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手段让传统文物焕发新生,诠释“博物馆的力量”
2022-06-13 10:24:07来源:厦门日报
孩子们被展品《铜镀金象驮转花钟》吸引。
探秘博物馆奇妙夜,开启妙趣横生的科技及文物探索之旅。12日晚,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科协主办的“博物馆奇妙夜”2022年厦门科学之夜主题活动在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举行。今年适逢鼓浪屿申遗五周年,这也是“科学之夜”首次登陆鼓浪屿,展现“文化+科技”的魅力。
化身“文物侦探”夜游文物馆
昨晚,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厦门市青少年天文气象馆、厦门海底世界、故宫小学等科普基地,在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集结,运用科技手段,让传统文物焕发新生,进一步诠释“博物馆的力量”。
在夜晚,安静的文物馆摇身一变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场”,处处都是欢声笑语。“科学之夜”活动打破传统参观模式,邀请50组亲子家庭参与,让观众夜游文物馆,探索奇妙夜。活动分为四大篇章,让参与者化身“文物侦探”,利用AR、AI等科技手段,将文博及历史相关知识贯穿其中,近距离体验“时空延拓”的内涵,感受传统与未来同场的特别张力。
“博物馆奇妙夜”2022年厦门科学之夜主题活动在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举行。
科技创新精神与传统文化融合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经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路径,也成为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等最多的领域。主办方表示,此次活动在持续聚焦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的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举办,呈现中华优秀文化与科技创新精神有机融合,让大家感受历史与未来碰撞的创新活力,与此同时,引发人们对于“继承历史、立足当下和面向未来”三者内涵的思考。
2022年厦门科学之夜主题活动成为一场充分整合科技文博教育资源的“科学之夜”,吸引许多参与家庭用镜头记录下活动精彩瞬间。在孩子们看来,活动不仅让他们有机会玩转难得在夜间开放的文物馆,还能让他们在各种互动活动中收获有趣的科学知识、文博知识。
【活动内容】
“时间计量的前世今生”
现场参与活动的观众挑战“文物侦探”,解锁了18世纪-20世纪清宫所藏英国、法国、瑞士等经典西方钟表及中国古代时间计量仪器,完成丰富有趣的闯关任务,同时,海底世界会“计时”的水生物开拓了孩子们的眼界。
海底世界会“计时”的水生物开拓了孩子们的眼界。
“故宫大怪兽的前世今生”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社教课程“皇宫屋顶上的三有”升级版重新开放,由观众化身故宫里的十大“怪兽”,在导师的指引下,解锁前世记忆,挑战AI星球的新职责。
同时,故宫小学的《故宫里的大怪兽》再次亮相,观众参观体验同学们制作的“大怪兽”,深刻体会到历史感与科技感完美融合的魅力。
“天文与气象的前世今生”
活动中观众利用3D打印技术,重走古代计量仪器发明之旅,体验古人如何通过测量同一物体影子的变化,确定太阳的运行情况,从而获得准确的时间。
同时,观众还体验了“气象抗灾小能手”气象科普桌游,以游戏的方式了解气象灾害知识及气象灾害防御技巧,成为气象抗灾小能手,让小朋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未来星球的凝视”
活动借助AR/VR数字世界围绕“计量小故事”展开沉浸式体验、圭表的三维建模的线上课程,让观众发现“计量”——一个看似离大家的生活有些遥远的词,其实每时每刻,都在你我身边。活动同时利用5G、AR等新技术“唤醒”历史文物,让“橱窗中的历史”变成“可参与、可体验、可互动的历史”。 (文/记者 吴君宁 通讯员 骆磊 吴凌翔 图/记者 张奇辉)
【责任编辑:徐昕昀】
1热门拍摄地!福州这些取景地你打卡了吗?2正在公示!福州这所高中拟建新校区!规划72个班3关于“双十二”,福州警方紧急提醒→4公示!福州83所学校上榜!5腹泻两周男子感染“鬼脸虫” 医生:该病也被称为“旅游者腹泻”6国务院关于《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7福州45家!福建公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8注意!周末马拉松开跑,鼓楼市民出行攻略来了!9福清“双十二”土拍吸金8.1亿元!10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全要素演练举行1女子与现役军人配偶同居生子获刑2网红剧《猎罪图鉴2》开播 福州很上镜3很“红”!百年摩登!而今依然让福州人怦然心动4随手一拍就是大片!福清这些“神仙角落”美出圈!5福州银杏迎来最佳观赏期6色彩斑斓!福州这里太美了!7全省活力“街艺”示范区!福州三处上榜!8新馆亮相!福州再添文化新地标9美丽中国|19只中华秋沙鸭现身福州永泰10候鸟天堂!福州进入最佳观鸟季!1女子与现役军人配偶同居生子获刑2新榕语丝|让更多残疾人“被看见”3公示!福州这些市县拟获激励支持4上海街道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5福州看海绝佳地点!每一处都想去6好看好玩!福州新地标明日开放!7百年前福州最豪别墅!即将再次开放!8网红剧《猎罪图鉴2》开播 福州很上镜9即将开放试运营!福州新地标来了10未来三天福州天气总体不错 气温先升再降福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福州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州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州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州新闻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