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兰芳:用真情记录打工生活和梦想

发布时间:2024-12-20 22:58

记录孩子的梦想与想象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亲子生活互动# #成长故事#

魏兰芳:用真情记录打工生活和梦想

  人物背景:高中毕业南下打工,2003年进深圳联创实业有限公司,获得“辉煌30年”农民工诗歌大赛二等奖。

  创业感言:作为来深建设者,我们平凡,我们打工,我们漂流,可我们一样有着一颗感恩的心,一样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我们要一步一脚印,在深圳打工创业。

  城市印象:漂泊了不少城市,最终落户深圳。在深圳我见证了自己的成熟、企业的发展、城市的变迁,感谢深圳给外来建设者这么多的发展机会。

  凭借反映打工生活的《工衣》《打卡》两首作品,魏兰芳获得了“辉煌30年”首届农民工诗歌大赛的二等奖。虽然是80后,魏兰芳却已经有了10年的打工经历,她用打工赚的钱,支持两个弟弟读书学习,还出了一本专著《南方有约》。

  漂泊多地打工最窘时只剩五毛钱

  魏兰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生于湖南邵阳隆回县司门前镇一个贫困家庭。上高中时,她加入隆回二中默深文学社,刚刚接触文学,便多次在省市校园作文大赛中崭露头角。

  魏家四姐妹她是老大,“我们的家庭条件不好,当时父亲还借有高利贷,我如果继续读书,弟弟妹妹就没钱读书了。”高中毕业后,她先后在长沙、东莞、惠州、广州等城市漂泊打工,直到2003年3月进入深圳联创实业有限公司,她才稍稍稳定下来。

  魏兰芳南下打工时身上带了200元钱,在湖南买了到广东惠州的火车票后,她又寄了几十元回家,走出惠州火车站,她发现自己包里只有5毛钱了,“我的一个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工厂,但我不知道地点,也没有钱坐车,只有走路一直问到工厂。”

  在近10年的打工生涯中,她饿过,睡过人家屋檐下,让人骗过;她卖过光碟,做过物业、在流水线上拧螺丝,不知道换了多少次工作。她用打工赚的钱,帮助两个弟弟读书学习,如今她两个弟弟一个进入了军校,一个考进了中国政法大学。

  三更半夜趴在宿舍床边写出一本诗文集

  魏兰芳是在2005年之后才重新拿起笔开始写作,“我们集体宿舍的工友,下了班就是打打牌,我那时有想写东西的冲动,于是就开始写东西了。”从2005年冬开始,魏兰芳陆续在《西江月》、《打工知音》、《江门文艺》、《打工文学》等打工文学杂志和上海《民工诗报》、《坂田文艺》等企业文化报上发表100多篇文学作品。2006年夏,她的散文《妈妈,对不起》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征文三等奖。

  魏兰芳说不懂文学,至今也不太明白文学奥义,她将自己的创作总结为为心写作,她这样描述自己,“累,但一直微笑着,简单生活,简单爱。喜欢用最直白的语言,记录打工人的朴实生活及情感状态。”

  白天上班紧张又忙碌,晚上则蜷缩在宿舍写作。2008年春天,魏兰芳出版第一部诗文集《南方有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三更半夜‘瞌’点文字,书中八成的文章,都是我趴在十人住集体宿舍的铁架床上,垫在月饼盒上写的。”《南方有约》出版后,被外界评为“了解南方打工生活的最好透视窗口”,而她也被誉为继安子之后又一位可以用文字去感动深圳的“底层打工妹”。

  魏兰芳和以前相比,弟弟学业有成,妹妹成家立业,她不用再吃那么多的苦了。为了出这本书,她总共花了一万多元,公司领导和部门捐助了部分,为了省钱她自己排版,请妹妹排版。一个月只有一千多元的她,至今仍欠着几千元,但她认为这一切付出很值得,“文学对我来说是很神圣的,写诗是我的梦想!”

网址:魏兰芳:用真情记录打工生活和梦想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28516

相关内容

梅兰芳:以高尚人格滋养艺术实践
书房,我业余生活的芳草地
兰州梦想整形医院
“日记画”记录生活小确幸!超可爱~
谷雨计划丨关于爱情和婚姻,这5部纪录片比肥皂剧说的更明白
记录一天日常生活的文案(精选130句)
引领复古潮流出行,魏牌圆梦亮相广州车展
魏胤熙:智能手环开启健康监测新时代
关于生活的情感语录大全
生活情感经典语录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