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3案例入选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她用旧报纸变废为宝
旧衣改造:变废为宝的创意案例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家居生活方式# #实用生活小妙招#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 摄影报道
一张旧报纸能做什么?折花、叠盒、写字,亦或是送到废品站。
5月15日,2024年“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正式揭晓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名单,四川三个上榜案例之一,来自四川遂宁大英县的美术老师曾慧,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答案——变废为宝,带动学生废旧物品再利用,将旧报纸“摇身一变”做成了艺术品。
十多年来,她和同事指导学生采用剪、撕、折、拧、卷、编、揉、串等多种技法,利用旧报纸,创作了上万件作品。荣获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实践工作坊展演一等奖,还代表遂宁两次赴央视录制节目,短片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平台上推广,引起轰动。
大英县郪江外国语学校老师曾慧用废旧报纸创作“三羊开泰”
圆梦美术老师
走向废旧报纸创作路
房子、容器、动物、人物……5月21日,走进大英县郪江外国语学校“废旧报纸创意艺术”工作坊,一件件废旧报纸创作的艺术品引入眼帘。
工作坊正中大桌上,一件名为《长征》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雪山、草地、飞夺泸定桥的红军,一个个由报纸创作的场景让人赞叹。
曾慧是工作坊的发起人,也是主要创作者,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在大英县农村学校任教,2009年调任大英县郪江外国语学校美术老师。
“我毕业于绵阳师范,学的就是美术,也渴望成为一名美术老师,但最早在农村教书,一直没有如愿,工作岗位调动后,我终于圆了自己这个梦想。”谈及早年经历,曾慧坦言,当时到新岗位,她觉得能够更好发挥自己的长处。
曾慧用废旧报纸创作的作品
但她没想到,教学中实际面临的问题,会比想象中更难。
“受限于当地实际条件,多数学生没有齐全的工具材料,加之师资严重不足,美术课变得单调、空洞。”曾慧说,很多时候,美术课成了自习课、作业课,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乡村学校的美术课究竟该如何开展?立足点在哪里?发展方向如何?这些一直是曾慧经常思考的问题。2013年,曾慧利用在成都参加国培的机会,到多所学校进行考察学习,来自大城市学校“一校一品”特色鲜明,极大地触动了她。
“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课程”!
带着这个想法,她开始寻找合适的材料。“泥土不合适,树叶容易腐烂,很多材料还要用到美工刀,也不安全。”曾慧回忆说,尝试多次后,教室墙角的一大堆旧报纸引起了她的注意。
“报纸可塑性强,经简单揉捏和加工后就能变成各种形状,也易于形成点、线、面等美术语言。”考虑废旧报纸具有安全、廉价、环保、可塑性极强的特点,曾慧与同事杨晓凤决定将其作为创作主材料,在她看来,利用废旧报纸开展美育活动,既经济又环保,不仅解决了教学无材料的问题,更培养了学生变废为宝的生态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曾慧用废旧报纸创作的作品
斩获全国大奖
两度亮相央视
“废报纸变成艺术品,好玩又环保。”曾慧介绍,所有作品都是原材料通过撕、揉、搓、拧、绕等技法完成的,用铁丝做骨架,然后填充,卷纸筒,撕纸条,拧绳子,缠绕而成。
自从废旧报纸创意课堂实施以来,大英县郪江外国语学校掀起了一股废旧报纸“改造之风”。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2018年,在学校负责人的牵头下,曾慧带领团队正式创建废旧报纸创意艺术工作坊。
2018年8月,作为遂宁市唯一代表,工作坊参加眉山举行的四川省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获得一等奖。2019年4月,“废旧报纸创意艺术”工作坊代表四川参加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实践工作坊展演,荣获全国一等奖。因材料的普通、技法的简单、作品的精彩、环保的理念得到时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等领导的高度赞誉。
曾慧用废旧报纸创作《长征》
让她自豪的不仅于此。“我们的服饰走秀《报纸密码》,奔赴北京录制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在几十个节目中获得了冠军。”曾慧回忆说,2020年11月,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新媒体再次到学校,为世界儿童日拍摄以环保为主题的微电影《旧报纸的异想世界》,短片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平台上推广,引起轰动。
“‘废旧报纸创意艺术’工作坊借用废旧报纸为载体进行再创作,通过DIY,奇思妙想,化腐朽为神奇,用创新的方式赋予其新的生命意义,为生态环保工作做了很好的宣传和示范,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上迈进了一步。”曾慧介绍道,下一步,在学校支持下,还计划建立校级废旧报纸创意艺术博物馆,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热爱环保、投身环保。
曾慧用废旧报纸创作的作品
多学科融合
小手工背后有大知识
废旧报纸除了能做各种造型外,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曾慧老师又动员家长参与亲子活动,设计了一出废旧服饰校园T台秀,从课堂延伸向课外,环保理念再一次得到了强化。为此,她在2014年编写了第一本校本教材《废旧报纸的创意设计与制作》,2017年而后又编写了二个不同版本的校本教材。
更为重要的是,她认为,一个简单的作品能体现学生对于美不同的看法,更热爱生活,而一个大型作品,更是需要学生具备的学科知识。
曾慧用废旧报纸创作的作品《长征》、《红船》
以《长征》为例,曾慧表示,首先学生就要了解长征历史,才能还原基本的人物与情节,在创作中,为了实景还原,学生还需了解地理知识。“这样一来,创作一个作品的同时,大家也巩固学习了主要学科知识。”在她看来,多学科融合,是工作坊一个重要的理念,“学生不但美术功底上去了,学科知识也没落下。”
网址:四川3案例入选2023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她用旧报纸变废为宝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61138
相关内容
2023年度绿色发展十大案例揭晓2023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助力 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十大典型案例
正泰新能入选工信部绿色供应链管理典型案例
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
国家能源局公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名单
安庆市《推行“小份菜”改革做好“大节约”文章》案例入选全国绿色消费发展典型案例
绿色制造 | 2023企业气候行动案例集分享④
渝企“智能生活解决方案”入选中国建博会典型案例
变废为宝活动方案(精选18篇)
绿色低碳环保绘画活动方案(通用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