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在线教育平台让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共享。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科技教育革新#
西安市阎良区第三幼儿园混龄主题活动
“奔跑吧!小坦克”活动方案
在一次晨间谈话活动中孩子们被潇潇带来的坦克深深吸引,为此老师发动幼儿园的小朋友,搜集来各种坦克模型供幼儿观察,摆弄。通过对坦克的细致观察和分析,萌发在建构区搭建坦克的一系列活动。大班第二学期孩子们已建立较为扎实的搭建技能,包括延长、垒高、平铺、围合等,建构游戏也因复杂多变的场景和丰富多样的材料深受幼儿的喜爱。
一、主题名称
奔跑吧!小坦克
二、主题由来
晨间谈话活动时,潇潇带来了爸爸送的生日礼物--电动坦克,小朋友们立刻围上去,“这个坦克好威风啊,让我玩玩吧!”“我也想玩”、“还有我”......坦克在孩子们手中传递,坦克热潮席卷了整个班级。
三、主题目标
1.对移动的坦克感兴趣,并且能结合建构游戏不断探索。
2.能综合运用现有材料和探索的材料进行坦克搭建,能主动协商、明确分工、合作搭建坦克。
3.在搭建游戏中不断加固对坦克结构、作用的了解。
四、主题环境与材料
环境创设:孩子们在自主游戏过程中,通过达成目标迸发出更多的想法,老师一直追随孩子的想法,把游戏场地不断扩大,从班级建构区、到走廊、再到户外活动场地,不断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
游戏材料:清水积木、PVC管、薯片桶、餐车、大型器械运输车。
五、主题活动目录
活动一:小坦克,我来搭
活动二:坦克,冲呀!
活动三:我们的超级坦克
六、主题活动
活动一 小坦克,我来搭
坦克热潮持续,在老师、家长的帮助下,更多的坦克玩具、模型,还有和坦克相关的书籍、图片在班级聚集,孩子们把目光投向了建构区,他们想搭建坦克!
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来到建构区,在潇潇的提议下,他们决定分成两组来搭建坦克,还给自己的小组起了好听的名字——战狼队、飞龙队,两个小组各占领了一块场地开始搭建。
战狼队在搭建前先进行了分工:四名小朋友分别负责搭建底座、车身、大炮、驾驶舱。他们先抱来了叠石积木进行围合,组成坦克的履带,迪迪又找了一些四倍块平铺在叠石积木的上方,坦克的底座就搭建完成了。在底座的前端,俊豪选择了一个四倍块来作为坦克的主炮,用二倍块进行固定后,主炮也完成了。接着他们围合出一个驾驶舱,又在驾驶舱的上方用二倍块进行平铺,将驾驶舱封闭起来。
驾驶舱搭建完成后,昊楠和迪迪因为坦克主炮应该安装在哪里发生了争执,一个认为应该装在驾驶舱前方,一个认为应该装在坦克底座前,最后两个小朋友采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来决定坦克的主炮安装在坦克底座的前方,但是昊楠觉得安装两组大炮坦克更威风,于是在驾驶舱上方为坦克安装了第二门大炮。在坦克的主体完成后,孩子们又为坦克安装了瞄准器,小导弹,坦克搭建成功啦!
飞龙队也有明显的分工,两名小朋友主要负责搭建,其余的负责运送积木。他们也使用了叠石积木来充当坦克的履带,并将两块积木一左一右平铺,又一前一后立放两块叠石积木,用四倍块平铺在立着摆放的叠石积木上,完成了坦克底座的搭建。之后使用二倍块来进行坦克驾驶舱的搭建,在驾驶舱上使用四倍块来充当坦克的炮筒,最后再使用两个小方柱来当做坦克的雷达,樊力雯说:“坦克搭好啦!”大家都来围观。
老师思考:对幼儿来说,兴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孩子的兴趣来源于他们所置身的环境或活动现场,孩子在一次谈话活动中对坦克产生了兴趣,教师能够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发掘活动蕴含的教育价值。
支持策略:为了满足幼儿兴趣,老师号召家长共同为孩子们搜集了各种坦克玩具,同时收集关于坦克的图书和图片投放到建构区。
活动二 坦克,冲呀!
小楠说:“可是,这个坦克不能动”
迪迪说:“我们可以给坦克装轮子”
卓远说:“那就装个轮子呗”
樊力雯说:“用这个积木,这个能滚动,可以当轮子”
俊豪说:“我们用薯片筒也可以”
随即,我们便追随着孩子们的游戏需求,和孩子们一起去幼儿园的各个地方寻找圆柱体。他们搜集到了大小、长短不一的各种圆柱体。
1.飞龙队尝试
这组小朋友决定用圆柱积木来代替轮子,他们先将坦克的左右两边“履带”挪开,再把圆柱一个挨着一个平行塞在坦克下面,再把前后的“履带”挪开,结果坦克直接散架了。
于是,他们决定先拼好轮子再搭建坦克。他们把两根大圆柱首尾相连,再三个为一组平行横放,这下就可以放下了,他们继续铺着轮子,轮子摆好了,他们快速地在“轮子”上搭建坦克的底座,有了上一次坦克搭建的经验,孩子们搭建完坦克的底座之后就尝试着推动坦克,发现坦克向前走的时候轮子并没有跟着向前走,这该怎么办呢?潇潇说:“那我们把后面的轮子补在前面不就好啦”,解决了轮子的问题,小伙伴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车身、大炮、围合、垒高孩子们忙忙碌碌,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会动的坦克搭成了。大家激动地推着坦克往前跑。
2.战狼队尝试
大家分工明确说干就干,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排列好薯片桶,试着推一下,薯片桶直接就滚开了,于是小楠用几根四倍块把薯片桶夹在一起,再次尝试推动,这次他们发现这个“轮子”没有滚动起来,,俊豪拿起一个薯片桶,仔细观察了一下,说:“我发现了,薯片桶的盖子边有一圈凸出来的,滚不起来”。
那么问题来了,除了薯片桶,还有什么比较结实还能滚动起来的东西呢?
战狼队来到了户外玩具屋,看到了pvc管道,迪迪拿起来在地上滚动起来,说道:“这个表面很光滑,说不定可以呢!”小楠试着一只脚站在管子上面说:“快看,我站在上面都可以,这个可以当轮子”。找到了合适的材料小伙伴们高兴地回到建构区。他们又用同样的方法尝试,发现pvc管子不用积木围合就可以向前走,轻轻一推可以让坦克顺利地动起来。
搭好了轮子,孩子们用四倍块进行平铺,搭建坦克的底座,车身、炮筒、驾驶舱、雷达,孩子们有条不紊的搭建着,并尝试用手轻轻的推动,小坦克走的很平稳,后面的搭建也越来越顺利。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只用几个pvc管无法支撑坦克走很久的路,走着走着就会倒塌,这可怎么办呢?于是小楠将后面的管子一根一根移动到前面铺路,小朋友们立刻跟着做了起来,坦克又能顺利的走了。
两队的坦克终于可以前进了,他们开始了比拼。
老师思考:从对话中可以看出,孩子在体验游戏成功的同时发现问题:坦克不能动;并结合已有经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要让坦克能动,必须安装轮子,在没有轮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会滚动的物体替代,他们搜集到了圆柱积木、薯片筒等大小、长短不一的各种圆柱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游戏在进行的时候出现了新的问题,“改良”环节是孩子们深入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他们通过反复尝试、讨论、实践解决老问题发现新问题,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一次次挑战自己,推进游戏不断深入。他们在游戏中情绪愉悦、思维活跃、积极互动沟通、大胆表达,游戏能力与学习品质得到很大的促进。
改良后的坦克,在增加轮子的作用下,不仅移动的速度更快、走的距离更远。通过孩子们的汇总了以下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1需要挑选结实且长短差不多的轮子,便于平稳的移动。
2.坦克是从下往上搭建,先放轮子,再建构坦克的车身。
支持策略:孩子们发现圆柱积木可以滚动时联想到薯片桶、pvc管也能当轮子,老师支持孩子去到幼儿园的角角落落寻找材料,充分满足幼儿对各类材料尝试的想法。
活动三 我们的超级坦克
这时潇潇说“我们的坦克终于能走了,但是还不能坐人”
卓远:“那就搭一个能坐人的吧”
小楠“老师,我们想要搭一个超级大的坦克,我们能在走廊搭建吗?”
“当然可以”
孩子们开始向走廊搬运积木,准备搭建一个超级无敌坦克…
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圆柱积木太小了,pvc管只有几根,不够两个组的小朋友使用,要想搭建一个能坐人的坦克,必须要更大更结实的底座。
老师建议:我们户外活动的时候是怎么运送一些大的器械到场地的?孩子们立刻想到了滑板车......
1.滑板车尝试
孩子们找来了滑板车,一辆滑板车太小,刚好滑板车上有很多小孔,可以把两个连在一起,他们就用绳子将两个滑板车连起来,充当坦克的底座,开始了坦克搭建。他们使用叠石积木进行垒高,在滑板车上进行围合,邀请一个小朋友充当坦克兵坐在上面,在叠石积木正面放了一块四倍块充当炮筒,很快一辆大坦克就完成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拉动尝试,但是因为滑板车是组装在一起的,根本不能同时前进,一拉就散开了,看来滑板车尝试失败了。
2.餐车尝试
滑板车没有成功,还有什么带轮子的车呢?孩子们想到了运送食物的餐车,孩子们去找伙房阿姨借来了餐车,餐车足够大,完全可以承载下一辆“大坦克”。两组队员商量着一起合作,认真仔细地搭建着。为了实现载人坦克,这次他们选择用四倍块首尾相连,并列摆放,还让“坦克兵”上去测量预留的驾驶舱尺寸,不仅拓宽了坦克的底座,还满足了驾驶舱的搭建。接着用空心积木开始平铺,两层空心积木上用二倍块和四倍块进行垒高,为炮筒增加高度。这么大的坦克得选择一个更大的炮筒,潇潇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用PVC管代替炮筒,用两个拱形积木组成一个圆圈来固定炮筒,使用方块积木夹在炮筒两边固定,装好炮弹,很快坦克搭建完成了,大家争先恐后地要上去“开坦克”。
幼儿园的长廊上缓缓开过了一辆“无坚不摧”的坦克,好多小朋友都围着坦克高兴的欢呼,很是羡慕呢。
延伸活动
除了搭建会动的坦克,孩子们有了更多的创意:会动的沙发、会动的梯子......
老师思考:孩子们把建构游戏经验与生活经验进行对接,选择滑板车和餐车进行超级坦克的搭建。通过尝试发现滑板车连接后不能并行,但是又急中生智利用滑板车解决游戏中搬运积木的问题;最后还想象创造出会动的沙发,会动的梯子......在游戏中提升了建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多方面能力,这种从游戏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游戏方式体现出我们多元融合,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
支持策略:对于孩子们想要在更大的场地中搭建载人坦克的想法,老师第一时间给予支持;搭建时他们发现原有的“轮子”材料不能够支撑可以坐人的坦克,老师及时介入,建议寻找搬运大型器械的工具,幼儿能够结合生活经验积极主动地向幼儿园不同的人群寻求帮助。
七、主题活动特点
1.自主探究。区域活动是孩子每天都会进行的自主游戏活动。在“奔跑吧!小坦克”的游戏活动中,班级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带坦克玩具到幼儿园,激发了孩子们想要了解坦克的意愿,老师抓住教育契机,为幼儿提供坦克玩具的支持,并按照意愿开展系列搭建活动。
2.直观感知。游戏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他们从搭建坦克——搭建会动的坦克——搭建能驾驶的坦克——搭建生活中不能移动的物体,在一步步搭建过程中不断寻找更深入的线索,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培养审美能力和表现、创造美的能力,成功搭建出能行走的坦克。
八、对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
1.能力发展。从以上的案例中,我们看到孩子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建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收拾整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2.知识经验。同时进一步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巩固幼儿对积木的轻重特性、稳定性及物体的运动变化。
3.学习品质。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积极思考、认真专注、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良好学习品质。面对困难,互相帮助,建构过程中默契配合,遇到困惑出谋划策,体现出了协商合作能力,共同享受成功喜悦。这是孩子们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九、教师支持行为
教师的作用是观察和理解幼儿的游戏,以及在幼儿需要时帮助他们扩展经验,获得更丰富的精神享受和成长。
1.观察者:当孩子们对坦克的兴趣骤然上升时,老师能够及时发现教育契机,为后续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在活动中注重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和游戏体验。
2.支持者:为幼儿能够深度学习不断提供坦克结构和作用的认知、材料投放、场地等帮助,最大限度的满足幼儿探索坦克的兴趣。
3.倾听者:能倾听幼儿的对话和游戏情绪,并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点,抓住游戏的生长点。
十、可能生成的教育契机及进一步的支持策略
幼儿的游戏地点从建构区移至户外走廊,通过这一游戏经验的积累孩子们对轮子更加感兴趣,下一步老师会继续跟随孩子的脚步,为孩子们想要移动生活中不能移动的物品提供技术和材料支持,满足幼儿对的实践操作需要。
西安市阎良区第三幼儿园混龄主题活动
“生态园 大探秘”活动方案
幼儿园以“搭建爱的桥梁”为办园理念;以“为孩子搭建 快乐成长的爱心桥;为教师搭建成就自我的知心桥;为家长搭建沟通学习的连心桥”为培养目标。
一、主题名称
生态园 大探秘
二、主题由来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幼儿园的生态园地郁郁葱葱、鸟叫虫鸣,吸引了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他们玩起了水枪大作战的游戏,欢声笑语浸染了幼儿园的生态园。孩子们在戏水池中发现沉浮现象,猜测、探究、记录、验证水的表面张力和过滤实验;在游戏“乒乓球大战”中留下了美好的剪影。老师们充分利用资源、创设环境,从孩子的所看、所听、所感出发,为他们提供探索学习的机会与条件,引导他们在观察、对比、操作、实验中解决问题。一场属于孩子,也属于教师的美妙的生态园探秘之旅正在开始。
自然中的幼儿最有灵性,借鉴生活化课程理念,让我们 跟随孩子,一起成长。
三、主题目标
1.对自然生态区进行持续观察,猜想事物关系、探索现象原因。
2.通过观察、记录、讨论、投票、实验、评价等方式进行探究活动,学习同伴互助与合作。
3.在深入学习中,感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懂得尊重和珍视生命,感恩大自然。
四、主题环境与资源
幼儿园关注环境与幼儿发展的价值,创设与自然融合的多元开放、人际互动的生态学习环境,我们打造了生态游戏区、体能锻炼区、趣味游戏区和交通模拟长廊为一体的“三区一廊”户外环境特色。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期投放材料,使幼儿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孩子们在探秘自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发探究和思考,获得创造性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形成了课程主题、生活活动和体育活动等相互关联的体系化活动,激发了环境最大的教育价值。
五、主题活动目录
游戏活动:
1.探究活动:《水池里的洞洞有多深》
2.小池塘游戏探究:《水的沉浮》
3.小池塘游戏探究:《船儿快快跑》
4.小池塘户外探究:《管道运输》
5.小组游戏:《水上乒乓球赛》
体育活动:
1.户外游戏:《水枪大作战》
2.户外游戏:《设计新滑梯》
3.户外游戏:《桌椅滑梯》
4.户外游戏:《平衡绳桥》
教学活动:
1.集体教育活动:《水的过滤》
2.集体教育活动:《水的表面张力》
生活活动
1.《自主服务--戴汗巾》
2.《自我服务—铺床》
3.《自主服务--饮水环节》
4.《打扫生态园》
六、主题活动课程
(一)游戏活动
孩子们充分观察、感受自然的变化,孩子们自发地组成 了学习小组,在大自然中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进行记录, 在分享和归纳的过程中收获成长。 想了解学习小组是怎么成立的吗?走进本月的课程寻 找答案吧!
1.发现探索 马泽玥:水池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樊立文:小树叶都飘在水池里了。 刘栒朵:为什么小水桶沉下水了? 王佳业:水为什么会动? 林梓阳:这里有洞洞!是做什么的?洞洞有多深呢?
2.分享讨论
小朋友的问题有这么多,我们给问题分个类吧!老师建 议大家按照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我们有很多类的问题。(池 塘&木屋)
3.采访组:小小记者
孩子们自发地组成了学习小组,开始了探索之旅……
4.实验探究
【实验一】《水池里的洞洞有多深》
“快看,水池这边有一个洞洞!”阿葇发现水池里的一个小洞洞,“这个洞洞是做什么用的?洞洞深吗?”孩子们依次找来了吸管、渔网、竹竿、绳子……“竹竿不够长怎么办?”“把他们链接到一起就好了呗”,不断尝试后孩子们终于得到了答案...
【实验二】沉浮
孩子们找来了玩具、积木、足球、瓶子、小桶等材料,扔到小池塘里一探究竟,发现磁铁、铁链、石头沉到了水底,玩具、积木都漂在水面上。兴奋地和同伴交流着自己的发现。
【实验三】纸船比赛
纸船比赛开始了,大家都想让自己的小船跑得最快,有的对着纸船吹气、有的用扇子使劲扇、有的用手拨动水面;每个人都开动脑筋,一边操作一边观察纸船的行进轨迹。
【实验四】管道运输
小纸船动起来了,小池塘的水能不能动起来呢,孩子们想了一个好办法。孩子们利用粗细不同的 PVC 管和橡胶软管,尝试连接引水管道,将池塘里的水引向小菜园,发现了管道越粗水流越
快的原理。
(二)体育活动
幼儿园的生态区“小木屋”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项目之一,临近沙池,孩子们可以从长长的滑梯上直接进入沙池,一“滑”到位,可是小木屋上只有一个滑梯,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呢......于是孩子们就新滑梯探索了起来......
孩子们将硬纸板垫在屁股下面,尝试着向下滑,但是,因为草的阻力,一直滑不下去,孩子们灵机一动,找来了器械区的彩虹布、纸板、爬爬垫尝试、探索,活动过程中偶然还发现了沙子的加速作用。孩子们玩了一会之后开始探索能更快爬上木屋的方法——绳子。孩子们选择在木屋东侧栏杆的位置上绑上绳子,但是怎么都绑不结实,一拉就松开了,老师帮助孩子们在选定的位置系上结,小朋友们像小猴子一样飞快地爬上了木屋顶。
孩子们又开始了新挑战……绳索游戏。他们在两棵树之间绑上了两根平行绳索,在平衡绳索上一边努力地保持身体平衡,一边勇敢地向前走、胆子大的孩子在绳子上自如的翻转、跳跃……
在滑梯探究活动中,孩子们尽情地创作,欢乐地体验,下雨啦,孩子们还想在室内继续玩滑梯,怎么办呢?孩子们尝试着用室内的桌椅,继续拼搭,想象创作,一个个好玩的《桌椅滑梯》尽在眼前。
(三)教学活动
已然夏至,树上的落叶荡入水中,激起层层涟漪,室外蝉鸣不觉,室内热闹非凡,孩子们在班级玩起了激烈的水上乒乓球大赛。
集体教育活动一:《水的过滤》
孩子们玩耍过后,小池塘里的水变脏了,老师立即想到了可以玩过滤实验,于是找来了小石子、沙子、棉花、卫生纸、海绵……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放置过滤层,脏水通过过滤层,渐渐地变得干净起来,在惊叹声中感受科学探究的神秘。
集体教育活动二:《水的表面张力》
刘老师带着孩子尝试了给装满水的杯子里不停地投放硬币,杯子里的水从杯口那里鼓了起来,但是没有流出来,这神奇的现象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四)生活活动
幼儿园的生态园就像家一样,也要认真地打扫和整理,游戏过后孩子们自觉地捡拾垃圾、清理水池,整理玩具,生活中的小细节也格外重要,自主服务成为了一日生活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主饮水、整理床铺、戴汗巾,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点滴也起到了不可小觑的教育价值,期待着下一次的游戏。
西安市阎良区第三幼儿园混龄主题活动
“自制灌溉器”活动方案
在“萌娃生活——大爆炸”主题下,幼儿园开展了以“探秘生态园”为主线的系列活动,孩子们利用粗细不同的PVC管和橡胶软管,尝试连接引水管道,将池塘里的水引向小菜园,但是,仅凭一两根管道无法解决整个菜园浇水的问题,孩子们对于“灌溉器”开启了好奇的探索之旅。
一、主题名称
自制灌溉器
二、主题由来
天气逐渐炎热起来,种植园的植物宝宝也攒足了劲儿努力长大。孩子们每天都用自己准备的浇水工具给植物浇水,有的拿了小盆,有的还拿了家里的喷壶,有的拿了瓶子,还有的小朋友带来了小桶。
这天,孩子们排着队接水、浇水,累的满头大汗。
楠楠说:“太热了,我太累了!”。
禾禾说:“我的小水枪出水量太小了,还要不停地接水”。
卓卓说:“我的工具需要用力甩才出水,太累了”。
萱萱说:“我这个要用手挤压瓶子才会有水流出来,我已经很用力的挤了”。
在烈日的“照顾”下,不一会儿菜园的地就又干了。
三、主题目标
从材料的选择到功能的设想,从外形的设计到内部结构,从制作到调整,能够和同伴一起合作探究、协商讨论,设计出简易、牢固的灌溉器,解决菜地浇水的问题。采用自主调研(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聚焦制作(指向于科学“浇灌的方式与覆盖面积”之间的探索学习,提升幼儿的新经验)——反思优化(同伴间相互交流、优化提升)的形式开展这项游戏活动。
四、主题环境与材料
环境创设:幼儿园打造生态化游戏场地,种植各类植物,为孩子们提供与自然密切接触的机会,形成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在日常的主题生活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种植、养护、收获等一系列活动,并从体验中收获成长。
游戏材料:粗细不一的PVC管道、连接头、各类瓶子、瓶盖、种植园水源资源。
五、主题活动目录
活动一:想想办法吧
活动二:管道连起来
活动三:曲曲折折的管道
六、主题活动
故事一:想想办法吧
小朋友们边浇水边议论着,月月说“那我们怎么样才能不这么累啊?”欣语说:“我们可以用管子把水接出来”大家绞尽脑汁,一起想着各种各样的办法。
孩子们的想法蜂拥而至,借助于“生态园 大探秘”主题活动中的管道连接前期经验,决定拼接管道运输装置来解决菜地浇水的问题。
接着就赶紧去搜集来了各种型号的PVC管和连接头,开始进行尝试与探索。
老师思考:幼儿基于现实给菜地浇水的体验,联系前期主题活动经验,计划为菜地铺设浇灌管道,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浇水辛苦的问题,这就是幼儿主动思考探索、与大自然互动的学习过程,孩子能够在活动中感受游戏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支持策略:
1.教师细致观察幼儿活动,及时发现幼儿的需求,提供帮助。
2.给幼儿提供自由讨论和发现总结问题的机会。
故事二:管道连起来
菜园子里有两处水源,他们决定分为两组分别从水龙头和嬉水池出水口开始连接。
水龙头与菜地的高度相差很大,而且管子的尺寸长短都不一,要怎样连接呢?在尝试中,小朋友们选择了一个弯曲的二通来进行水龙头和管道的连接,很快就把管道铺设到了离水龙头最近的第一块地里。卓卓大喊:“好啦!我们开水试一试吧!”看着水管流出的水,大家都很高兴。
另一边的小朋友从上次连接过管道的嬉水池中的出水口开始连接。小美大声说道:“我们先拿一根管子试一试吧!”说完就拿了一根细管子递给了卓卓,在尝试后卓卓说:“这根不行,太细了漏水啦!”于是小美又挑选了一根粗一些的管子递给祥祥,反复尝试后发现:最粗的管子才和出水口一样粗、没办法连接起来。小朋友们被难住了,卓卓去观察了一圈材料提议道:“这里有很多管道连接头可以试一试”。果不其然,用上粗直通连接头,出水口和管道严丝合缝的连接好了。接着大家激动的尝试开水测验,看着成功接好的出水口,大家高兴极了。
老师思考:幼儿发现两处水源时,通过积极主动、反复尝试的方法,掌握不同材料的特征和使用技巧,获得更加深刻的感受和实际的体验。在一遍遍的尝试过程中,孩子们的探究欲越来越强,没有被眼前的第一步困难给打倒,而是在探寻中找到方法解决问题。
支持策略:
1.观察幼儿的实践过程,适时引导幼儿了解漏水的原因,帮助幼儿掌握新经验。
2.提供充足的材料,为幼儿操作实践打好基础。
游戏故事三:曲曲折折的管道
出水口接好之后,孩子们迅速接了一根长长的管子,卓卓跑过去一看发现,长管子已经通到第三块菜地了,第一块菜地和第二块菜地没有出水口。卓卓观察发现是管子太长、没有留出水口的问题,需要更换一根短管子,再把直通的接口换成三通。小朋友们恍然大悟,就赶紧开始更换接头。楠楠飞奔过去打开水阀。“哇!有水啦有水啦!”看着管道中流出的水,小朋友们加紧了手上的拼接速度,从中间的三块地分别安装管道分支,利用三通接头保证每一块菜地都有一个出水口。接通了水源,看到每块菜地出水口水流充足,小朋友们露出了激动开心的笑脸。
可是没一会儿,细心的欣语看着出水口有些担心的对小朋友们说:“你们看,这里的水太大了,把小苗都淹着了,另一边的小苗还没有浇到水”。正在这时,林林着急的跑说来对欣语说“这里没通水!”大家迅速跑向林林,看着管道,欣语喃喃自语道“为什么没有水呢?”林林突然激动的猜想说“哦!我知道了,是前面这个出水口把水全吸走了,所以后面就没有水!”小朋友们注视着林林说的出水口,都同意了这一猜想。那要怎么把水流分给后面的管道呢?卓卓观察后提议在出水口再组装管道分支,对水流进行分流。大家马上就开始行动起来了,他们按照由近及远的方式从离水源最近的菜地开始延伸主管道的分支,保证每块菜地至少两个出水口。孩子们拼接好之后,观察员检查所有的水管是否拼接完整,打开水源,孩子们依次去不同的菜地进行检验,看水流是否流向每一块菜地。
菜地里孩子们“有水了有水了”的声音四起,正在兴奋之余,泽泽惊声喊道:“这里没有通水!”小朋友们飞速跑至泽泽身边,发现有一块地里的水管没有出水。这时,小志把接口处拿起来准备检查,出口处的小朋友大喊道:“出水了出水了”。小志听到喊叫立刻放下接口准备跑过去看,这时候出水口的小朋友又失望的喊道“又没水了,又没了”。卓卓走了过来将接口微微抬起,出水口的小朋友就激动的大喊“有水啦,有啦”。这时候卓卓立刻激动的大喊“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是这个接口的问题,要把它抬高一点,太矮了水就流不出来。”发现这一问题后,大家四处寻找着可以垫高水管的材料,墙角的砖块吸引了小朋友目光……
老师思考:在分布不规则的菜地中连接管道是一大难点,幼儿在不断尝试中发现管道连接的系列问题:1.利用管道分支调整水流不均的问题;2.孩子们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发现了管道走势的高低对管道内部运输水源的影响;3.观察员的出现能够促进孩子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幼儿通过不断尝试—检验—观察—试错—调整的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知、提升经验。
支持策略:
1.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老师在游戏中作为幼儿的共同游戏者,适时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并引导、鼓励幼儿不断尝试。
2.在发现问题时鼓励幼儿不断自主尝试去解决问题。
游戏故事四:小喷泉的诞生
看着六块地里的管道都有水流出,孩子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当中,这时一个向上喷射的水柱吸引了楠楠的注意,原来是一处三通接头有一个出口朝上了,大家笑着说;“好像喷泉啊!”孩子们围绕着小喷泉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回到教室,老师搜集了一些有关管道喷泉的视频,小朋友们观看视频后,决定用瓶盖制作喷头的办法增加喷泉灌溉器。他们在美工区找到了大量的瓶盖,并一一尝试和管道的三通进行连接。在尝试了好几种尺寸的瓶盖后发现矿泉水瓶盖和三通最为契合。
接下来就要给瓶盖扎眼啦,可是用什么工具扎眼呢?大家选择了自己认为可以扎眼的工具开始尝试,最终确定用工字钉给瓶盖扎眼。接着来到了菜园子,孩子们在每一块地的三通接头上拧了一个扎眼的瓶盖。接着就是检验的时间啦!开水口的小朋友就赶紧打开了水阀,大家四散着去检查管道喷泉的效果。但是,他们检验后发现,喷泉加入后,每块地里的管道出水口就不能使用了。小朋友们发现是因为瓶盖占用了出水口的原因,于是继续增加管道分支,在新增加的接口处安装喷泉瓶盖。不一会儿,就连接好了,小朋友们激动的让开水员同时打开了水阀和水龙头,并四散检查。在检查时发现两处水源未连接起来,于是又赶紧将两处管道连接起来。
哇!水变大啦,通水啦!喷水啦!菜园子里一时间充斥着孩子们激动的声音。是的,小朋友们成功了!
老师思考:幼儿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喷泉现象从而得到启发,并结合生活经验萌发设计喷淋的想法,挑选尝试合适的材料是这一过程中幼儿收获最大的经验,在根据出现的问题随时调整正是幼儿将经验熟练运用和动手能力提升的明显表现。
支持策略:
1.解决过程中需要新知识经验的学习时,老师及时给予幼儿知识的拓展,搜集有关自制管道喷泉的资料支持幼儿顺利开展后续的实践和探索。
2.协助幼儿筛选适用的工具进行扎眼活动并看顾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安全。
七、主题活动特点
1.自主性:这是一个来源于幼儿生活体验的自主游戏活动,幼儿出于在浇水活动中遇到的“麻烦”,自发自愿地进行探究,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探究愿望,显露出个人的潜力。
2.挑战性:在设计灌溉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不断尝试解决各种突发的问题,并进行调整与改进,凸显幼儿坚持不懈、主动思考、不放弃的优秀品质,在游戏中不断获得成果从而变得自信。
八、对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
孩子们从材料的选择到功能的设想,从外形的设计到内部结构,从制作到调整,一个又一个的游戏问题层出不穷,孩子与同伴一起合作探究、协商讨论,这都无不体现着思考与学习的整体性与完整性,充分体现了幼儿深度学习的内涵与特征。这些过程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设计构思的能力;拼接、连通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幼儿在实践中重复练习这些动作,提升了手部动作的协调性和精准性;在游戏过程中,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积累交往经验。
九、教师支持行为
1.观察者:我成了幼儿游戏时的观察者,捕捉幼儿在游戏中转瞬即逝的发展和变化,尝试解读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并根据情况提供适当的支持。
2.倾听者:倾听幼儿游戏时的声音。通过观察和倾听幼儿游戏时的行为和对话,我们能够获取许多信息,而这些信息正是幼儿表征分享的关键话题。当进行表征分享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幼儿进一步梳理经验,给予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机会,也让游戏经验分享至集体。所以,无论是在游戏中还是分享时,我们都要学会退后一步,学会倾听幼儿的声音。
3.支持者:本次游戏活动是幼儿生活体验及自主交流中生发的,教师灵敏地抓住了这个兴趣点,引导幼儿展开交流和实施引流。从收集材料、实施引流、引流到多块菜地、完成喷淋等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在亲身操作的过程中持续思考、不断尝试,经历了失败后调整方案再实践,在游戏的过程中绽放出了精彩瞬间。
十、可能生成的教育契机及进一步的支持策略
游戏中幼儿都是自主游戏,在拼接管道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都不一样,教师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关注幼儿在游戏中产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全面的帮助引导幼儿。通过此次持续性活动,解决了菜地浇水的问题,幼儿园室内公共区的绿植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浇水问题呢?教学楼四周、生态区草坪是不是也可以借助铺设灌溉管道来实现自动浇水的问题?这些都可以继续让幼儿在自主游戏中去发现,去探寻。
网址: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86676
相关内容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基于SpringBoot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中国财经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农村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四川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下载app
荆州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让每名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十堰晚报数字报
亲子教育优质资源推荐
内升外引!看北京各区如何拓展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