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在养老、护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未来科技预测#
全文2599字,阅读约需8分钟,帮我划重点
01腾讯RoboticsX实验室发布首个轮足类人机器人小五,具有多形态变换能力,适用于养老院、医院和家庭等场景。
02小五重量为80公斤,高度可调至1.4米到1.8米,宽度为590毫米,可负载50公斤,轮式运动速度最高可达每秒3米。
03除此之外,小五具有大面积触觉宽皮肤,可友好地与人交互,适应不同场景的应用。
04小五的设计旨在提高人的生活自主性和幸福质量,而非面向工业机器人、AMR等。
05未来,小五或许会变形为四足机器狗形态,以适应户外运动探索等场景。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封面:老人与人形机器人伴侣,AI生成
CyberRobo:
未来的养老可能还得靠人形机器人 今天,腾讯RoboticsX实验室发布他们首个轮足类人机器人:
小五,与我们之前分享的这20个轮式人形机器人不同的是,小五就像变形金刚一样,可以自主折叠、伸缩,变换形态以适应地形、环境和场景应用的需要,比如抱扶、推轮椅、运送物资...

来源腾讯RoboticsX实验公开发布的视频gif
认识小五:多形态变换的轮足类人机器人基于人机友好的理念,腾讯采用轮腿复合设计小五,让它兼具静态和动态的稳定性,并且能够适应狭小的工作空间。其外观精巧讨喜,重量为80公斤,高度可调至1.4米到1.8米,宽度为590毫米。机器人能够负载50公斤,轮式运动速度最高可达每秒3米,并且能够以每步3秒的速度上下楼梯。可以先看小五在深圳市养老护护理院的实现视频,感受一下:值得具有多指灵巧手和大面积的触觉宽皮肤,使其在人机交互中表现友好。小五头部采用拟物的ID设计,半头造型增添了人机友好性,配备的执行器具有大扭矩和高密度。此外,它的双轮组合运动模式灵活,既支持双轮、四轮切换,又能进行稳定的移动。
小五可以适应不同场景的应用:养老院、医院、家庭等护理康养与工业制造或物流仓库场景应用的人形机器人有所区别,小五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更好服务于人(患者),提高其生活自主性和幸福质量,而不是面向工业机器人、AMR、传送带或者物品等等。因此在整体的HRI(人机交互)性能上,其可以友好地用于养老院、医院、未来家庭的护理、助手的角色当中。我们来看几个比较突出的性能,这可以说是不错的参考范式。
小五身高可以随时调度1.4米到1.8米,能摸高挨地。这可以让小五在日常护理中,帮助养老院或医院的护工拿取高处的物体,避免护工受到安全威胁。当然,他也可以伸缩折叠,在低矮的空间中操作,帮助老人、小孩或护工摄取低处的物体。此外,还能适应不同老人、小孩、或其他疗养患者的身高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帮扶、抱扶等动作,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舒适。

来源腾讯RoboticsX实验公开发布的视频gif
大面积的触觉皮肤,让小五拥有更加敏锐的触觉感官使得小五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比如可以实时感知老人起身时的压力、姿态、温度等,以便小五可以调整力道或者身高来适应老人。而软性的皮肤在搀扶人时,可以让人感到柔软舒适,不会觉得感到冰冷或坚硬的不适感。


来源腾讯RoboticsX实验公开发布的视频gif
3m/s的移动速度,即是救命助手,也是搬运能手。得益轮足设计,小五可以快速移动,无论两轮还是四轮形态,当小五看到老人不小心摔倒、晕倒、或病发等突发情况发生时,小五可以快速移动到养老面前,可以尝试帮扶其起身,或者也可以远程告知护工——后续应该会有一个APP连接到护工或医生的手机,以作警醒。(尽管这些腾讯未展示出来,但这是小五的一个优势所在)当然,还有一个重要搬运能手的角色,小五可以抱其50公斤的重量,在日常中除了抱扶老人起身,也能帮助护工搬运日常护理物资,比如衣物、被子、生活用品、老人康乐器材等等,减少护工做这些重复性耗体力,低价值的工作,而花更多时间在与老人或患者的专业照料、情感建联上。

来源腾讯RoboticsX实验公开发布的视频截图
自主折叠,变换形态,这也是我们感到深刻的地方这在未来小五还可以自主折叠与展开,当不需要工作时,小五可以自主折叠起来,减少占用空间,方便运输。大家不妨大胆想象下,未来会不会变形成四足机器狗形态,以适应户外运动探索等场景。

来源腾讯RoboticsX实验公开发布的视频gif
为什么需要护理轮足类人机器人?我们先来看为什么需要小五这类的护理类人机器人。我们在AI新大陆Pro这篇文章:这种AI医疗护理机器人,进入医院、家里,可以服务国内4亿慢性病患者分享到,全球都走向老龄化社会的图景,延伸的各种护理、保健、医疗、康养等问题也在挑战社会支持系统的压力。到2030年,全球六分之一的人将步入老龄化60岁或以上,这会诞生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的上升,导致运动障碍、瘫痪等疾病。二是,护工大量短缺。按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发布的一个报告,全球护理从业人员为2790万人,其中专业护士1930万人,基本支撑全球各国家的医疗护理系统。而到了2030年,护士人数将比预计需求短缺570万。三是,在患者增长与专业护工短缺的鸿沟下,社会支持系统压力早已超过了临界点,其实在新冠期间已经有不少示例。护理领域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医院、养老院、疗养院、家庭等社会单元。
我们在CyberRobo星球上分享到:长期这些护理资源并非均衡分配,资源更多分配到需要及时治疗和照料的患者或者群体身上(急救或重病)。而像慢性病患者并不能得到及时照料;甚至是家庭支持系统,也得不到过多照料(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留着一个人照顾另一个人,而不去工作,或者请得起护工);而得不到系统性护理保健的这个群体,长期而言无论是生理病症的加重或者心理健康恶化,最后都可能演变成重疾。或者说重疾病患者诊治之后,而得不到长期护理,可能也会复发。这些都是一个个循环。尤其是家庭护理中,几乎是无工资无经济收入的劳动力付出,因为基本都是某个家庭成员放弃工作或者兼职来做。因此,护理人形机器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患者、老人与护工之间的桥梁,与此同时是一种新型智能的护理养老解决方案。
延伸阅读:我们在CyberRobo上也专门开了一个养老与人形机器人的专栏,我们讨论人形机器人的目的,是希望它改变和改善我们的困境。
在来看轮足的设计其实,我们在上面也提到这点,这里主要体现移动效率的问题,而轮足则是目前最好的机器人移动工具,即在处理紧急事项时可以快速移动,二是可以提高搬运效率等等。无论是工业和仓储场景,比如GXO引入Reflex robotics的轮式人形机器人在小空间的货架前分拣调度商品,还是像1XEVE、UniXAI的Wanda、星尘智能的S1、银河通用的Galbot G1等厂商都在用轮式驱动人形机器人在不同空间快速移动完成连续的任务。

轮足当然不是唯一,但考虑在现实养老院、医院等场景中,基本90%以上是平地形,这反而让这些人形机器人可以走得更远。比如,我们此前分享的Moxi人形机器人,它在美国30多家医院服役,仅在奥斯汀就每年完成超过50万次的医药物资搬运的任务。想想这50万次的搬运如果放在护士或护工身上,得花多少时间,而这些时间如果投入到护理中,则是不一样的效果了。所以,大胆搞轮式人形机器人,双足可以先放一边,将其像小五一样快速用起来。
后记人们需要什么样的机器人?
腾讯RoboticsX实验室张正友在一次分享时提到:「没有灵魂的躯体是一具行尸走肉,没有躯体的灵魂是一缕虚无幽灵,我们不做行尸走肉,我们不要幽灵飘忽,我们创造与人和谐互助的机器人!」小五给了人形机器人进入人类世界的一个范式,也许未来小五的形态也会更像人类,成为多种形态的硅基伴侣。
2050年的一天早晨
网址:腾讯发布的小五轮足类人机器人,未来养老护理靠他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78892
相关内容
腾讯发布创新性人居环境机器人小五:未来生活助手的革命性突破腾讯推出人居环境机器人‘小五’,未来家庭助理新突破!腾讯发布新一代人居环境机器人,赋能智慧养老与生活服务大公司24小时丨钟睒睒跻身全球富豪前十、华为发债40亿、腾讯发布机器人……3亿人养老靠机器人?这家公司要在2030年实现,有谱全天候护理AI人形机器人GARMI,照料老年人生活、看病锻炼....银发经济之科技:乘大模型东风,机器人养老加速前进独居的日本老人,靠5万个SKU的养老产品自力更生【直击】AI+=未来?科大讯飞2016年度发布会微信上线“出行服务”,腾讯补足智慧出行的最后一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