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力传统行业,使传统行业焕发新机。在财务工作领域,“智能财务”模式的运用,拓展了传统财务应用场景,降低基础财务工作成本,提高了财务相关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具有财务专业知识、熟练运用新技术赋能财务工作的复合型财务人才成为推动财务智能化的重要力量。
一、智能财务的定义及发展背景
智能财务,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和分析,为企业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需求日益提高,智能财务逐渐成为行业热点。
二、智能财务的发展趋势
1. 自动化处理
随着技术的进步,财务自动化处理已经成为智能财务的首要发展趋势。以我国某大型企业为例,通过引入自动化财务系统,将财务报销、审批、支付等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实现了财务业务的自动化处理。据统计,该企业财务自动化处理率已达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智能财务的发展,使得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例如,某电商企业通过分析用户消费数据,成功预测了下一季度的销售趋势,为企业备货和营销策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剩余73%
3.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一种集财务核算、报告、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企业可以实现财务资源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4. 智能化审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审计也逐渐成为智能财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入智能化审计系统,可以实现对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风险预警,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智能财务给财务工作带来的机遇
第一,减轻重复性工作,提高效率。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完成记账、报表生成、数据处理等重复性工作,大大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让财务人员可以腾出更多时间投入到高价值工作中,如资产配置、风险控制和战略决策等,以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管理价值。
第二,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人工智能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可以深度挖掘企业的数据资源,发现深层次的关联与勾稽关系,形成可视化数据分析结果,可以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参考,帮助企业做出更科学的判断。
第三,实现工作深化。随着基础性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将发生转移,从过去注重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转变为更具战略性的数据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在资产配置、风险管理、成本控制和商业决策等方面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
第四,增强预测能力。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统计与模拟分析能力,可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和业绩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这些分析结果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市场环境与发展趋势。
第五,提供职业发展新机遇。随着财务工作的深化,对财务人才的要求也在提高,这为财务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机会。财务人才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发挥作用,拥有更高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企业应抓住机遇,引导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顺利实现角色转变与工作升级。
四、企业智能财务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第一,高精人才短缺。财务工作转型对财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现有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职业胜任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转型需要,高端财务人才短缺较为明显,这成为财务工作转型的重要阻力。管理机制不配套 目前许多企业的考核机制和管理方式还无法完全适应财务工作转型带来的变化,账务出纳工作仍居于核心地位,致使财务部门难以真正转变为企业高级管理的战略核心部门。
第二,员工心态转变难。部分财务人员已经习惯了被动重于主动的工作方式,要实现新的工作定位和角色需要经历相当长的磨合期与心态转变,这也增加了财务工作转型的难度。
第三,转型路径选择难。由于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财务工作转型的路径选择也不尽相同。如何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阶段和战略方向的转型路径,是企业管理层需要深思熟虑的一个问题,选择不当有可能导致转型失效或成本过高。
第四,信息技术应用困难。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财务工作转型的基础,但是许多企业在选型、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无法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效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务工作的智能化转型。
四、结论
总之,智能财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愈发明显,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应充分认识智能财务的重要性,积极应对挑战,把握发展机遇,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培养一批具备现代化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我国智能财务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