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的小学生让废旧牛仔焕发新生,旧牛仔变“布达拉宫”

发布时间:2024-12-18 19:59

用红酒软化牛仔布:让旧牛仔裤焕然一新,颜色更持久。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小妙招# #日常生活妙招集锦#

潮新闻客户端 徐渊

图片

《红船领航》(地面装置)作者:黄曼妮 张语嫣 邓欣妍等

平湖市东湖小学教育集团新仓小学所处的新仓镇,是一个具有900多年悠久历史的江南古镇,也是现代化经济文化强镇。这个号称服装特色之乡的小镇上遍布了上百家服装企业,多家牛仔服饰工厂生产时所产生的牛仔废布料是极好的美术创作材料,加上生活中大量七八成新的旧牛仔衣裤被淘汰,为牛仔布语课程提供了材料资源。

变废为宝 体现课程特色

《牛仔布语》课程创造性地运用生活中的废旧牛仔布资源进行美术创作活动,将那些原本没有价值的废旧资源通过作品得以生命的延续,焕发新的艺术生命和精神内涵。创作的牛仔布艺作品,主题丰富,技法多样,形式新颖,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通过理解材料、运用材料和表现材料呼吁人们节约资源、物尽其用、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图片

《千里江山图》作者:朱天恩  朱文浩

以“废旧牛仔”创作实践为媒介,通过开发和实施,让学生感知牛仔材料的特性:黑、白、灰色泽层次;竖纹、斜纹等不同纹理;水磨,水洗等做旧工艺形成的破洞、流苏等肌理元素;裤脚管、饰物等每个部位所呈现的不同质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剪贴、丝卷等各种方法让牛仔布料或以线条或以块面等美术造型元素巧妙地运用到作品中去,与作品内容中事物的特征相匹配。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感受牛仔的质地、色泽、纹理等美术造型元素,挖掘牛仔材质的潜在艺术价值,进而创作,传达情感。“变废为宝”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和环保意识。

图片

《布达拉宫》宋玉洁

图片

《故宫》王思怡

图片

《上海外滩》张冰雨

图片

《水乡宏村》韩红灿

单元建构 体验课程美育

以《牛仔布语》课程为主体的美育课程体系,聚焦课程美育体验。学校立足艺术课程主阵地,课程内容丰富多元,贴近自然与生活、展现当地特有的人文景观,按年段开发了“自然与艺术”、“设计与生活”、“人文与生活”三个单元渐进式活动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艺术能力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的尝试体验、审美感悟、生活联系、整合创新,力求融合现代审美观念,创新传统平贴布贴画艺的题材与形式,我们鼓励学生多尝试、多体验、多感受,让学生尝试用剪刀剪布、用钢针挑流苏、用胶枪粘贴等不同的手法来表现作品,让孩子动脑动手,寓教于乐,以技入道,轻松地掌握使用各种工具方法,表现集平贴、半浮雕、立体等多形式的新型布艺创作。整个操作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认真,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做事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图片

创作中

图片

《风土小吃》作者:金佳烨、姚淼等

图片

《花》作者:李悦、汪琴等

图片

《渔获》作者:戚晓娜、雷小毅等

综合媒材 充实课程表现

为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在综合媒材运用的过程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是美术课程学习的核心目标。在《牛仔布语》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充分熟悉牛仔布的材质特性,借助单元教学导语,展开综合媒材的初步认知体验。通过抽、撕、卷等技法的学习,熟悉牛仔布的纹样肌理与材料质感;通过盘、剪、贴等技法学习,熟悉牛仔布的色彩层次与造型特点;通过拼贴、重组、添加等技法学习,在牛仔布元素中,融入黏土、树枝、稻草、金属、锦缎、钢丝、电线等其他综合性媒材。以综合媒材运用为特征的美术课程学习,让学生在对不同媒材的选择、处理、重构、融合中,阅读万物之美,发展艺术表现,侧重情境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生活审美的能力。综合媒材的运用,大大充实了课程单元教学的内容,实现了课程主题与课程技法的完美融合。

艺术表达 收获课程成果

通过课程的开发,增强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他们懂得了如何去挖掘一种材质的潜在艺术价值,如何多元化地用一种材料去表现生活中景物,通过认识、感知这个世界发展各种能力,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世界。学生会用牛仔这种材料来进行创作同时,还会从日常的生活中、自然中发现和收集一切可利用的各种材料,挖掘材料的潜质,用自己特有的艺术审美眼光去理解材料、运用材料和表现材料,创作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我校的儿童牛仔布艺作品,先后在平湖图书馆、嘉兴图书馆、浙江展览馆展出。

一块牛仔布,在儿童的学习世界中,与生活的环境、家庭的认知、自我的理解连接起来,孩子在水乡的历史与故事中触摸生命的情感,在优秀文化的符号中创建生命的精神,在生活的设计中展望生命的美好。

 校长美育谈 

图片

戚中良(平湖市东湖小学教育集团新仓小学校长)

我校办学百年来,根植芦川文脉,浸润淳朴民风。“让每一个儿童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新仓小学的办学理念,也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牛仔布语》课程始于2000年,二十多年的不断坚守与创新,拓展了儿童艺术素养,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我们一直认为,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与本义,教育就应该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儿童观是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学校的教育应当符合儿童的天性,更好地理解儿童、启迪儿童、引领儿童、发展儿童,应当让儿童的成长和发展符合其自身的需要与兴趣。

图片

原文刊载于美术报少儿美育读本2024年4月刊28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址:平湖的小学生让废旧牛仔焕发新生,旧牛仔变“布达拉宫”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10255

相关内容

牛仔裤旧物改造小窍门教学视频
将压箱底的旧牛仔玩出「新」花样 – NOWRE现客
不要的牛仔裤怎么旧物改造
牛仔布改造 织法教程
废旧牛仔裤改造大全教程大全╭★肉丁网
【旧衣改造】废旧牛仔裤改造,变身创意物品大全
牛仔裤改包包
【旧物改造】用旧牛仔裤制作手工小挎包
悠生活·快乐手工坊:旧变新!改造我的时尚牛仔
家居DIY:旧牛仔裤创意改造个性收纳挂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