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嬷嬷李明启:11岁丧父,当过清洁工,平凡丈夫是她最有力的支撑

发布时间:2024-12-19 12:44

夫妻间的小误会:丈夫以为妻子在开玩笑,结果她是真的怀孕了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每日生活新鲜事# #家庭趣闻#

在演艺圈中,有这样一位老戏骨,她所塑造的角色令人又爱又恨,成为了无数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经典形象。她就是李明启老师,那个在《还珠格格》中让人恨得牙痒痒的 “容嬷嬷”。但当我们深入了解她的人生经历后,才会发现她的人生充满了坎坷与坚韧,而她的平凡丈夫更是她背后最有力的支撑。

李明启 1936 年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在工厂做工,她是家里的长女,下面还有 4 个弟弟妹妹。在她 11 岁那年,父亲得了一场大病,因家中实在无力承担医疗费用,最终只能凄惨离世。那时,李明启的母亲才 37 岁,从此开始守寡,还要艰难地拉扯 5 个儿女,姥姥也跟着他们一起生活,所有的开支都压在了母亲一人肩上,生活的困苦程度可想而知,家里常常连饭都吃不上。

为了帮母亲撑起这个家,李明启小学二年级还没读完就被迫辍学了。在亲友的介绍下,她去到工厂当了一名童工,开始挣钱与妈妈一起养家。她在工厂里糊火柴盒、编草包,在粮库里挑拣坏黄豆,还在丹东卷烟厂包香烟,只要是能赚钱的苦活累活,她都一一做过。那时候做体力活更挣钱,可老板嫌弃她是女性,觉得女人干不了重活,李明启甚至还曾打扮成男人模样,只为了能多赚些钱来维持家用。一到冬天,因没钱买厚衣服,她浑身都被冻出了冻疮,可即便生活如此艰难,她也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咬着牙坚持着,努力帮母亲分担家庭的重担。

李明启是个聪明机灵的姑娘,而且她嗓音嘹亮,歌唱得很好。1951 年,她被工厂送去学珠算,不久后便被安排在烟酒批发部当售货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丹东铁路抗美援朝宣传队的领导来烟酒批发部买东西,恰巧李明启哼着歌走出来,那动听的嗓音一下子就把领导给镇住了,于是她被破格招进了宣传队,当时她才 15 岁。

进入宣传队后,李明启和队员们的工作就是为铁路工人表演节目,他们吃住都在工地上。白天进行演出,晚上还要排练,并且由于丹东靠近中朝边境,时不时还会有敌机过来轰炸,但李明启毫不畏惧,她给工人们打快板、吹圆号、唱歌,用自己的才艺为大家带来欢乐和鼓舞。

然而到了 1953 年,抗美援朝结束后,宣传队解散了,李明启被分配到丹东铁路疗养所,成为了一名清洁工。她对待这份工作依旧认真负责,每天早早起来把疗养所的地面擦得干干净净,中午再把窗台擦得一尘不染,下午还会去洗厕所、倒垃圾。她用过的抹布,甚至比人家洗脸的毛巾还要干净,整个疗养所都被她打扫得井井有条,领导、同事以及疗养所里的老干部,都特别喜欢这个勤快能干、活泼开朗的姑娘。

1954 年,李明启迎来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单位选派她去参加哈尔滨铁路局的文艺汇演,她凭借着用二人转旋律演唱的《一辆车》,一举夺得一等奖。也正是这次获奖,让她在次年的 9 月 6 日,被调到了中国铁路文工团歌舞团唱美声,从丹东来到了北京,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李明启的演艺生涯,开端于偶然,却也充满了波折与机遇。1960 年,她参与出演电影《12 次列车》,就此开启了影视表演之路。起初,她是在中国铁路文工团歌舞团唱美声,然而,命运似乎总爱给人出些难题,后来因为嗓子受损,她不得不听从组织安排,转入话剧团学习表演。

进入话剧团后,她凭借自身的努力与天赋,逐渐适应并喜欢上了戏剧表演。在话剧团工作的 20 多年间,李明启出演了 40 多部话剧,凭借话剧《人生感受》中水莲一角获第三届文华奖表演奖,还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为她之后的演艺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疗养所的清洁工,到凭借文艺汇演获奖进入文工团,再到因意外转折投身话剧表演,李明启一步一个脚印,在演艺的道路上缓缓起步,默默积累,等待着绽放光芒的那一刻。

李明启演艺生涯中的反派角色塑造,可谓是让人又爱又恨,印象深刻。她的反派之路,是从《水浒传》里的 “王婆” 开始的。当时,张绍林导演筹拍《水浒传》,副导演康洪雷一眼相中了李明启,坚持让她出演王婆这个重要角色。刚开始,李明启对怎么演绎这个看似正气实则奸诈的老太感到十分困惑,好在康导演给了她启发,让她灵机一动,反复推敲,最终找到了合适的演绎方法。她设计的王婆,倚在门口嗑瓜子,每一颗瓜子皮都 “噗噗” 吐到地上,眼睛在人群里乱飘,专门盯着达官显贵,将王婆刻画成了一个表面正直内里歹毒的老妪,成了大家童年记忆中的一个噩梦角色。

而让李明启真正被广大观众熟知并 “恨之入骨” 的角色,当属《还珠格格》里的 “容嬷嬷” 了。其实,最早容嬷嬷一角,定的并不是李明启,是原定的女演员突然生病,由于她的 “王婆” 演得太成功,于是被推荐到了《还珠格格》剧组。面对导演孙树培的救场恳求,李明启爽快答应,为了不耽误拍摄进程,她当晚就赶紧进了组。

为了演好容嬷嬷,当时已经花甲之年的李明启,好几夜都没睡觉,反复钻研剧本。她不断思考,为什么容嬷嬷要如此拼命地帮助皇后,为什么能做出一系列愚昧的举动,最后,她通过自己的理解,在小本上写出了《容嬷嬷小传》,把容嬷嬷描绘成一个忠心耿耿、视皇后为命的人物。《还珠格格》里,容嬷嬷扎针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成了无数人的童年阴影。但其实在拍摄时,为了担心针扎到年轻女演员,李明启都是倒着拿针,她自己才是那个屡屡被针尖扎到的人。

也正因这个角色塑造得太过成功,《还珠格格》热播后,给李明启的生活一度带来了不少尴尬和困扰,去市场买菜被小贩扔鸡蛋,坐公交被挤兑,甚至打车时,司机认出她后,都后悔拉她,还说差点因为她演的这个角色把电视机给砸了。不过,李明启从不在意这些,她觉得这是观众对自己演技的肯定。

虽然这些反派角色让李明启遭受了不少 “骂名”,但也恰恰证明了她演技的精湛,能把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观众深信不疑,也让她在演艺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世纪 60 年代初,李明启结婚了,丈夫是北京人,是一所中学的体育老师。结婚前,李明启坦诚地对丈夫说:“我爸去世早,娘家负担太重了,我是家里长女,婚后还要像从前一样照顾娘家,如果你不能接受,现在反悔还来得及。” 而丈夫的回应尽显豁达与担当,他说:“我没那么小家子气,既然选择了你,就能接受你的一切。你放心,婚后我帮你一起养家。” 就这样,两人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丈夫确实说到做到,婚后他让李明启将每月工资全部交给岳母,自己那份工资用来维持他们小家的开销。随着一儿一女的出生,仅靠一个人的工资养四口人,经济变得相当拮据。但丈夫毫无怨言,还学会了精打细算过日子。每到秋天大白菜上市的时候,他都会储存三四百斤,以至于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家里常吃大白菜。他的布鞋底磨穿了,也只是垫上鞋垫继续穿。李明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便把自己和丈夫穿旧的衣服动手裁剪,给一双儿女改小了穿。因为经济负担重,丈夫从没能在外扬眉吐气过,这让李明启内心十分愧疚,可丈夫反过来安慰她:“困难是暂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在李明启的帮扶下,弟弟李明臣考上了北京戏曲学校,而所有的开支都由李明启承担。直到她的大弟弟和两个妹妹参加工作后,家里的经济负担才有所减轻。李明启一直帮寡母养家近 30 年,身边人都夸赞她是孝顺的好女儿,可她却常说:“关键是我有个暖心的好丈夫,没有他的支持,我不可能这样帮衬娘家。”

不仅在经济上默默支撑,在李明启的健康方面,丈夫也是关怀备至。由于家庭过于贫困,李明启极度缺乏营养,10 岁时就患上了淋巴结核,13 岁时病情加重。婚后,丈夫陪着她去医院检查,医生叮嘱患者平时要加强营养,不能过于劳累和焦虑。可那时因为要养岳母家,丈夫实在没有经济条件给李明启买营养品,家里最营养的菜也就是吃点肉。每次丈夫买回半斤五花肉,然后炖一大锅白菜或土豆,一家人要吃上一星期。李明启担心儿女营养不良,每次吃饭时还会将菜里的肉片挑给孩子吃。淋巴结核发作时,李明启常常高烧不退,低烧更是家常便饭,一个月中,有 20 多天体温都能达到 38 度。这种病一直折磨了她 30 年,直到 1976 年李明启 40 岁时,在丈夫日复一日的照顾和呵护下,她的淋巴结核才彻底痊愈。

李明启至今都对丈夫心存感恩,常常念叨着:“没有你的鼓励和爱,我撑不到今天。” 可以说,在生活的风风雨雨中,丈夫就是李明启最坚实的依靠,一路陪伴着她走过了那些艰难的岁月。

如今,李明启老师已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但她依然活跃在演艺圈中,为观众们带来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她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而她和丈夫之间的爱情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中的伟大,真正的爱情不是风花雪月,而是在困难时刻的相互扶持和陪伴。

让我们一起向李明启老师致敬,感谢她为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经典的角色和精彩的作品。同时,也祝愿她和她的丈夫健康长寿,幸福美满。

网址:容嬷嬷李明启:11岁丧父,当过清洁工,平凡丈夫是她最有力的支撑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18129

相关内容

​容嬷嬷 杨永信=缓解癌症疼痛?他们不行、电针可以!
闲笔自有深意在——《红楼梦》第八回中描写生活琐事的艺术工力 « 竹清松瘦
《皇子生活指南》元昔尔
在日本,有18万主妇想杀死她们的丈夫
李立新丨独立与平等:婚姻家庭立法对女性发展的平衡支撑
35岁以后,她们去远方重启人生
110岁!丽水411位百岁老人中,她最长寿!秘诀是……
楼道“靓”起来!江苏南通让居民收获“屋檐下的幸福”
乐观面对生活作文8篇
她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和丈夫分居17年,怀孕仍要上班,风光后有苦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