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宅家创作的艺术家们

发布时间:2024-12-07 13:10

关注手工艺艺术家的创作动态,欣赏他们的创新作品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手工艺生活# #传统手工艺展示#

1

居家工作的第N天,

走进展厅沾染艺术因子已成奢侈。

不妨窥窥疫情下国内外艺术家是如何宅家的?

各社交平台上follow的艺术家们,

正用或脑洞大开或冷静治愈的居家创作

对抗源自内心的焦虑。

闲暇之余,不妨跟随他们换个角度看生活,

你会发现,生活俯拾皆灵感。

微信图片_20220425184544

若常年混迹插画展与艺术圈,对「下腰女孩」一定不会陌生,这一风靡魔都、杭城的插画形象创作者兼主人公,是独立插画艺术家周日央。“下腰女孩”英文名“tireless girl”,意为不知疲倦的女孩,背后传达的是对自由和能量的追求与渴望。

微信图片_20220425184608

周日央偏爱用高饱和度的色彩进行生活题材的插画创作,简单的线条,大胆的撞色,赋予所创作的形象以积极乐观的治愈力。居住在上海的央央,此时因疫情宅家已一个月。家里的大房间是她的画室,最近沉浸于画画的周日央,带着新作“坚持压!”下腰女孩来为上海打气。

另一新鲜出炉的宅家新作——“捧住另一个我(下腰女孩)”中,经典的下腰女孩mini化,被“大号”的女孩捧在手心里。

微信图片_20220425184613

“我是系着领带,穿着正装的‘冷静的’的大人了,但手里一直捧着一个小时候会下腰会吵闹的多动女孩。我要永远做她的观众。

居家线上抢菜意外买到的郁金香也成了周日央居家画作的主角之一,这个春天错过的花期被央央的画笔定格下来。如果刚好有画笔,居家的你也同样可以把窗外的春夏光景记录下来。

周日央微博@周日央

小红书@周日央

微信图片_20220425184710

新锐青年艺术家杜秋锐,本科毕业于帕森斯设计学院插画系,研究生毕业于普瑞特艺术学院纯艺术绘画系,他是画“王大妈”的怪诞画家,也是擅于以独特视角观察生活,用童真色彩去讲耐人寻味的故事的可爱的人。

在杜秋锐的画作中,人物的五官、神态被漫画笔触夸张地放大,也将我们日常习惯于忽略的情感放大。

微信图片_20220425184808

2020年疫情开始,在保留怪诞奇趣、色彩斑斓的风格之外,杜秋锐的创作也开始更多地关注于探求内心的情感状态。2020年底在广州逵园艺术馆的个展“留下我的珍珠泪”,展览主题便与时下大环境所迫切需要的“治愈”有关。

“就像是即将过去的2020年,不管是开心还是悲伤,每个人都可以留下属于自己的‘珍珠泪’,在新的一年重新开始。”在某次采访中,杜秋锐这样说道。希望2022年也一样。

微信图片_20220425184837

今年3月,杜秋锐携《一盆塑料花》——一组刚完成的治愈内心的全新作品——在杭州运河中心野生青年艺术节上,带参展者走进艺术家的花花世界,满满春天气息。

而此时封控在上海家中的杜秋锐依然在坚持创作,“灵魂对自由的渴望也只能在创作中寻找了”。好奇再这么继续宅家头脑风暴下去,颜料还够不够?

      杜秋锐小红书@杜秋锐

微博@棉袄成精

微信图片_20220425184901

对于出生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在伦敦长大的视觉艺术家Helga Stentzel来说,生活俯拾皆灵感。她的观察力与想象力惊人,总能在我们看来平白无奇的日常物件中发掘、解构、玩转出隐藏的视觉趣味来。

“我常常在餐厅里花上超乎寻常久的时间(几乎是人世间所不能接受的时间),去观察一片面包,直到家人和朋友都受不了了。” 用家中的蔬果、衣服和食物创作出各类新型动物,因此也有人将Helga Stentzel称作是艺术家中的“新型动物学家”。

微信图片_20220425184948

居家隔离期间,家中常见的蔬菜、面包、衣服、生活用品等目之所及的一切,都成为Helga Stentzel创作的素材,Helga Stentzel似乎很擅长于挖掘出它们的隐藏“性格”。她将这一系列作品命名为Household Surrealism,即家庭超现实主义。

Helga Stentzel

微信图片_20220425184931封控结束前的微笑

会跳舞的大葱,面包和蔬菜做成的狗狗,门锁变成偷窥小人,用衣物在晾衣绳上“晾晒”出的恐龙、眼镜熊和牛,加上书签换个角度看书本也可以有表情和性格,有时即便是意外也能制造一些乐趣……

在IG上刷着Helga Stentzel发布的作品,你会收获源源不断的治愈力,自己的生活好像也可以过出些趣味来。

希望我们也能尽快解锁“封控结束前的微笑”。

Helga Stentzel IG: helga.stentzel

对于好奇心满载脑洞大开的艺术家而言,日常必需品口罩也能给予他们无限灵感。疫情期间,西班牙创意艺术家Rafa Angulo用口罩创作出一系列作品,用自己独特的灵感与艺术观打造出一方“口罩天堂”。

作品诉诸了疫情对当下生活的影响与颠覆,背后不乏黑色幽默或讽刺意味。

微信图片_20220425185051

日本微型摄影大神田中达也则用口罩组织起一场“疫情下的奥运会”,浅蓝色的医用口罩时而变成游泳池、跳高场地、排球赛的球网等。绿色口罩则圈就出奥运田径赛场,一声枪响随即开跑。

微信图片_20220425185110

冰岛编制设计师艺术家Ýrúrarí善于用二手、破旧的衣物做修补、解构,赋予衣物以有趣的二次生命。

宅家隔离期间,Ýrúrarí用毛线针织及其以往用在毛衣穿戴作品中的经典大舌头和嘴巴元素,“钩”建出怪诞趣味的“Face mask experiment”。

微信图片_20220425185131

怪物锯齿状的牙齿,肆意大笑的嘴巴,加长版粉红舌头,花式编织,幽默搞怪。“如果我们愿意,我们穿在身上的一切也可以很有趣,在这样的时代,让人们脸上露出笑容也很重要。”针织口罩虽不可用于疫情防护,但Ýrúrarí希望以这种童趣怪诞的方式对防护做出呼吁。

艺术家们关于口罩的创作还有很多,诸如clarachuu的口罩包包、横尾忠则的“WITH CORONA”,玩转出百变的口罩艺术。

Rafa Angulo IG:raangul

Ýrúrarí IG:yrurari

田中达也IG:tanaka_tatsuya

横尾忠则Facebook:横尾忠則

微信图片_20220425185203

成长于喜马拉雅藏人社区的海外藏族艺术家SonamYeshi,从小浸润着藏族服饰文化,长大后赴全球顶尖设计学府纽约帕森斯深造的她,依旧延承骨子里深爱的藏文化,在创作中将藏文化的设计美感呈现的淋漓尽致。

微信图片_20220425185223

藏族匠人一起做了上千个藏族玩偶在全球疫情肆虐的居家隔离期间,SonamYeshi创作的《演变》系列作品,通过对头饰、帽子、珠宝配饰等细节的刻画,描绘出卫藏、康区、安多三大藏区的多种传统代表服饰的当代嬗变,以及当代藏族女性对穿搭时尚的追求及她们特有的魅力与气质。

微信图片_20220425185321

该系列作品中,艺术家为人物画上了纹路各异的口罩,与三大藏区的九种不同服饰搭配,独特的藏族美学元素,让口罩在渲染防护必要性时也成为藏族女性们的时尚单品,同时也传递出后疫情时代藏地女性对生活的热情。

微信图片_20220425185349

居家隔离期间,你的快乐来源于哪儿?是什么支撑着你对生活幸福感的小确幸?摄影师Curtis Jehsta在疫情隔离期间,邀请邻居朋友们拿着“陪自己度过难关的一件物品”站在自家门口,Curtis Jehsta远远地为他们拍下照片,并为该组摄影作品取名为“Lifeline”。

微信图片_20220425185410

有人摇晃香槟杯,有人抱着爱宠,有人裹着棉被,青年及小孩捧着游戏机、握着玩偶,骑行爱好者一身骑行装备……这些物件都陪伴着各自的主人,安抚他们居家期间的情绪,组成封控期间每个家庭空间里千丝万缕的Lifeline。这些摄影作品也同样鼓励着人们,在疫情隔离期间发现点滴乐趣。

你有自己喜欢的艺术家吗?

因什么而喜欢?

作品来源艺术家,本文仅做分享

网址:疫情宅家创作的艺术家们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06691

相关内容

种花草、收纳、练厨艺……疫情下宅家为生活打开一扇窗
疫情之下,宅在家的网友们是如何乐观面对生活的?
中国“宅”青年的厨艺“晋升”路:乐观面对疫情 给生活加点“料”
宅家防疫 您有一份运动健身指南请查收
恒大小学“宅家创意小达人”美术作品展示
生活重启 家要焕新丨后疫情时代的“家”,从家居健康开始
抗疫情
疫情期间,“宅在家”该如何运动锻炼?
疫情下的新生活美学,让艺术浸润孩子的日常生活
关于开展“宅家抗疫情,美食DIY”活动通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