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对肠造口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情绪智力在理解自我情绪和他人情绪对学习的影响中发挥作用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学习动力心理学#
中医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对肠造口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Combined with Humanistic Care on Negative Emotions,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Enterostomy Patients
1. 引言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原因,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1]。中医上可将其归属于“肠蕈”、“积聚”、“肠风”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不明,目前普遍认为由正气亏虚、六淫邪毒侵袭、饮食失调及情志内伤所诱发[2]。现如今结直肠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及联合术后放疗、化疗为主[3],肠造口术则是挽救结直肠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4]。然而患者因术后身体意象、排便方式的改变,会使其产生病耻感、社会疏离感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5] [6]。因此,寻找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以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临床对术后患者主要以常规护理为主,如日常饮食、活动、造口护理等为主,无法兼顾患者的负性情绪。人文关怀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心理和生理状况等提供一系列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7]。中医护理主要包括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食疗、运动、情志护理等[8]。基于此,本研究选取结直肠癌肠造口术后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于贵州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肛肠科行肠造口术的7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38~85岁,平均(62.60 ± 11.64)岁。干预组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34~76岁,平均(60.83 ± 9.78)岁;2组基线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 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3版)》结直肠癌相关诊断标准[6];2) 初次行结直肠癌肠造口术的患者;3) 患者理解沟通交流能力正常;4) 临床资料完整,可配合试验者;5) 患者及家属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 合并精神疾病、心理疾病者;2) 合并严重慢性疾病者;3) 合并意识障碍不能完成研究者;4) 临床资料缺失,具有语言、听力等障碍影响研究进展者;5) 患者依从性差,中途退出研究者;6) 患者过敏体质者。
2.3.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包括:患者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活动、心理护理、病情监测等各项基础护理。具体如下:1)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2)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3) 术后进行主动运动及被动运动;4) 患者肠蠕动恢复后,进食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菜汤、米汤、瘦肉汤等);5) 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忌烟酒、甜腻和易产气的食品如萝卜、豆类、洋葱等);6) 维持适当的运动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避免提取重物及导致腹内压增加的活动;7) 穿着舒适、宽松棉质衣物;8) 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予以心理疏导。9) 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亲朋好友给予情感支持。
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干预,具体如下:
1) 中医护理包括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食疗、运动、情志护理等。具体护理措施如下:①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包括药棒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等。药棒穴位按摩是集按摩放松、穴位刺激、药物运动为一体的干预措施[9]。护理人员对患者皮肤状况、疼痛耐受程度等进行评估,然后向患者讲解药棒穴位按摩目的及操作步骤,争取取得患者配合。操作步骤:患者取俯卧位,用纱布包裹药棒前端,将舒缓油沿患者腰背部膀胱经从上往下反复按摩。穴位选取:双侧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每次治疗5~10 min,每日1次,操作力度根据患者情况随时调整,操作过程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进一步对症处理。穴位贴敷是将医院调节好的自制方剂放进4 cm × 4 cm的无纺布透气胶贴的空心圈内,中药量以能将胶贴中圆形凹陷填满,涂抹均匀为标准。选取的穴位有双侧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委中等。贴敷时间为4~6小时,每日1次。敷贴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对发痒部位及时揭下,暂停使用;② 中医食疗辩证:脾肾阳虚者予以温阳健脾的食物,如山药、桂圆等,忌生冷瓜果、寒凉食品。肝肾阴虚者予以滋阴补肝肾的食物,如芝麻、银耳等,忌温热之品。气血两亏者予以益气养血的食物,如大枣、桂圆等。痰湿内停者予以化痰利湿的食物,如白萝卜、莲子等,忌大温大热之品。瘀毒内结者予以化瘀软坚的食物,如桃仁、紫菜等,禁食酸敛类果品。术后腹泻者予以健脾养胃及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胡萝卜、薏苡仁等。严重腹泻者适量饮淡盐水;③ 运动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八段锦、腹部按摩操、六字诀心肺康复呼吸操等康复锻炼;④ 情志护理:护理人员多与患者交流,积极引导患者对自身情感做出表达,以了解其情志不调的原因,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⑤ 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我并鼓励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如造口联谊会等)。
2) 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具体如下:① 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详细讲解科室环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并解释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计划,同时,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向患者传播结直肠癌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式,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② 给予患者舒适的环境,保持病室的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③ 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结直肠癌恢复良好的案例,针对患者的具体心理问题,护理团队可以提供心理护理干预,指导患者采用暗示疗法、移情调志法等(如播放轻音乐、视频等),从而缓解患者心理压力;④ 患者出院后使用app或QQ、微信群推送结直肠癌有关信息,对患者不理解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定期更新治疗方案和结直肠癌肠造口相关研究进展,来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治疗态度和乐观的心态。⑤ 向病人讲解造口附件的使用及造口袋的更换步骤,指导患者或家属自行更换造口袋;指导患者定期于造口护理门诊复查,如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就诊。
2.4. 观察指标
2.4.1. 负性情绪
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情况。SAS、SDS评分各含有20个项目,以总分为80分为标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负性情绪越严重。
2.4.2. 自我护理能力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ESCA),评估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情况。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共包含5大项,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总分。总分范围为0~17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好。
2.4.3.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4个项目,共有30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2.4.4. 满意度
选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进行评估,结果以“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表示。
2.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ˉx±s 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 (%)表示;以P < 0.05为差异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基线资料比较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ˉx±s , points)
表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ˉx±s ,分)
n
性别
年龄
男
女
对照组
35
19 (54.3%)
16 (45.7%)
62.60 ± 11.64
干预组
35
18 (51.4%)
17 (48.6%)
60.83 ± 9.78
χ²/t
0.057
0.689
P
0.811
0.493
3.2. 负性情绪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后SAS、SDS评分,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Table 2. Comparison of negative mood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ˉx±s , points)
表2. 2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比较(ˉx±s ,分)
对照组(n = 35)
干预组(n = 35)
t
P
SAS
干预前
53.31 ± 2.52
53.86 ± 1.68
−1.060
0.293
干预后
46.77 ± 1.33
39.23 ± 1.31
23.919
0.000
t
16.980
39.627
P
0.000
0.000
SDS
干预前
49.86 ± 1.70
50.14 ± 2.12
−0.623
0.536
干预后
44.31 ± 1.47
39.11 ± 1.39
15.210
0.000
t
35.701
25.948
P
0.000
0.000
3.3. 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得分,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Table 3. Comparison of self-care abil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ˉx±s , points)
表3. 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ˉx±s ,分)
对照组(n = 35)
干预组(n = 35)
t
P
自我护理概念
干预前
18.60 ± 1.80
18.86 ± 1.61
−0.629
0.531
干预后
23.14 ± 1.52
26.97 ± 1.10
−12.094
0.000
t
−18.909
−27.508
P
0.000
0.000
自我护理责任感
干预前
18.37 ± 1.68
18.06 ± 1.33
0.868
0.389
干预后
23.77 ± 2.02
27.34 ± 1.00
−9.392
0.000
t
−14.187
−39.688
P
0.000
0.000
自我护理技能
干预前
26.31 ± 1.69
26.51 ± 1.63
−0.503
0.617
干预后
29.86 ± 1.02
34.11 ± 1.02
−13.092
0.000
t
−15.436
−23.893
P
0.000
0.000
续表
健康知识水平
干预前
32.71 ± 1.78
32.69 ± 1.43
0.074
0.941
干预后
36.77 ± 1.75
42.31 ± 1.32
−14.944
0.000
t
−19.816
−31.085
P
0.000
0.000
总分
干预前
96.00 ± 2.47
96.11 ± 1.97
−0.214
0.831
干预后
114.91 ± 2.24
130.74 ± 2.50
−27.885
0.000
t
−45.824
−64.204
P
0.000
0.000
3.4. 生活质量
2组患者干预前的生活质量各项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各项得分,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Table 4.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ˉx±s , points)
表4.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ˉx±s ,分)
对照组(n = 35)
干预组(n = 35)
t
P
躯体功能
干预前
31.20 ± 1.45
31.20 ± 1.45
0.000
1.000
干预后
37.29 ± 1.22
41.57 ± 1.22
−13.401
0.000
t
−15.973
−38.542
P
0.000
0.000
角色功能
干预前
32.83 ± 1.51
32.63 ± 1.44
0.569
0.571
干预后
39.43 ± 1.36
43.63 ± 1.33
−13.077
0.000
t
−25.082
−37.946
P
0.000
0.000
情绪功能
干预前
46.29 ± 1.07
46.57 ± 1.29
−1.007
0.317
干预后
50.54 ± 1.22
55.00 ± 1.68
−12.695
0.000
t
−28.428
−31.617
P
0.000
0.000
认知功能
干预前
53.71 ± 1.41
53.63 ± 1.50
0.247
0.806
干预后
56.06 ± 1.21
62.20 ± 1.32
−20.252
0.000
t
−14.313
−23.049
P
0.000
0.000
社会功能
干预前
41.57 ± 1.27
41.94 ± 1.49
−1.122
0.266
干预后
45.40 ± 1.40
51.49 ± 1.44
−17.927
0.000
t
−15.903
−28.157
P
0.000
0.000
3.5. 满意度比较
2组患者在干预前满意度、干预后满意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对照组中干预前后满意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干预组中干预后满意比例88.6%明显高于干预前满意比例68.6% (P < 0.05)。见表5。
Table 5. Comparison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ˉx±s , points)
表5. 2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ˉx±s ,分)
干预前满意度
干预后满意度
Z
P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对照组(n = 35)
23 (65.7%)
8 (22.9%)
4 (11.4%)
26 (74.3%)
8 (22.9%)
1 (2.9%)
−1.209
0.227
干预组(n = 35)
24 (68.6%)
7 (20.0%)
4 (11.4%)
31 (88.6%)
4 (11.4%)
0 (0.0%)
−2.517
0.012
Z
−0.220
−1.558
P
0.826
0.119
4. 讨论
4.1. 中医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可降低肠造口患者负性情绪
结直肠癌肠造口术虽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解决了患者的排便问题,但患者需面对不受控地排便、粪便泄露、异味溢出、排气声响等情况[10],导致患者出现低落、紧张焦虑情绪,对患者心理、生活质量等造成严重影响[11]。心理压力是影响结直肠癌治疗效果不佳的一个可改变的风险因素[12]。研究显示,PERMA积极心理干预[13]、激励性护理[14]、思维导图教育模式[15]等措施可激发患者积极性,从而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葛一凡等[16]研究结果表示,医保类型、造口发生粪便渗漏、排气声响是肠造口患者SAS的危险因素,女性、无偶、排气声响、自觉形象改变等是肠造口患者SDS的危险因素。苏俊红[17]研究发现,基于知信行理论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人文关怀能有效改善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且能显著提升患者营养状况和睡眠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应用于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SAS、SDS评分与干预前相比显著降低(P < 0.05)。分析其原因,本研究中医护理干预措施中主要通过情志护理、运动护理等,可根据患者具体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指导,也可指导患者进行八段锦、腹部按摩操、六字诀心肺康复呼吸操等方式进行康复锻炼,从而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感。
4.2. 中医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可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自我护理能力(Self-Care Agency, SCA)是Orem自护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指个体为了满足自身需求,通过学习来维持自身生命的延续,保证个体结构和功能完整的能力没有专业人员指导帮助的情况下,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18]。有研究显示[19],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龙瑶瑶等[20]研究表示,人文关怀理论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张晶[21]也在研究中表示,在直肠癌肠造口围手术期患者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从而促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后,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表明本研究可有效提高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4.3. 中医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可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又称作生存质量或生命质量,它可以客观地反映出个体的健康程度、生活满意度及社交交往等方面的综合表现[22]。蒲晓[23]研究结果表示,文化程度、年龄、造口自理水平、排便规律情况及婚姻状况等是影响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王娜等[24]研究表示,微信互动延续护理应用于肠造口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各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得分(P < 0.05);干预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干预前满意度(P < 0.05)。分析其原因,本研究干预措施中,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至出院后用app或者QQ、微信群向患者传播结直肠癌及造口护理相关知识,指导患者自行更换造口袋及底盘,鼓励患者参与到造口护理过程中;也鼓励家属陪伴患者参加造口联谊会,引导患者与病友、护理人员沟通交流,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发现自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予以肠造口患者中医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NOTES
*通讯作者。
网址:中医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对肠造口患者负性情绪、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92171
相关内容
心理护理对斑块状银屑病静止期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有氧锻炼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 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情绪管理能力对自我和谐性影响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对颈椎病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应对方式、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健康教育联合中医护理对高血压合并心绞痛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骨折后石膏固定患者家庭护理指导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康复护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家庭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延续护理对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院前急诊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