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到自然中去——幼儿园美育课程实探

发布时间:2024-12-15 12:22

园艺教育是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环节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亲子生活艺术# #亲子园艺#

美育包含众多领域,其展现形式因教育理念不同而多姿多彩,将美的事物、现象和情境生动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获得美的启迪和熏陶,这也是新时代幼儿园美育的重要理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幼儿园在美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缺乏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不成熟、教育成效难以量化等。同时教师对美育的研究和理解也有待加强,并影响幼儿审美能力的提升。为克服这些难题,教师要发现美育的价值,挖掘美育课程的潜力,并努力成为幼儿探索美的引路人,帮助他们在幼儿时期就能领略到美的多样性和深度。

一、自然美育的特征

(一)自然为本

在当今社会经济飞度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幼儿普遍面临电子产品和各类娱乐设备的引导,导致他们和大自然的接触机会逐渐减少。然而,自然美育作为一种“以自然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引导幼儿重新发现自然、感悟自然。通过教师合理设计的自然美育活动,为幼儿打造更多身临其境的自然体验,例如,在幼儿园中创建育苗角落、沙土水池、绿色植被区、自然探索空间等,创建一个仿真的自然环境,以此来有效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深入引导他们融入自然、感知自然,从而培养出深厚的亲自然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二)关联生活

在幼儿园开展自然美育教育时,教师要注重将教育内容和实际生活充分结合,让幼儿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深刻体验大自然的魅力。而这种和生活实践融合的教育方式,是自然美育活动的特点,通过运用生活中的小游戏和实例,来引导幼儿全面而深入地感受并理解自然的奥秘,增强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之心,从而实现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尊重生命

自然美育活动的核心理念在于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珍视、尊重、爱护,这类活动为幼儿提供亲身体验生物多元性和独特性的机会,让他们能观察并理解动植物的生长周期、繁衍、衰亡过程。在这样的前提下,幼儿经过体验,能深化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珍视。自然美育活动在促进幼儿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他们的生命观和文明素养。

二、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设计审美主题引导幼儿全面发展

美育主题的选择是实现美育目标和提升幼儿认知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设计美育主题时,要全面考虑和美育目标、教学项目、教育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兼顾幼儿的实际生活体验和认知发展需求。通过选择贴近幼儿兴趣、能激发他们探索欲望的主题,来有效推动幼儿的全面均衡发展。另外,教师要将多元化的美育项目融入主题中,深化美育主题在幼儿心中的印象,进一步促进其审美观念、情感、意识的培养。为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还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差异,设计具有延伸性、差异性、层次性的课程主题,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审美素养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讲解“我爱卡通”美育的主题课程时,尝试用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先从琳琅满目的动画片中挑选出深受幼儿喜爱的片段,并利用这些生动有趣的剪辑,作为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沉思的媒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自身对动画片中卡通角色或故事情节的领悟,进行深入交流和分享。对于该环节的设计,能激发幼儿的审美火花,同时锻炼他们的表达技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更准确引导幼儿探索审美领域,教师可以从众多卡通人物中,挑选出几位特色鲜明的角色,如,《冰雪奇缘》里那个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艾莎公主。艾莎公主的服饰融合华美的设计和冰雪的元素,她的形象别具一格,透露出强大的气场,而她的话语则流露出睿智和勇敢。经过对这些独特特质的分析,幼儿能更深入地领略到卡通人物的迷人之处,从而与这些素材产生强烈的共鸣,让美育课程的影响力更为显著。当课程教学完成以后,教师要采用有激励性的评价方式,根据幼儿在课堂中的互动情况、实际表现、对审美的分析,给予他们恰如其分的肯定和鼓励,推动他们在美育课程中实现全方位的进步,实现茁壮成长。

(二)以音乐教学为载体深化美育实践

音乐是一种以声音为表现形式的艺术,是幼儿教育中进行情感熏陶和审美培养的重要工具。通过音乐教学,幼儿能感受到音乐旋律和节奏的独特魅力,促进其情感表达和感受能力的提高。在该教育过程中,美育的理念得到更深入的贯彻和实践,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音乐教学的优势,将美育融入其中,让幼儿在音乐的熏陶下不断成长。

例如,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创新引导方式,如,让幼儿随着音乐节奏自由编排舞蹈,激发他们表达音乐情感的欲望。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艺术创造力,让他们自由地展现个人对美的理解,还能在无形中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音乐感受力。为深化幼儿的音乐体验并培养他们的音乐品味,教师要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让幼儿在欣赏中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另外,音乐教学也为品德教育和修养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如,《小娃娃跌倒了》这首歌曲,其旋律明快、歌词简单易懂,非常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歌曲引导幼儿思考互助和友爱的重要性,从而在幼儿心中种下善良的种子。同样,《找朋友》这首歌曲也富含深刻的教育意义,鼓励幼儿积极社交,学会如何和他人和谐相处,通过这些有教育意义的音乐教学活动,幼儿不仅能会对音乐产生兴趣,更在无形中接受美德的熏陶,成长为更积极、健康的孩子。

(三)生态式美育:幼儿艺术来源于本真的自然和生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过去那种传统且封闭的美育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幼儿全面成长的要求。对此,生态美育这一全新的理念开始在幼儿园教育中崭露头角,并得到广泛实践。生态美育,顾名思义,融合生态化的美术、音乐、体育、及劳动等多元活动,来唤醒幼儿内在的自然天性,引导他们感受自然、体悟生活、领略生命之美。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幼儿能亲身获得真实且直观的生活体验,从而在清晰的教育氛围中,真正领略到美的魅力,自如地展现美,甚至创造性地挖掘美。随着生态美育的推行,能进一步加强幼儿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更让他们在心灵深处领会“艺术既植根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深刻含义。这无疑会进一步点燃幼儿投身于美术创作的热情和兴趣,并在情感和认知的共同推动下,能将脑海中闪现的美术灵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作成果。

其次,生态美育在推动幼儿和自然环境交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引导幼儿亲身观察、积极探索、理性分析、动手改造自然等,他们能积累丰富的自然知识,并逐渐形成对自然界的见解。这种对自然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幼儿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的理性思维能力,让他们认识到艺术创作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深深扎根于实际生活中。幼儿将逐渐领悟到,即便是最为奇幻的想象,也要汲取实际生活的营养。这样幼儿创作的美术作品不仅形象逼真,更能生动地传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这与鲁迅的美学观点不谋而合:“当主观思想和客观对象相融合时,作品的形象真实性和生动性不仅不会受损,反而会在艺术的雕琢下更具有吸引力,充分展现其内在魅力。”因此,幼儿美育的核心目标并非追求纯粹的主观臆想或客观的简单复制,而是在深入感受和体验自然的基础上,实现个人创意和自然之美的和谐统一。

最后,生态美育对于幼儿的心理成长也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激发幼儿的艺术自信、自豪感、自爱方面。通过进一步观察注意到,即便是在那些经常模仿美术作品、创造力有限的幼儿中,也会不时闪现出独特的灵感,他们的心灵就像一张纯净的画布,正处于塑造个性的关键时期,因此,他们的艺术教育格外要教师专业且适时的引领,耐心的启发。幼儿在创作中缺乏灵感,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的性格倾向,如,偏向理性、科学或谨慎。但同样要认识到,每一位幼儿内心都隐藏着艺术家的种子,现实经验不足和艺术方面的激励匮乏,是他们没有体验到艺术创作乐趣的重要因素,会限制创造力的发挥。同时通过多样化活动的开展,可以引导幼儿领略生活的绚烂、生命的奇迹、及自然的韵律。当他们的作品获得教师和其他幼儿的赞赏和认可时,这种正面的反馈会成为他们进一步投身于艺术创作的动力。而在坚持艺术创作的同时,幼儿也会在不自觉中为自己的作品注入个性,形成个人风格。这或许源自一句鼓励、一次大胆的尝试,或一个小小的成就,但无论如何,都凝聚了幼儿对生活的体验和情感记忆。

结束语:

总而言之,美育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具有重要地位,不仅能有效推动幼儿的全面成长和发展,更能深化他们对美的感受、创造、鉴赏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奠定坚实基础。更进一步来说,美育的熏陶还可以培养幼儿的美德和修养,让幼儿在心理、身体、行为各方面都展现出健康和美好。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并实践美术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及日常生活、社会和自然教育中的美育元素,通过创新方法和策略,强化美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渗透,从而确保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小霈.从生活中来,到自然中去——幼儿园生态式美育课程实探[J].儿童绘本,2023(7):0031-0033.

[2] 李晓宇.大美育视角下的幼儿园美育课程新探[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3(8):0050-0053.

[3] 王添如.幼儿园美育课程的内涵及其设计策略探析[J].世界儿童,2024(1):0107-0109.

[4] 陈洁.生态视域下幼儿园美育课程的构建研究[J].世界儿童,2024(1):0104-0106.

...

网址:从生活中来,到自然中去——幼儿园美育课程实探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80893

相关内容

从儿童的生活探寻幼儿园课程
以陶启思,探究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在幼儿园生活化课程中的实践策略探索
万千教育学前·从生活到生活化课程:一位幼儿园园长的教育叙事
幼儿教育生活化课程的实践论文
幼儿园生活化课程的实践研究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园科学微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传统节日活动融入幼儿园创意美术课程的实践探索
幼儿园课程怎样才能生活化
以幼儿发展为本 扎实开展幼儿园生成活动——“幼儿园生成活动实践与探索”的市级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