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寒冷气候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导则/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研究丛书》【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发布时间:2024-12-11 04:32

城市微气候研究帮助优化建筑设计以适应当地气候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城市规划#

适应寒冷气候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导则/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研究丛书 版权信息

ISBN:9787112264766 条形码:9787112264766 ; 978-7-112-26476-6 装帧:一般胶版纸 册数:暂无 重量:暂无 所属分类:>>

适应寒冷气候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导则/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为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共履“3060”碳目标,践行建筑领域的绿色和低碳发展路线,满足人民生活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绿色建筑全面高质量发展。 本图书在建筑学范畴内,强调建筑师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建筑设计本体在绿色建筑重要作用。结合气候与地域特点,厘清规划、建筑设计,及其与结构、机电、设备等技术间的协同和有机融合关系,进而在理性创作的框架内,拓展建筑师的创作空间,推动绿色建筑的高质量发展。 本书共分为5部分,包括:F设计架构;C气候;P场地设计;B建筑设计;T专项技术。本册结合寒冷地区气候特征和公共建筑的类型特点,以增加过渡季、保温隔热、节能、提高舒适度等关键问题为导向,坚持以设计师为主导,以运用空间模式语言为核心,形成了从“场地规划——建筑本体——技术协同”三个维度的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的方法和策略。 本书对寒冷地区公共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提高建筑节能性能和内部空间的舒适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对我国寒冷地区绿色公共建筑的精细化、高效科学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实践与借鉴价值。

适应寒冷气候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导则/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研究丛书 目录

F 整体架构与导读 F1 气候适应性设计立场 F2 气候适应性设计原则 F3 气候适应性设计机理 F4 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法 F5 气候适应性设计技术 F6 设计导则的使用方法 C 气候 C1 气候要素 C2 气候层级 C3 应对气候的分析方法 P 场地设计 P1 场地 P2 布局 B 建筑设计 B1 功能(性能分类与拓展) B2 空间(空间与资源交互) B3 形体(气候赋形) B4 界面(气候性能界面) T 技术协同 T1 技术选择 T2 施工调适 T3 运维测试与后评价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适应寒冷气候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导则/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研究丛书 作者简介

崔愷,1957生于北京,1984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副院长、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勘察设计大师,本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得“全国很好科技工程者”(1997)、“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8)、“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国家百、千、万人工程”人选(1999)、“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2003)、“梁思成建筑奖”(2007)、保加利亚靠前建筑艺术院名誉教授(2014)等荣誉。作为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和多家专业杂志编委来推动学术研究。所主持的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很好工程设计金奖1项,银奖9项,铜奖5项;获得亚洲建协金奖2项,提名奖1项;中国建筑设计金奖2项,银奖2项;中国威海靠前建筑设计大奖赛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2项;靠前铜业学会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等专业设计奖项;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建筑学会评选的三百多项建筑创作大奖中获得九项大奖。近两年受邀参加香港“2011-12香港深圳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2012)、“从北京到伦敦”——当代中国建筑展(2012)、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2000-2013中国当代建筑回顾展(2013),并在北京举办“十年?耕耘——崔愷工作室十周年建筑创作展”(2013),与《世界建筑》杂志共同举办“崔愷作品巡展”(2013);出版著作《当代建筑师系列——崔愷》(2012)。

网址:《适应寒冷气候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导则/地域气候适应型绿色公共建筑设计研究丛书》【价格 目录 书评 正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40254

相关内容

适应夏热冬暖气候的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导则
以空间形态为核心的公共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
寒地建筑场地规划微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 杜涵
炎热地区建筑现代化进程中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及启示
“寒地城市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主题沙龙
适应岭南气候的医疗建筑设计策略
中低层住宅建筑形态气候适应性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适应气候的建筑设计策略及方法思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