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
艺术与健康睡眠: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健康生活艺术# #生活艺术心理学#
(来源:宁德市疾控中心)
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
2022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主题为
“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
呼吁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关注心理精神需求,在家庭生活、学校、工作单位、社区等环境中,营造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良好氛围,提供适宜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水平。
当代社会飞速发展,人们身处其中时常会被繁琐的学习、工作所困扰,使得精神卫生问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世卫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4.5亿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中低收入国家。而在大多数国家中,只有不到2%的卫生保健资金用于精神卫生,且每年有三分之一的精神分裂者、半数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和四分之三的滥用酒精导致精神障碍者无法获得简单、可负担得起的治疗或护理。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一项最新研究指出,中国大约1.73亿人有精神疾病,包括焦虑、抑郁和强迫症等,其中1.58亿人从未接受过专业治疗。而大众对精神卫生与精神疾病知识仍所知甚少,既往部分地区调查精神疾病患者患病后接受治疗的人数却很少,约八成病人缺乏治疗。
什么是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以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患者常常伴有痛苦的体验或者社会功能的损害。
如:抑郁症患者就明显的病态的抑郁体验。阿尔茨海默症则有典型的认知方面的损害。焦虑症则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和/或强烈的惊恐体验,对患者的社会功能也造成明显的影响。
许多精神障碍患者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障碍等。
精神障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任情绪的发展,也许一次不受控制的暴力事件会给自己和家人、朋友造成无法磨灭的创伤。现代社会,精神障碍发病率越来越高,我们更应该加强对疾病的认识,接纳并积极治疗,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切不可相信封建迷信! 出现心理问题可以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帮助,也可以前往当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系统的诊断和治疗。自己要积极融入到社会当中,多争取亲人朋友以及整个社会的理解、关心、爱护和帮助。
患者的的症状是任何人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产生的,可以通过服药控制而不必感到羞耻。他们与其他人一样能过上有意义的生活。鼓励他们积极治疗的同时,我们应该帮助他们理解、认同、表达自己,不歧视,不排斥,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他们生活在理解、包容的环境中,更有助于疾病的康复与暴力的消弭。
目前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重度精神疾病的管理对象为辖区内常住居民中经医疗机构明确诊断的、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参加严重精神障碍健康管理服务,能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的好处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健康管理服务,可以得到连续的免费服务,提供服务的医务人员都接受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管理培训。
医生会主动地与患者和家属联系,每年至少 4次随访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如患者病情有变化,医务人员可以提供转诊服务;在患者病情许可下,征得家属与患者本人同意,每年还可以进行 1次健康检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发展。
一旦有解不开的心理情结、想不开的问题时,患者可以及时拨打热线电话。那里有专业的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既能防范心理危机,及时给予疏导,又能解决心理苗头问题。希望大家积极使用救助热线。
END
微信号/FJNDJKZX
中心网站 /www.ndjkzx.com
责任编辑:
网址:营造良好环境,共助心理健康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71451
相关内容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pptx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共创健康生活环境
宜生健康睡眠环境: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营造良好宿舍生活环境方案.doc
心理健康环境
如何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这种环境的营造需要哪些条件?
坚持绿色出行 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如何营造健康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