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物架以及置物架的制造方法和组装方法与流程
使用可拆卸的床下置物架,方便组装和收纳。 #生活技巧# #收纳技巧# #床下储物#
本发明涉及一置物架以及置物架的制造方法和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置物架易于被组装。
背景技术
置物架被广泛地应用于商场、超市、库房、仓储、办公室和家庭等场所。近年来,随着标准化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和运输成本的持续增加,组装式置物架变得日益流行。组装式置物架在被生产后和被运输的过程中处于未组装状态,这时,组装式置物架占用的空间比较小,且未被组装的组装式置物架在被包装后的外观较为规整,一般呈标准的立体方,这对于大幅度地降低组装式置物架的运输成本来说是特别有用的。然而,现有的组装式置物架仍然具有很多的缺陷。具体地说,在组装该组装式置物架时,需要使用到螺钉等连接件来连接相邻两个框架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到扳手、螺丝刀等工具,这不仅导致组装该组装式置物架的组装效率低下,而且导致没有组装该组装式置物架的组装经验的人员甚至无法组装该组装式置物架。即便是没有组装经验的人员勉强将该组装式置物架组装后,该组装式置物架的相邻两个框架结构之间的缝隙也可能会比较大,而导致组装后的该组装式置物架的牢靠度和稳定性受到影响,且影响组装后的该组装式置物架的美观性。尤其是对于小型的超市、办公室和家庭来说,由于其购买的该组装式置物架的数量比较少,出售该组装式置物架的厂商不会提供安装服务,且购买者也无法负担得起专业安装人员的安装费用,这给该组装式置物架的使用带来了诸多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置物架以及置物架的制造方法和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置物架易于被组装,以有利于提高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置物架以及置物架的制造方法和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置物架允许没有置物架组装经验的人员方便地将其进行组装,例如所述置物架允许使用者方便地对其进行组装。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置物架以及置物架的制造方法和组装方法,其中在组装所述置物架的过程中,可以不需要借助任何的螺丝刀、扳手等工具,以使所述置物架能够被徒手组装。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置物架以及置物架的制造方法和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置物架能够根据需要被组装成不同的形态,以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置物架以及置物架的制造方法和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置物架允许被快速地进行组装,以有利于提高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置物架以及置物架的制造方法和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置物架包括多个框架构件,相邻所述框架构件之间可以被相互组装,并且在组装相邻所述框架构件时可以不需要借助任何的辅助工具,以使所述置物架能够被徒手和快速地组装。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置物架以及置物架的制造方法和组装方法,其中相邻所述框架构件之间以相互卡合的方式被相互组装,从而在组装相邻所述框架构件时可以不需要借助任何的辅助工具。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置物架以及置物架的制造方法和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置物架允许被拆卸,并且在所述置物架的所述框架构件被拆卸之后,所述框架构件的结构不会被破坏,以有利于对所述框架构件进行重复利用,从而降低所述置物架的使用成本。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置物架以及置物架的制造方法和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置物架的相邻所述框架构件以相互卡合的方式被相互组装,并且在所述置物架的每个所述框架构件被组装后,多个所述框架构件之间相互牵制,以避免所述置物架之间出现摇晃的不良现象,从而保证所述置物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依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置物架,其包括:
一底部框架构件,其中所述底部框架构件包括一底部框架主体和两底部框架侧壁,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分别自所述底部框架主体的两端一体地向上延伸,并且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分别具有至少一底部侧壁安装孔;
一顶部框架构件,其中所述顶部框架构件包括一顶部框架主体和两顶部框架侧壁,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分别自所述顶部框架主体的两端一体地向下延伸,并且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分别具有至少一顶部侧壁安装孔;以及
两侧部框架构件,其中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分别包括一侧部框架主体和至少两侧部框架安装钩,其中所述侧部框架主体的低端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所述侧部框架主体的高端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其中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的低端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能够在穿过所述底部框架构件的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后勾住所述底部框架构件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的用于形成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的部分,以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其中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的高端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能够在穿过所述顶部框架构件的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后勾住所述顶部框架构件的所述顶部框架侧壁的用于形成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的部分,以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所述顶部框架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置物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后部框架构件,其中所述后部框架构件包括一后部框架主体和至少两后部框架安装钩,所述后部框架主体的每个侧部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其中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进一步包括一侧部框架后壁,所述侧部框架后壁一体地延伸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并且所述侧部框架后壁具有至少一侧部框架安装孔;其中所述后部框架构件的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能够在穿过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后勾住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的用于形成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的部分,以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部框架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后部框架安装元件,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分别形成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的高端,并且在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和所述后部框架主体之间形成至少一安装空间,其中所述顶部框架主体进一步包括一顶部框架后壁,所述顶部框架后壁自所述顶部框架主体的后侧一体地向下延伸,其中所述顶部框架构件的所述顶部框架后壁能够被安装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的每个所述安装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置物架进一步包括一中部框架构件,其中所述中部框架构件包括一中部框架主体和至少两中部框架安装元件,其中所述中部框架主体的每个端部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中部框架安装元件,其中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分别包括至少一侧部框架安装扣,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分别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并且在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和所述侧部框架主体之间形成一卡扣空间,其中所述中部框架构件的每个所述中部框架安装元件能够分别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卡扣空间,以将所述中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部框架构件进一步包括两中部框架侧壁,每个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分别自所述中部框架主体的两端一体地向下延伸,并且每个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分别具有至少一侧壁缺口,所述中部框架安装元件位于所述侧壁缺口,其中在所述中部框架构件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之后,所述中部框架构件的每个所述中部框架侧壁分别贴合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侧部框架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部框架构件进一步包括一侧部框架后壁,所述侧部框架后壁自所述中部框架主体的后侧一体地向下延伸,其中在所述中部框架构件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之后,所述中部框架构件的所述中部框架后壁贴合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置物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柜门,其中所述柜门的低端和高端分别被轴连接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置物架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形成于一侧部框架主体的低端的至少一侧部框架安装钩穿过一底部框架构件的一底部框架侧壁的至少一底部侧壁安装孔,并使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勾住所述底部框架构件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的用于形成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的部分,以将一侧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和
(b)将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的高端的至少一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穿过一顶部框架构件的一顶部框架侧壁的至少一顶部侧壁安装孔,并使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勾住所述顶部框架构件的所述顶部框架侧壁的用于形成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的部分,以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安装于所述顶部框架构件,从而组装完成所述置物架。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置物架的一个框架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框架构件为一底部框架构件。
图2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框架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框架构件为一侧部框架构件。
图3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框架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框架构件为一后部框架构件。
图4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框架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框架构件为一顶部框架构件。
图5a和图5b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框架构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所述框架构件为一中部框架构件。
图6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组装过程之一的示意图。
图7a至图7c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组装过程之二的示意图。
图8a至图8c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组装过程之三的示意图。
图9a至图9c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组装过程之四的示意图,其示意了将一
图10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组装过程之五的示意图。
图11a至图11c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组装过程之六的示意图。
图12a至图12c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组装过程之六的示意图。
图13a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一个状态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3b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上述状态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13c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14a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一个状态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并且是沿着a-a线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14b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一个状态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并且是沿着b-b线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14c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一个状态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并且是沿着c-c线剖开后的示意图。
图15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一个变形组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16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变形组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17是依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变形组装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描述被揭露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制造和使用本发明。下述描述中提供的较佳实施例仅作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示例和修改,其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下述描述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发明范围地应用于其它实施例、可选替代、修改、等同实施和应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考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之附图13a至图14c,依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置物架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被揭露和被阐述,其中所述置物架包括一底部框架构件10、两侧部框架构件20、至少一后部框架构件30、一顶部框架构件40以及至少一中部框架构件50,其中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和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分别被设置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和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以在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100,其中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以藉由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分隔所述容纳空间100而形成至少二存储空间200,其中被存储物能够被存储在所述存储空间200。
具体地,在附图13a至图14c示出的所述置物架的这个具体的示例中,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低端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两端,其中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低端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后侧,并且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两侧分别被设置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后侧,其中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后侧被安装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高端,并且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两端分别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高端,其中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的两端分别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中部。
优选地,两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相互平行,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相互平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附图13a至图14c示出的所述置物架的这个具体的示例中,以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和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均被实施为板材为例来阐述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内容和特征,例如钣金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些示例中,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和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被实施为框架结构,例如,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可以均被实施为框架结构,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可以被实施为板材结构。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附图13a至图14c中示出的所述置物架的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和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被实施为板材并不应当被视为对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参考附图1,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包括一底部框架主体11、两底部框架侧壁12、一底部框架后壁13以及一底部框架前壁14,其中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分别自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端部一体地向上延伸,所述底部框架后壁13和所述底部框架前壁14分别自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后侧和前侧一体地向上延伸。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所述底部框架后壁13和所述底部框架前壁14为一体地结构。优选地,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所述底部框架后壁13和所述底部框架前壁14的延伸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具有两底部容纳槽15,其中每个所述底部容纳槽15分别形成在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所述底部框架前壁14和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进一步包括一底部密封结构16,其中所述底部密封结构16包括一底部水平密封元件161和一底部垂直密封元件162,其中所述底部水平密封元件161自所述底部框架前壁14一体地向后延伸,所述底部垂直密封元件162自所述底部水平密封元件161的后侧一体地向上延伸。
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具有多个底部安装孔111。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以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安装孔111被实施为四个为例来阐述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内容和特征,其中每个所述底部安装孔111分别形成于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每个转角处。换言之,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四个转角的每个转角处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底部安装孔111。
另外,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分别具有至少一底部侧壁安装孔121。优选地,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另外的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相互间隔地设于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中部。优选地,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为方孔。
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优选地被实施为一个钣金件,其中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制造过程为:
步骤(a.1)提供一板材,其中所述板材为金属板材或者合金板材。当然,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其他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板材也可以是但不限于高分子板材。
步骤(a.2)沿着预设位置在所述板材的两端分别形成一列穿孔和两个安装孔,其中在所述板材的两端形成所述穿孔和所述安装孔的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冲压,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在所述板材的两端形成所述穿孔和所述安装孔。
步骤(a.3)在所述板材的两端的靠近前侧的位置分别形成一缺口,其中在所述板材的两端的靠近前侧的位置形成所述缺口的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冲压,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在所述板材的两端形成所述缺口。
步骤(a.4)沿着预设位置将所述板材的两端、前侧和后侧分别进行折弯,以使所述板材的中部形成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和使所述板材的两端、前侧和后侧分被形成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所述底部框架前壁14和所述底部框架后壁13,其中所述穿孔形成于每个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以藉由所述穿孔形成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其中所述安装孔形成于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转角处,以藉由所述安装孔形成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安装孔111,其中所述缺口形成于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和所述底部框架前壁14之间,以藉由所述缺口形成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容纳槽15。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步骤(a.4)中,还可以同时形成所述底部密封结构16的所述底部水平密封元件161和所述底部垂直密封元件162。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步骤(a.3)和所述步骤(a.2)还可以同时进行,即,通过冲压的工艺可以在所述板材上同时形成所述穿孔、所述安装孔和所述缺口。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步骤(a.3)也可以在所述步骤(a.2)之前进行,即,首先通过冲压工艺在所述板材上形成所述缺口,然后再通过冲压工艺在所述板材上形成所述穿孔和所述安装孔。
参考附图2,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包括一侧部框架主体21、一侧部框架后壁22以及一侧部框架前壁23,其中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和所述侧部框架前壁23分别自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后侧和前侧一体地向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同一侧延伸。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进一步包括两列侧部框架安装钩24,其中一列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低端,另一列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高端,并且两列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均自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后侧向前侧延伸。优选地,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是方形安装钩。
继续参考附图2,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侧部框架安装扣25,其中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被设置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或者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形成于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并且在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之间形成一卡扣空间251。优选地,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包括两列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其中两列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相互间隔和相互对称,并且两列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均沿着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高度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和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是一体式结构。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中部形成有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的方式能够增强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强度,以有利于使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保持平整。
继续参考附图2,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进一步包括一侧部密封结构26,其中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包括一侧部第一密封元件261和一侧部第二密封元件262,其中所述侧部第一密封元件261自所述侧部框架前壁23一体地向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方向延伸,所述侧部第二密封元件262自所述侧部第一密封元件261一体地向侧部延伸。
另外,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具有一列侧部框架安装孔221。优选地,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低端和高端分别设有一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另外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分别相互间隔地设于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中部。优选地,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是方孔。
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优选地被实施为一个钣金件,其中所述侧部框架构件10的制造过程为:
步骤(b.1)提供一板材,其中所述板材为金属板材或者合金板材。当然,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其他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板材也可以是但不限于高分子板材。
步骤(b.2)沿着预设位置在所述板材的中部形成至少一个扣,其中在所述板材的中部形成所述扣的方式可以是冲压,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在所述板材的中部形成所述扣。优选地,在所述步骤(b.2)中,可以沿着预设位置在所述板材的中部形成两列所述扣。
步骤(b.3)沿着所述板材的后侧形成一列穿孔,例如,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在所述板材的后侧形成所述穿孔。
步骤(b.4)沿着预设位置将所述板材的后侧和前侧分别进行折弯,以使所述板材的中部形成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和使所述板材的后侧和前侧分别形成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和所述侧部框架前壁23,其中每个所述扣分别形成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扣25,其中每个所述穿孔分别形成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步骤(b.4)中,还可以同时形成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的所述侧部第一密封元件261和所述侧部第二密封元件262。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步骤(b.3)和所述步骤(b.2)还可以同时进行,即,通过冲压的工艺可以在所述板材上同时形成所述穿孔和所述扣。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步骤(b.3)也可以在所述步骤(b.2)之前进行,即,首先通过冲压工艺在所述板材上形成所述穿孔,然后再通过冲压工艺在所述板材上形成所述扣。
参考附图3,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包括一后部框架主体31、一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至少一后部框架安装元件33以及至少两后部框架安装钩34,其中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自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低端一体地向下延伸,其中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33被设置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高端,或者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33形成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高端,并且在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33和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331,其中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每个侧部分别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或者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每个侧部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并且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分别自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低端向高端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每个侧部分别形成有两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其中一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形成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侧部的低端,另一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形成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侧部的高端。
优选地,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可以凸出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即,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和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没有在同一个平面。优选地,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是方形安装钩。
进一步地,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被优选地实施为一个钣金件,并且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制造工艺可以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和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制造工艺相同或者一致。
参考附图4,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包括一顶部框架主体41、两顶部框架侧壁42、一顶部框架后壁43以及一顶部框架前壁44,其中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分别自所述顶部框架主体41的端部一体地向下延伸,所述顶部框架后壁43和所述顶部框架前壁44分别自所述顶部框架主体41的后侧和前侧一体地向下延伸。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顶部框架主体41、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所述顶部框架后壁43和所述顶部框架前壁44为一体地结构。优选地,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所述顶部框架后壁43和所述顶部框架前壁44的延伸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顶部框架主体41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具有两顶部容纳槽45,其中每个所述顶部容纳槽45分别形成在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所述顶部框架前壁44和所述顶部框架主体41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进一步包括一顶部密封结构46,其中所述顶部密封结构46包括一顶部水平密封元件461和一顶部垂直密封元件462,其中所述顶部水平密封元件461自所述顶部框架前壁44一体地向后延伸,所述顶部垂直密封元件462自所述顶部水平密封元件461的后侧一体地向下延伸。
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分别具有至少一顶部侧壁安装孔421。优选地,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421,另外的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421相互间隔地设于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的中部。优选地,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的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421是方孔。
相应地,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被优选地实施为一个钣金件,并且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制造工艺可以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制造工艺相同或者一致。
附图5a和图5b示出了两种类型的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其中将附图5a示出的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定义为一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和将附图5b示出的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定义为一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
参考附图5a,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包括一第一中部框架主体51a和至少两第一中部框架安装元件52a,其中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主体51a的两个端部分别被设置有或者形成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中部框架安装元件52a。优选地,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主体51a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中部框架安装元件52a。另外,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进一步包括两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一第一中部框架后壁54a以及一第一中部框架前壁55b,其中每个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分别自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主体51a的两侧一体地向下延伸,所述第一中部框架后壁54a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前壁55b分别自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主体51a的后侧和前侧一体地向下延伸,其中每个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分别具有至少一侧壁缺口531a,所述第一中部框架安装元件52a位于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的所述侧壁缺口531a。
相应地,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被优选地实施为一个钣金件,并且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的制造工艺可以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以及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制造工艺相同或者一致。
参考附图5b,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包括一第二中部框架主体51b、至少两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一第二中部框架后壁53b以及一第二中部框架前壁54b,其中每个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分别自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主体51b的两端一体地向下延伸,所述第二中部框架后壁53b和所述第二中部框架前壁54b分别自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主体51b的后侧和前侧一体地向下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每个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分别设有至少两中部侧壁安装孔521b。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分别设有两列所述中部侧壁安装孔521b,其中一列所述中部侧壁安装孔521b被定义一高端中部侧壁安装孔5211b,另一列所述中部侧壁安装孔521b被定义为一低端中部侧壁安装孔5212b。优选地,所述中部侧壁安装孔521b是方孔。另外,所述第二中部框架后壁53b设有至少一后壁缺口531b。
相应地,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被优选地实施为一个钣金件,并且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制造工艺可以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以及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的制造工艺相同或者一致。
进一步地,参考附图13a至图14c,所述置物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支撑腿60,其中每个所述支撑腿60分别被设置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从而每个所述支撑腿60能够用于阻止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与地面直接接触,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防止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被氧化,以保证所述置物架的可靠性和延长所述置物架的寿命。
具体地说,在附图13a至图14c示出的所述置物架的这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置物架包括四个所述支撑腿60,其中每个所述支撑腿60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每个所述底部安装孔111,以使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每个转角处分别被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腿60。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支撑腿60的材质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中不受限制,例如所述支撑腿60可以是但不限于金属材质、合金材质、橡胶材质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其他可能的示例中,每个所述支撑腿60和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也可以一体地形成,或者每个所述支撑腿60可以被焊接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
继续参考附图13a至图14c,所述置物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柜门70,其中所述柜门70被用于封闭所述容纳空间100的开口。具体地说,在附图13a至图14c示出的所述置物架的这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置物架包括两个所述柜门70,其中每个所述柜门70的低端和高端分别被轴连接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端部,以使每个所述柜门70能够被以旋转的方式操作而打开所述容纳空间100的开口或者封闭所述容纳空间100的开口。而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其他可能的示例中,每个所述柜门70还可以分别被轴连接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前侧,以使每个所述柜门70能够被以旋转的方式操作而打开所述容纳空间100的开口或者封闭所述容纳空间100的开口。
尽管如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其他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置物架的所述柜门70的数量还可以更多或者更少。
附图6至图11b示出了所述置物架被组装的过程。
在附图6示出的阶段,将每个所述支撑腿60分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安装孔111。当每个所述支撑腿60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安装孔111后,每个所述支撑腿60分别位于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四个转角处,并且每个所述支撑腿60与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所述底部框架后壁13和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分别位于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不同侧。
值得一提的是,将每个所述支撑腿60分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安装孔111的安装方式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中不受限制,例如在所述置物架的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安装孔111具有螺纹结构,所述支撑腿60也具有螺纹结构,其中所述支撑腿60的螺纹结构和所述底部安装孔111的螺纹结构相互配合而能够使所述支撑腿60和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以螺接的方式被相互安装,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求安装人员具有任何置物架组装经验,甚至不需要安装人员借助任何辅助工具,仅徒手就能够将所述支撑腿60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安装孔111。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所述置物架的其他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支撑腿60的一个端部穿过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安装孔111之后,也可以通过一个螺帽螺接于所述支撑腿60的该端部,以将所述支撑腿60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主体11的所述底部安装孔111。
附图7a至图7c示出了将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组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过程。
具体地说,在附图7a示出的阶段,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低端对应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端部,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前侧对应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前侧,以及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对应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每个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
在附图7b示出的阶段,向靠近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方向移动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以使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分别穿过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每个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和使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的一部分穿过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容纳槽15。
在附图7c示出的阶段,向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前侧移动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以使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分别勾住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用于形成每个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的部分,此时,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分别被保持在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每个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和使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保持在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容纳槽25,以将一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一个端部。按照同样的方式,可以将另一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另一个端部。
可以理解的是,在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之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的所述侧部第一密封元件261抵住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密封结构16的所述底部水平密封元件161,和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的所述侧部第二密封元件262贴合于所述底部密封结构16的所述底部垂直密封元件162。优选地,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为方形安装钩,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为方孔,且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的尺寸和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的尺寸一致,从而在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分别以穿过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的方式勾住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侧壁12的用于形成所述底部侧壁安装孔121的部分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能够被可靠地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端部。更为重要的是,在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到任何辅助工具,甚至没有置物架组装经验的人员也能够徒手且快速地将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可靠地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这对于提高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效率、保证所述置物架的稳定性以及降低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成本来说特别的有用。
附图8a至图8c示出了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过程。
具体地说,在附图8a示出的阶段,将两个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以上下结构安装在一起,以增大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面积,其中位于上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被安装于位于下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个所述安装空间331,以使位于下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和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33分别在位于上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的两侧夹持住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从而保证两个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安装关系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可以凸出于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即,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和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没有在同一个平面,从而当位于上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以位于上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被安装于位于下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个所述安装空间331的方式被安装于位于下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时,位于上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和位于下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在同一个平面内,即,位于上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和位于下部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平齐。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其他可能的示例中,若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尺寸足够大,则不需要将两个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拼接;若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尺寸比较小,则可以依据上述方式将三个以上的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进行拼接。然后,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低端对应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后侧,和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对应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
在附图8b示出的阶段,向靠近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后壁13的方向移动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以使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分别穿过所述侧部框架安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
在附图8c示出的阶段,向远离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方向移动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以使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分别勾住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用于形成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的部分,此时,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分别被保持在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优选地,在后续,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也可以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后壁13,以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和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相互安装在一起。例如,在本发明的这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置物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连接件80,其中所述连接件80用于连接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卡合元件32和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框架后壁13。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连接件80的类型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中不受限制,例如,所述连接件80可以是但不限于相互配合的螺钉、胶水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之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框架主体31的侧部分别贴合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并且,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之间能够相互牵制,以避免所述置物架出现晃动的不良现象,从而保证所述置物架在被使用的过程中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为方形安装钩,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为方孔,并且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的尺寸和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的尺寸抑制,从而在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以穿过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的方式勾住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的用于形成所述侧部框架安装孔221的部分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能够被可靠地安装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并且保证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的端部贴合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后壁22。
更为重要的是,在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安装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到任何辅助工具,甚至没有置物架组装经验的人员也能够徒手且快速地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可靠地安装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这对于提高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效率、保证所述置物架的稳定性以及降低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成本来说特别的有用。
附图9a至图9c示出了将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过程。
具体地说,在附图9a示出的阶段,将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每个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对应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高端,和将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中部框架前壁54b对应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前侧。
在附图9b示出的阶段,向靠近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以使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穿过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的每个所述低端中部侧壁安装孔5212b。此时,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每个所述后壁缺口531b分别对应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33。
在附图9c示出的阶段,向靠近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以使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分别勾住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的用于形成每个所述低端中部侧壁安装孔5212b的部分,此时,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分别被保持在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的每个所述低端中部侧壁安装孔5212b。优选地,在后续,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中部框架后壁53b也可以被安装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以将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相互安装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之后,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每个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分别贴合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的高端,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中部框架后壁53b贴合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之间能够相互牵制,以避免所述置物架出现晃动的不良现象,从而保证所述置物架的可靠性。优选地,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是方形的安装钩,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低端中部侧壁安装孔5212b为方孔,从而在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以穿过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低端中部侧壁安装孔5212b的方式勾住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的用于形成所述低端中部侧壁安装孔5212b的部分后,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能够被可靠地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并且保证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每个所述第二中部框架侧壁52b分别贴合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
更为重要的是,在将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过程中部需要使用到任何辅助工具,甚至没有置物架组装经验的人员也能够徒手且快速地将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可靠地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这对于提高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效率、保证所述置物架的稳定性以及降低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成本来说特别的有用。
另外,可以通过所述连接件80将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所述第二中部框架后壁53b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连接在一起,以进一步保证所述置物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考附图10,依同样的方式,可以将另外的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低端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两个端部,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两端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后侧,和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低端安装于所述第二中部框架构件50b的后侧。
附图11a至图11c示出了将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过程。
具体地说,在附图11a示出的阶段,将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每个端部分别对应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端部,和将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前侧对应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前侧。
在附图11b示出的阶段,向靠近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方向移动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以使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穿过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的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421,和使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框架后壁43被安装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个所述安装空间331,以使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元件33和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夹持住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框架后壁43。
在附图11c示出的阶段,向靠近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方向移动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以使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后部框架安装钩34分别勾住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的用于形成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421的部分,此时,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每个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分别被保持在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的每个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421。
此时,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所述底部密封结构16、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以及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密封结构46相互对应以形成一柜门容纳腔90,以供容纳所述柜门70,其中所述柜门容纳腔90连通所述容纳空间100。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之后,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每个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分别贴合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框架后壁43贴合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密封结构46的所述顶部水平密封元件461抵住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的所述侧部第一密封元件261,和所述顶部密封结构46的所述顶部垂直密封元件462贴合于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的所述侧部第二密封元件262。并且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之间能够相互牵制,以避免所述置物架出现晃动的不良现象,从而保证所述置物架在被使用时的可靠性。优选地,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为方形的安装钩,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421为方孔,从而在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安装钩24以穿过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421的方式勾住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所述顶部框架侧壁42的用于形成所述顶部侧壁安装孔421的部分后,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能够被稳定地安装于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
更为重要的是,在将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过程中部需要使用到任何辅助工具,甚至没有置物架组装经验的人员也能够徒手且快速地将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可靠地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这对于提高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效率、保证所述置物架的稳定性以及降低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成本来说特别的有用。
附图12a和图12b示出了将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过程。具体地说,在附图12a示出的阶段,将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的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分别贴合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在附图12b示出的阶段,向靠近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方向移动移动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以使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的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卡扣空间251,以使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被保持在所述容纳空间100,并藉由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分隔所述容纳空间100而形成每个所述存储空间200。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被安装的位置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中不受限制,其允许使用者根据需要来选择。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被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之后,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的每个所述第一中部框架侧壁53a分别贴合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框架主体21,和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的所述第一中部框架后壁54a贴合于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的所述后部框架主体31,以及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的所述第一中部框架前壁54a抵住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所述侧部密封结构26的所述侧部第二密封元件262,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可以相互牵制,以避免所述置物架出现摇晃的不良现象,从而保证所述置物架的稳定性。
更为重要的是,在将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过程中部需要使用到任何辅助工具,甚至没有置物架组装经验的人员也能够徒手且快速地将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可靠地安装于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这对于提高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效率、保证所述置物架的稳定性以及降低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成本来说特别的有用。
在后续,将所述柜门70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并允许所述柜门70做相对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20的转动,以组装完成所述置物架。
附图15示出了所述置物架的一个变形组装方式,与附图13a至图13c示出的所述置物架不同的是,在附图15示出的所述置物架的这个具体的示例中,两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的低端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的两端,和两个所述框架构件20的高端分别被安装于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的两端,并且在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100。
附图16示出了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变形组装方式,与附图15示出的所述置物架不同的是,在附图16示出的所述置物架的这个具体的示例中,将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以使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相互牵制,从而避免所述置物架出现晃动的不良现象,以保证所述置物架在被使用时的可靠性。
尽管如此,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些具体的示例中,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也可以仅被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和所述顶部框架构件20。而在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些具体的示例中,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也可以仅被安装于两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10。
附图17示出了所述置物架的另一个变形组装方式,与附图15示出的所述置物架不同的是,在附图17示出的所述置物架的这个具体的示例中,将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安装于两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以使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被保持在所述容纳空间100,并且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分隔所述容纳空间100而形成至少两个所述存储空间200。优选地,所述第一中部框架构件50a和每个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之间能够相互牵制,从而避免所述置物架出现晃动的不良现象,以保证所述置物架在被使用时的可靠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附图13a、图15、图16和图17中示出的所述置物架的具体组装方式仅为举例,以被用于揭露和阐述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内容和特征,但并不应当将其视为对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的内容和范围的限制。
另外,本发明的所述置物架在被组装的过程中可以不需要使用辅助工具和辅助安装结构,而仅靠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以及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的相互组合就能够组装成稳定的且可靠的所述置物架,这种方式不仅使得所述置物架的组装效率更高和组装成本更低,而且所述置物架还允许被方便地拆卸,并且在所述置物架被拆卸之后,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以及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的结构不会被损坏,以便于再次将所述底部框架构件10、所述侧部框架构件20、所述后部框架构件30、所述顶部框架构件40以及所述中部框架构件50按照需要组装起来使用,这有利于大幅度地降低所述置物架的使用成本。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举例,其中不同实施例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根据本发明揭露的内容很容易想到但是在附图中没有明确指出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网址:置物架以及置物架的制造方法和组装方法与流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51733
相关内容
折叠式置物架及其组合置物架的制作方法悬挂式置物架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一种衣物除皱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一种不锈钢置物架生产工艺及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组合式厨房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一种锅架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置物架、冰箱门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一种悬挂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一种折叠式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一种墙面置物架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