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指南——儿童喂养远离饮食误区
《儿童营养宝典》:科学喂养孩子的饮食指南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健康饮食指南#
《营养指南——儿童喂养远离饮食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指南——儿童喂养远离饮食误区(2页珍藏版)》请在素问文库上搜索。
1、 营养指南儿童喂养首选谷物的仅一成儿童喂养是做家长最为关心的,孩子既要吃的好吃的饱还要吃的健康营养,儿童喂养做妈妈的很容易走进误区,据调查发现,首选谷物喂养儿童的仅一成。当下“补钙”、“益智”、“健体”成为年轻父母关注最高的营养话题,由于盲目进补,饮食未必科学,很多父母要认识儿童喂养的误区。 辅食:七成家长添加首选蛋黄 按照婴儿的胃肠发育特点,第一次添加的乳类以外的食物应是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很多营养学家推谷类作为第一次辅食添加的优先选择。但调查发现,选择蛋黄的家长占70%左右,将近20%的家长把蔬菜水果作为首选,仅有12.12%的家长正确选择了谷类。 过去人们一直习惯于将蛋黄作为婴幼儿辅食
2、添加首选,但现在发现蛋黄中的某些营养成分,比如铁,不易被婴儿吸收,另外过早添加容易引起婴儿的过敏反应。目前已开发出了营养更全面,更适合宝宝吸收的食物。比如强化过的婴幼儿营养食品营养米粉、泥糊状食品等。 补钙:莫受厂家广告宣传误导 在本次联合调查所列的当今父母最关注的十大话题中,“补钙”高居榜首。吃什么补什么是一种饮食文化的偏移,是不科学的,人们常说的佝偻病并非由于缺钙,而是缺乏维生素D引发的。目前“全民补钙”的认识误区和部分生产厂家的夸张宣传和误导直接相关。 喂食:半数两岁以上孩子不独立 两岁及以上孩子应该可以自己使用小勺子吃饭了,但调查发现,超过50%的2岁以上孩子仍由大人喂食,仅有不足20
3、%的孩子可以基本上自己进餐。 独立吃饭对孩子意味多多,孩子学习独立吃饭的过程,除了吃饭本身,还会学到很多的其他东西:用小手抓面条,能感受面条的质地,有助于触觉的发展;握住小勺往嘴里送食物,练习着手眼协调,体会着动作与结果的直接关系。看护:超半数宝宝依靠老人 调查显示,虽然七成以上宝宝的喂养决策人是母亲,但孩子日常的主要看护人中,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所占比例达到55%,因此孩子每天的吃饭很大程度上是由隔辈老人来“具体落实”的。 在孩子的喂养上,妈妈需要多与老人和保姆沟通,让他们一起来接受健康的营养选择;同时沟通也得注意技巧,悄悄放几本有关杂志或书,或是定期带孩子去见保健医生的时候,让老人或保姆一起去。 习惯:两成幼儿吃饭时看电视 值得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四分之一的1至2岁孩子的家庭、30%的2至3岁孩子的家庭有吃饭看电视的习惯。对于生长发育中的孩子,吃饭是一件需要专心的事情。和成年人不同,宝宝吃饭的过程不仅是将营养素吃进去,还要让营养素吸收发挥至最佳状况,过度的精力分散不利于胃肠的正常蠕动、消化液的分泌。 来自:
网址:营养指南——儿童喂养远离饮食误区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59062
相关内容
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2022)》发布
2017全民营养周(指南篇)之中国儿童膳食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儿童营养指南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营养要均衡
饮食莫信传言,养生远离误区
婴幼儿营养餐指南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引领辅食喂养新理念,发布《中国婴幼儿“探索进阶式喂养”指南》
美国儿科学会儿童营养指南:《儿童营养学(中文翻译版,原书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