理,就像知道一点宇宙空间理论一样,但起码这是认识自己的一小步。

网址:生活小经验分享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5993

相关内容

宠物经验分享小组
生活安全经验分享案例
育儿小经验分享
生活经验分享
分享六个生活经验
育儿经验分享育儿知识?
内蒙古向全国分享中小学生欺凌防治经验
妈妈们快收藏:育儿经验大分享
厨房生活小妙招都有哪些麻烦有经验的大家分享一下!
育儿经验分享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