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习惯》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4-12-28 08:08

《掌控习惯》:改变习惯以实现高效时间管理。 #生活常识# #时间管理建议# #时间管理书籍推荐#

实不相瞒,做一件事,我常常会追寻它的意义,想弄清楚这样做到底有没有用。而这本书开头对于习惯作用的说明,完全说服了我。以至于开头就让我欲罢不能,后面的部分反而相形见绌了。 1.你的日常习惯稍有改变,人生道路就会通向一个截然不同的终点。在你做出1%向好或向坏的选择时,在那个时间点来说它并不起眼,但纵观你由无数个时点构成的整个人生过程时,你的那些选择决定了你是谁和你可能是谁之间的不同。成功是日常习惯累积的产物,而不是一生仅有一次的重大转变的结果。 知识复利:学到一个新观点并不能让你成为天才,但毕生致力于学习则可能取得翻天覆地的效果。另外,你读的每本书不仅让你学到了新事物,而且开阔了你的眼界,以全新的方式审视固有观念。 习惯是把双刃剑,坏习惯令你江河日下,好习惯使你天天向上。 2.突破时刻的出现通常是此前一系列行动的结果,这些行动积聚了引发重大变革所需的潜能。这种模式随处可见。癌细胞增生期80%的时间里都检测不到,随后在几个月之内便接管了身体掌控股权。竹子在生长头5年几乎看不到,因为它在6周内向上猛窜90英尺之前一直都在地下建立四处蔓延的根系。 类似的,你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有相当长时间是感受不到它的影响的,,知道某一天,你突破了临界点,跨入新境界。在任何探索的早期和中期,通常都会有一个不如意的低谷期。你期望日新月异,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但让你感到沮丧的是,在最初的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里,几乎看不到任何明显的变化。你觉得一切都是在白费功夫。这是任何复利进程的共同特征:最有力的结果总是姗姗来迟。 新习惯的养成需要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突破并无明显变化的平台期——潜能蓄积期。 3.忘记目标,专注于体系。 赢家和输家都有共同的目标,所以目标不是区分他们的标准。实现一个目标只会暂时改变生活,我们原以为需要改变结果,但其实结果并不是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而是导致这些结果的体系。修正输入端,输出端就会自行修正。 目标可能会束缚幸福感,它与改进的大方向也不一致。当所有的努力都集中在一个特定目标时,一旦目标实现,前进动力也就失去了依托。 设定目标的目的是赢得比赛,构建体系的目的是持续参与这项赛事。意在长远的思维方式不会拘泥于具体的目标。这不是为了取得任何单一的成就,而是一个精益求精、日趋进步的循环过程。归根结底,你对这个过程锲而不舍的坚持决定着你的进步。 4.习惯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原子,每个单元都对你的整体有所贡献。起初,这些细微的惯常举动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很快它们开始相互依存,为更大的胜利注入了动力,其翻倍扩张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最初投入,即“微习惯”。 它是一种有规律的练习或惯常举动,本身微不足道且简单易行,却是不可思议的力量之源,也是复合增长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5.习惯体现你的身份。改掉不良习惯的第一步是对它保持警觉,可以试着在生活中对它们进行指差确认。比如你想戒掉吃垃圾食品的习惯,当你拿起饼干时,可以大声说:我要吃这块饼干,但我并不需要它。吃掉它会导致我体重增加,损害我的健康。这会让后果更加触手可及,增加了行动的难度。 任何行为都不是孤立的,每个行动都成为触发下一个行为的提示。培养新习惯时,可以充分利用行为的关联性,确定已有的习惯,把新行为叠加上去——习惯叠加策略:继【当前习惯】之后,我将开始【新习惯】(执行意图:我将在【时间】和【地点】做【事】)。这样可以把各个小习惯串联起来创建更厚重的习惯叠加。引发积极效应。 6.环境比原动力更重要,在周围环境布置大量触发物,增加每天思考你习惯的频率。把精力放在优化环境上。 支配我们行为的是我们于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我们环境中的各类物品。可以训练将特定的习惯与特定的环境(新环境比老环境更容易)联系起来。 7.用特定喜好绑定好习惯。如,在我写完作业以后(需要),我将可以刷剧(喜好)。 8找到并消除坏习惯的边缘,比如想戒烟,你认为你正在戒除某种东西,但其实你并没有戒除任何东西,因为香烟对你没有丝毫影响。 你要牢牢记住,你没有丝毫损失,正相反,你不仅在健康、精力和金钱方面受益良多,而且在自信、自尊、自由等方面获益匪浅。最重要的是,在你未来生活的长度和质量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积极成果。 9.培养一个好的新习惯时,它所用时间不应超过2分钟。如“每晚税前阅读”变成“读一页”,“复习功课”变成“打开我的笔记本”,这样可以让习惯尽可能容易开始。 如果觉得这两分钟规则带有强制性,可以试试,做一件事,2分钟后停下来。如跑步,2分钟后停下;学习,2分钟后停下。最佳做法是在你感觉还好时及时收手。 10.不良习惯即时结果感觉良好,最终结果不好;好习惯则即时结果不愉快,最终结果很好。在当下为好习惯付出代价,在将来为坏习惯付出代价。 可以用习惯跟踪法,用来衡量进步效果,如日志、打卡记录等。进行习惯追踪,行为的完成是记录的提示。 11.复利的首要规则:除非万不得已,否则永远不要打断它。 绝不错过2次,因为错过2次就是一种新习惯的开始,你是真的没有意识到在你情绪低落或者忙碌时坚持是多么可贵,错过这些日子对你的打击大于成功日子对你的帮助。 当你感觉好的时候,锻炼很容易,但当情绪低落时仍坚持锻炼,哪怕做得比平常少,重要的是坚持不懈的表现。去健身房练5分钟不太可能提高表现,但会重申你的身份。简单做一些事,如10次下蹲,真的是任何事情都不容小觑。 12.要想有成效,拖延代价必须大于立刻行动的代价。为了保持健康,懒惰的代价必须大于健身的代价。 13.人们在面对一个勉强能应付的挑战时动力最充足,要达成心流状态,完成的任务难度要比目前能力高出约4%。出成为出色的人的必经之路,是无休止地反复做同样的事,且痴心不改,必须爱上厌倦。 14.避免培养好习惯地负面影响,要建立一个反思和审视的体系。习惯动作+刻意练习=精通。 这本书对我来说值得反复看,很多知识点都很有用。希望大家也都能凭借好习惯走上人生巅峰。

网址:《掌控习惯》读后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91095

相关内容

《掌控习惯》解读
高效习惯读后感3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3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1000字
祝坤《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行动力的来源是「掌控感」。这8个小习惯能帮你掌控生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通用10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通用22篇)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精选24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