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发布时间:2024-11-05 18:04

内容简介  · · · · · ·

我想把这个研究报告当作一种手册,详尽叙述一种社会学观点。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建筑物或房舍的有形界限内有组织的社会生活,可以根据这种社会学观点来研究。我将描述一组特征,它们共同构成一种框架,这一框架能运用于任何具体的社会设施,无论是家庭设施、工业设施还是商业设施。本报告所使用的观点是戏剧表演的观点,其原理从舞台演出艺术原理引申而来。我将讨论个体在普通工作情境中向他人呈现他自己和他的活动的方式,他引导和控制他人对他形成的印象的方式,以及他在他人面前维持表演时可能会做或不会做的各种事情。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 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拟剧论的倡导人。生于加拿大曼维尔。1945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53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62—1968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1968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本杰明·富兰克林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1981—1982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45—1951年间曾在设得兰群岛从事实地研究。他以个人经验观察的结果为主要资料来源,对社会互动、邂逅、聚集、小群体和异常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他首创了“拟剧论”。认为人赋予社会秩序或特定行为以意义。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社会成员在社会舞台上扮演多种角色,使自己的形象服务于欲达目的。他还提出“污记说”,认为先赋的或自致的污记贬低了个人或群体的价值,限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人们一旦给异常行为者标上污记,他...

(展开全部)

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 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拟剧论的倡导人。生于加拿大曼维尔。1945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1953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62—1968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教授。1968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本杰明·富兰克林人类学和社会学教授,1981—1982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45—1951年间曾在设得兰群岛从事实地研究。他以个人经验观察的结果为主要资料来源,对社会互动、邂逅、聚集、小群体和异常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他首创了“拟剧论”。认为人赋予社会秩序或特定行为以意义。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社会成员在社会舞台上扮演多种角色,使自己的形象服务于欲达目的。他还提出“污记说”,认为先赋的或自致的污记贬低了个人或群体的价值,限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人们一旦给异常行为者标上污记,他们就走入了“越轨生涯”,结果是异常行为被强化。戈夫曼的著作和理论在美国社会学界得到广泛的赞同。主要著作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1956)、《避难所》(1961)、《邂逅》(1961)、《公共场所行为》(1963)、《污记》(1963)、《互动仪式》(1967)、《框架分析》(1974)、《交谈方式》(1981)等。

目录  · · · · · ·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表演
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前台
戏剧实现
· · · · · · (更多)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萨特所说:“一个专心的学生希望自己专心,眼睛盯着先生,竖起耳朵,为扮演出专心的样子最终筋疲力尽,以至到了什么也听不见的程度。“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2页 一个最有趣的技巧就是,我偶尔会故意拼错一个较长的单词。于是我的男朋友就会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边为我订正一边说:“亲爱的,你真笨啊,连这都不会拼。” (查看原文)

一片大好 1 回复 12赞

2017-07-23 09:36:11 —— 引自章节:理想化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社会学译丛(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社会生活的意义》《激进主义探源》《社会宏观动力学》《新时代的精神》 。

喜欢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24.00元

20.99元

37.50元

20.00元

19.99元

喜欢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人也喜欢  · · · · · ·

46 有用 安提戈涅 2017-12-24 22:20:11

读书会选书。拟剧论代表,以戈夫曼早年的电影学为基础。立论先行,主题明晰甚至过于明晰,所以一切材料和论述都是精确进而狭窄的,无广阔之感,例子也有比明显的地域性与时代性(当然,戈夫曼也强调了这是来自美国社会的一份报告)。前台、后台的区分适用性极广,这也是社会学容易被文学阐释吸收的原因。在当下语境中,新的媒体与生活方式多少改变了这种单向度的分野,比如后台的前台化与表演出来的后台。应注意,戈夫曼所谓的“自... 读书会选书。拟剧论代表,以戈夫曼早年的电影学为基础。立论先行,主题明晰甚至过于明晰,所以一切材料和论述都是精确进而狭窄的,无广阔之感,例子也有比明显的地域性与时代性(当然,戈夫曼也强调了这是来自美国社会的一份报告)。前台、后台的区分适用性极广,这也是社会学容易被文学阐释吸收的原因。在当下语境中,新的媒体与生活方式多少改变了这种单向度的分野,比如后台的前台化与表演出来的后台。应注意,戈夫曼所谓的“自我”,纯指社会关系中的我,而不太指向精神与意识之自我。 (展开)

145 有用 墨墨 2009-06-20 11:53:11

用戏剧表演的理论来考察社会机构。可以看作是技术、政治、文化、结构视角的有益补充。有意思的是里面提到的案例都可以在汉语里找到对应说法,比如人生如戏,车轱辘话、叫穷、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神话、假摔、给面子、统一口径、一唱一和、装逼、上不了台面……2009.6

50 有用 苦琴酒 2011-11-12 14:01:54

对组织内人际互动过程中“表演”行为的全景放大描绘。涉及的具体特征点多如牛毛,丰富得令人乍舌的例证从以往文献到亲身实证,卖力地展现着理论适用的广泛性。但是看之前就在想:为什么只有戏剧论?虽然我们的确常说这人很“装”,那人很“假”,但为什么能有“人生就像一场戏”的理论,就不能有脱胎于“人生就像一次旅行”的“旅途论”?来源于“就像拉屎”的“排便论”或者得益于“就像强X”的“强暴论”呢?原来,拟剧过程只是... 对组织内人际互动过程中“表演”行为的全景放大描绘。涉及的具体特征点多如牛毛,丰富得令人乍舌的例证从以往文献到亲身实证,卖力地展现着理论适用的广泛性。但是看之前就在想:为什么只有戏剧论?虽然我们的确常说这人很“装”,那人很“假”,但为什么能有“人生就像一场戏”的理论,就不能有脱胎于“人生就像一次旅行”的“旅途论”?来源于“就像拉屎”的“排便论”或者得益于“就像强X”的“强暴论”呢?原来,拟剧过程只是个幌子。隐喻本身是对隐喻对象的扭曲,而作者在全书末尾的箴言“毕竟,脚手架是用于建造他物的东西,搭建脚手架时就应该知道它将会被拆卸”,才真正表现出一种理论在建构中最为珍贵的品格:不反被自身所困。这也是戏剧论可以在这部作品的奠基后拥有如此突出的开放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其持久力量的源泉。 (展开)

0 有用 无耻!混蛋 2024-10-30 20:16:48 湖南

怎么说?看了就跟没看一样。直到作者结尾时说“世界是个大舞台”,顿时有种畅通感,对啊,作者前面写的那些不就是这么回事吗,为什么一直看不懂呢。然而作者接下来话锋一转,说这个道理只是老调重弹。于是有点明白自己为什么看不懂了,因为作者是以专业论文的形式,用另一套话语体系来阐述这个质朴的真理。对于我来说,书中最浅显易懂的就是那些举例了。特别是看到作者由表演带到集体主义时,还蛮期待能够深入下去的。

0 有用 42 2024-10-23 12:35:10 四川

「拟剧论」,社会行为即社会表演,作为技术、政治、结构、文化视角的补充,从戏剧的视角考察社会机构(指一些固定的障碍物所环绕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有规则地发生于其中的场所)中人们的社会行为,拆解人际互动的诸要素,分析各自的特征、措施与效用。研究的核心是社会活动中人们有意无意投射的情境定义——表达性装置、表演者、区域与区域行为、角色外沟通、印象管理艺术、表演的效果与表演崩溃等方面。对人们社会生活的行为学分析... 「拟剧论」,社会行为即社会表演,作为技术、政治、结构、文化视角的补充,从戏剧的视角考察社会机构(指一些固定的障碍物所环绕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有规则地发生于其中的场所)中人们的社会行为,拆解人际互动的诸要素,分析各自的特征、措施与效用。研究的核心是社会活动中人们有意无意投射的情境定义——表达性装置、表演者、区域与区域行为、角色外沟通、印象管理艺术、表演的效果与表演崩溃等方面。对人们社会生活的行为学分析较艰涩,例证很多,但是对「拟剧论」的系统性总结较差,给人一种以戏剧表演理论套用于人际交往的印象。 (展开)

> 更多短评 2445 条

我要写书评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0 条 )

会打字的跳舞机 2009-01-23 14:44:17

人格标签、反表演的表演与存在意义

戈夫曼在50多年前根据一项在设得兰群岛一个佃农社区所作的实地研究资料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而其中的许多闪光的观点至今依旧对读者有着毋庸置疑的说服力。 本书的中文译名依鄙人之见,其实并不太确切,戈氏书的英文原名为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  (展开)

Sarcophagus 2013-10-01 16:14:10

新版粗勘手记

•初版12页冯钢译序,新版无。新版补译一页致谢,对初版作了深浅不一的逐句校改,囿于初版句子结构,未尽如意。新版编辑不太负责,产生大量新错误。 •新版添注了大量术语和人名原文,但依旧是所有注释译成中文,后面又没有参考文献,导致无法查考。 •卷首引用桑塔耶那...  (展开)

Wallander 2017-06-24 14:51:13

《微信中的自我呈现》

本文参照戈夫曼一书《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使用拟剧理论撰写此文,表达笔者对“微信”社交的一点思考 ,如有错缺,请多指教。 微信作为一个及时通讯软件,已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目前,个人微信账号可最多添加5000人为好友,一定程度上它对我们的意义早已经不再是方便沟通...  (展开)

蜗牛 2009-04-14 17:22:55

读书笔记

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很好看~ 吃完午饭开始看,一边觉得很好看一边困得要死,冲了杯咖啡勉强抵挡一阵困意,哎,思想和肉体真是不能统一啊! 还是喜欢看这种Daily Theory,那种Grand Theory完全不适合我哇~ 戈夫曼同学用舞台理论来解释日常生活,虽然说有的地方...  (展开)

诗意地栖居 2015-01-18 22:54:41

(原创)《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读书报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提到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就不得不提其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的“戏剧论”。而“戏剧论”又脱胎于19世纪初的世界上最成功的社会学系------芝加哥社会心理学派的“形象互动论”。前后相照,各自得彰。在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的社会学将关注焦点从社会进...  (展开)

Superabit 2011-11-06 11:05:26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 读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十一月初,河南义马发生煤矿事故。个中细节我不想多谈,有关事故的各项数据的意义也不大——至少从媒体报道的角度来看。新闻里的现场连线环节,记者用了绝大多数时间讲述矿井救援人员、医院医护人员和领导现场关怀这三个主题,而画面中的他们也异常卖力:每个路过的救援...  (展开)

半日娴 2018-03-06 13:18:38

拟剧论视角下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

(上学年写的小论文作业……) 摘要:本文借助戈夫曼的拟剧论,认为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也是一种“表演”行为,我们应该合理运用印象管理的相关策略,恰当地进行自我呈现,同时应当注意避免过度使用社交网络造成的身份迷失。 关键词:拟剧论 自我呈现 微信朋友圈 拟剧论认为...  (展开)

梅茗 2006-04-20 20:09:31 桂冠1992版

明明知道你是在演戏,但我依旧信任你

明明知道你是在演戏,但我依旧信任你 ——读高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一)坐井观天与瞎子摸象   书中导读是由高夫曼弟子的弟子孙中兴先生撰写,有段话我得抄下来以儆自家:   “在这里,笔者只负责「导读」的部份,希望提供一些高夫曼其(奇)人其(奇)书的...  (展开)

azure8404 2010-09-01 20:58:11

表演不是虚伪和欺骗

戈夫曼从戏剧学中借用了许多术语来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活动。其中最核心的术语当然是“表演”。戈夫曼说,“个体的表达,连同他给人造成印象的能力,包括两种根本不同的符号活动:他给予(gives)的表达和他流露(gives off)的表达。前者包括各种词语符号或他们的替代...  (展开)

木泺兮oO0 2019-02-18 14:00:16

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是一个巨大舞台,理论高度解释“戏精是怎样练成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by喜马讲书 20181012 生活的表演艺术:包括演员、剧班、舞台和观众四个方面 演员:表演是人之为人的基础 角色扮演:通过模仿互动,成为人群中的一员 明白人群的“组织”方式:扮医生、病人,理解医疗场景。 懂得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扮新郎新娘结婚,明白谁是主角、谁是观众。 意...  (展开)

> 更多书评 140篇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Zoe

Zoe (啃书)

主要探讨的问题: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是如何在他人心目中创造出一个印象的? 引言: 1、获得个体的信息,有助于限定情景,能使他人预先知道该个体对他们所寄予的期望,和他们或许可以对他所寄予的期望。获取了这些方面的情况,他人自会明晓,为了唤起期望的回应,如何行动最为恰当。 2、个体的表达:○1他给出的表达 ○2他流露出来的表达(假定行动是由于某些原因而执行的) 3、威廉▪I.托马斯(William.I.Thomas):对于我们来...   (1回应)

2016-05-07 21:12:52   131人喜欢

SincerelyYours

SincerelyYours (People do things for a reason)

萨特所说:“一个专心的学生希望自己专心,眼睛盯着先生,竖起耳朵,为扮演出专心的样子最终筋疲力尽,以至到了什么也听不见的程度。“ 笑到了哈哈哈~不过我刑诉课真的是有在听的啦。   (6回应)

2013-04-18 20:21:17   38人喜欢

关关

关关

在引言中作者告诉我们人们希望获得个体信息来准备恰当行为,个体同样能通过控制自身表达来影响人们对他的判断与反应,因此人们更关注个体无意流露出的表达,而这是这本书研究的主要方面。 第一章中作者主要介绍了表演的有关特点。前台作为表达性装备由舞台设置、个人前台组成。个人前台则由外表和举止组成。前台存在制度化现象,前台的选择会存在不适合的情况。有些职业和表演者的戏剧性自我表现相符合,有些则难以戏剧化。表演...

2013-09-13 20:29:57   20人喜欢

一片大好

一片大好

一个最有趣的技巧就是,我偶尔会故意拼错一个较长的单词。于是我的男朋友就会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边为我订正一边说:“亲爱的,你真笨啊,连这都不会拼。”   (1回应)

2017-07-23 09:36:11   12人喜欢

网址: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763

相关内容

打理家务,调整自我:日常生活中的身心澄净术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真正的环保?
绿色生活从我做起:日常生活中的环保小贴士
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
省钱达人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节省
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具备哪些生活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如何保护环境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绿色生活?环保技巧大揭秘!
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你我共同守护绿色家园
快乐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练习这种心态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