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程要点

发布时间:2024-12-11 18:30

提升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目标 #生活乐趣# #心理健康乐趣# #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心理

《心理健康课程》-01要点

课程背景

课程设置:共计8个专题,自我成长,目标,学习,恋爱,情绪,沟通,急救,危机干预 考试:闭卷,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 60%;

平时:出勤/课堂表现/课堂作业/课后作业

考试:选择,判断,简答,论述

课程目的:通过这个课程,全新的角度来认识自己,获得成长。

课程要求:轻松愉悦、专注投入态度

真诚无批判无评价的交流意识

勇敢有度的自我表达

全情投入的参与意识

结合生活,不断思考的探索

学习建议

1、态度:认真投入的听课,勇敢有度的表达,不断探索的参与

2、目标每节课有1-2个小收获引起思考

课程内容

第一个专题 自我·成长

世界上最难认识的就是你自己。

——苏格拉底

1、 什么是自我?

1)自我 = 主我(认知的主体) + 客我(被认知的客体)

自我的不同角度:物质的我(生理+拥有特征);

社会的我(社会地位+社会较色);

精神的我(态度/动机/情绪 )

2)关于自我的造句练习

例如: 物质的我: 我今年19岁,我是男生,我身高175,我体重70公斤

社会的我: 我是四川大学学生,我是父母的儿子,我是生命学院的学生

精神的我: 我是坚强的,我比较乐观,我一直很积极

延伸阅读和自我学习:

内容上分类:生理的我,社会的我,心理的我

自我观念分类: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心理过程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3)自我认识的不同维度

通过以别人为“鉴”不断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缺点,不断成长。

网址:心理健康课程要点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45697

相关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介绍
心理健康课程(关于压力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程.docx
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心得体会(精选25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情绪管理》课程教案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探析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职业生涯课程与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压力管理》课程教案.doc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