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艺术,只在一念“艺式感”之间
生活艺术倡导在平凡生活中寻找美感,艺术烹饪是实践这一理念的方式之一。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创意生活方式# #艺术烹饪#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出外踏青郊游的好时节。但如今,我们似乎很难像朱自清的《春》那样,去感受春天万物复苏的细微美好。许多人看到盎然春色,只是用手机拍拍美景,然后淡淡地说:“好美啊。”
这就好像《阿Q正传》中,阿Q在静修庵看到西墙下郁郁葱葱的竹丛,只联想到竹笋之类的吃食;而《红楼梦》里,贾宝玉跑到林妹妹的潇湘馆,看到春光里的竹林“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二者的差别,在于对生活的态度。
前者对生活随意淡漠,应了前不久流行的“佛系”、丧文化;
后者懂得欣赏生活且富有情趣,正如我们提倡的“艺式感”。
艺式感,是我们基于“生活艺术化”和“仪式感”,创造性地提出的一种生活理念。
艺式感是一种生活方式
每天早晨,你是否为起床而挣扎,匆匆赶车上班,早餐在路边便利店随便解决?
其实只要早起半小时,认真洗漱打扮,吃一顿美味的早餐,思考一天的安排,这便是一日之计在于晨的“艺式感”。
村上春树每天早晨醒来,先到厨房泡咖啡,注入大马克杯,拿着马克杯到书桌前坐下,打开电脑(有时很想念四百字稿纸和长久爱用的万宝龙粗尖钢笔)。然后开始思考「好了,接下来该写什么」。
杨绛女士则喜欢早上散步,做大雁功,徘徊树下,低吟浅咏,呼吸新鲜空气。
早在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便充满艺式感。
古人云,“沐浴焚香,抚琴赏菊”。意思是,在弹琴之前,要沐浴焚香,营造出清雅的意境,既是对音乐的尊重,也为酝酿情绪奏出好曲子。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在温酒时也怀有艺式感,观察烧得殷红的泥胎炉,把微绿的新酒泛起的泡沫渣比作“绿蚁”。
传承千年的中国茶道也是美事一件,净手、赏器、烫杯、洗茶、冲泡、分杯、奉茶、闻香.....繁琐的细节有虔诚之心和艺术之美,品出的是茶香,更是一种精神的修炼。
艺式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是艺术与仪式感的折叠。
艺式感是一种生活态度
也许你觉得艺术太过高雅且复杂,其实,艺术也食人间烟火,它融于生活的琐碎日常。生活离艺术很近,只在一念之间,这“一念”便是艺式感。
当你在厨房忙碌,锅碗瓢盆的撞击声,是一场由你指挥的“交响乐”;
当你抬头仰望天空,绚丽的云彩也正注视着你,如灵动的水彩跃然纸上。
你看,用充满艺式感的态度,对待生活里看似无趣的小事,往往会发现不经意的美好。
生活需要艺式感,在平淡的日子里,寻找点亮自己的美好事物,发掘日常生活中的各式别致情调与艺术创想,优化生活的每个细节,让生活多一点惊喜和小确幸。
比如,花上一点时间,品一杯香茗,读一本经典,写一首打油诗,种上两株植物,做几道好菜,整理自己的家,养一只你喜欢的宠物,打扫卫生时听着音乐哼着歌......
艺式感之于我们的意义,就是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琐碎,升华至一个诗意的境界。留一个仪式的时间,感受逝去每一天的艺术之美。
艺式感是一个文创品牌
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追求大众化的爆款,买东西时更追求“品质”而非性价比,“好物”逻辑大大冲击了“只认名牌”的观念,拥有情怀匠心、独特个性和文化底蕴的产品越来越被推崇,一个新的“消费升级”时代正在来临,文化创意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艺式感,是一个成长中的文化创意品牌,我们将致力于传播艺术化生活方式,搜罗出售具有一定设计风范、艺术品位、人文元素的文化创意衍生品,和充满情怀和温度、蕴含生活情趣、具有独特个性的艺式美物,期待能为你的生活增添一些惊喜和温暖。
2018,新春新生。艺式感愿与你一起研究生活的艺术,探索平凡生活里美的可能。
责任编辑:
网址:生活与艺术,只在一念“艺式感”之间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44508
相关内容
社区与艺术|“美术馆”进餐厅,艺之味与味之艺在空间中寻找时间,在生活中感受艺术
誉辉陶瓷生活艺术馆赏析,邂逅艺术与空间之美~
“民艺地生活”,看见民间艺术与生活日常之美
艺术生活化:重塑艺术的生活质感
生活之艺术、艺术之生活
新古典风格 游走在艺术与生活之间
观念艺术之后:从意见到生活的经验
一场灵感与艺术碰撞的美食烹饪之旅
在上海,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