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会呼吸”?揭秘贵阳低碳社区的绿色生活
绿色社区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 #生活知识# #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 #绿色社区#
低碳城市引关注,社区建设成重点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低碳城市建设是低碳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我国建筑业的时代命题,也是房地产行业的巨大挑战,不少企业正面临转型发展的阵痛。
社区作为城市功能的基本单元,其建设发展与城市生产、生活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低碳城市建设的背景下,社区建设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社区在城市功能中扮演的角色也开始发生新的变化。“低碳社区”的概念正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
根据中国社区低碳发展驱动力调查研究报告,社区家庭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可达 6.6 亿吨/年,中国年度排放约为100亿吨,这意味着低碳社区可帮助国家实现每年6%的减碳目标。
目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低碳社区概念的直接定义还较少。根据国家发改委2015 年 2 月印发的《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低碳社区是指通过构建气候友好的自然环境、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生活方式和管理模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低碳排放的城乡社区。从低碳的角度,在社区内除了将所有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降到最低外,也希望透过生态绿化等措施,达到零碳排放的目标。
推进贵阳低碳社区建设,一键开启绿色生活
2020年,为将低碳生活理念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环节,引导居民逐步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贵阳市生态环境局积极募集资金100万元,启动低碳社区试点创建工作。据贵阳生态环境融媒体中心报道,经过多次的实地考察与调研,兰馨桂馥小区因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居民环保意识较高成了低碳社区的试点之一。
目前,贵阳市在花溪区选取了兰馨桂馥花园小区、九龙花园小区、康城花溪小区3个城市社区和拢绕村1个农村社区作为贵阳市低碳社区、低碳村的创建试点,积极探索贵阳低碳发展的新模式。
作为贵阳市低碳社区试点的兰馨桂馥花园小区,是一个有着近17年历史的小区,位于花溪清溪路139号,建筑面积127102平方米,总户数共约866户。正如其名“兰馨桂馥”,小区大门外倚靠着一棵上了年纪的桂花树,馥郁芬芳,小区内还有成排的银杏树,一到秋天便成为业主的打卡地。小区距离农学院地铁站步行仅8分钟,周围有清溪学校、罗隆福医院、花溪万科生活广场等,周边配套丰富,整体绿化好。
据该小区业主反映,环绕小区一圈,四周环境干净,见不到一点垃圾,就连路边的垃圾桶周边也十分干净,不带一点油污。“我们小区能够评为低碳社区,与我们小区居民自身的环保意识有很大的关系。”业主委员会副主任张榕说。
自兰馨桂馥花园小区正式试行业主自治开始,从劝阻占用公共场所种地、督促居民进行餐厨油污分离,再到及时补种枯萎、坏死的植物,小区业主在保护环境这件事上任何小问题都没有放过。
低碳社区的建成,除了居民自身环保意识的提升为社区发展提供内在动力,还需要形成低碳理念与社区规划一体式布局——参考低碳社区规划设计阶段的相关指标体系,可以交通出行、家居生活、环境绿化等方面为出发点,创造绿色出行、绿色居家、绿色覆盖的多元低碳环境,营造气候友好社区氛围,为“负债累累”的生态环境“瘦身”减碳,一“减”开启绿色生活,共建绿色低碳家园。
图片来源:低碳社区规划设计阶段的指标体系表,来自参考文献《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的低碳社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绿色出行:减少出行能耗,构建低碳生活圈
通过社区用地的良好布局,建立低碳生活圈,同时构建低碳交通系统和低碳交通方式,提供多元化的低碳交通出行方式,并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从出行目的及出行方式上有效减少居民的出行能耗。
比如,社区内提供就业场所,实现住商两用,住宅及商业空间共存,通过就地就业和就地消费以减少交通消耗;社区内多功能公共空间的设计(运动场、农贸市场、购物中心、娱乐中心、美容美发等)使居民生活需求最大限度在社区内解决。
绿色居家:减少环境污染,低碳生活从身边做起
利好政策频出,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助推低碳生活圈建设。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求多措并举扩消费,确定支持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措施,加快释放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潜力。
增设节能环保设施,节能减排取得良好效果。据了解,兰馨桂馥花园小区还拥有节能降碳的“秘密武器”——去年5月,贵阳市生态环境局低碳社区项目委托贵州立时恒升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进行精心组织设计,通过安装节能环保路灯、节水装置、垃圾分类桶等方式,开展社区基础设施节能环保、社区环境优美宜居、社区生活方式等工作,推进低碳社区试点建设。
相关数据显示,安装60盏风光互补性太阳能路灯,每天可节约30度电,每月可节约900度电,相当于每月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06kg;40盏太阳能庭院路灯,每天可节约8度电,每月可节约240度电,相当于每月减少188kg碳排放;每个节水阀每分钟可节水6升,90个节水阀每分钟可节水540升,100分钟可节水54吨,可减少碳排放49kg。
绿色覆盖:增加绿色空间,创建见缝插绿的“口袋公园”
绿地主要包括宅配绿地、公共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还有公共绿地内占地面积不大于1%的水池、亭榭、雕塑等小品建筑都是视为绿地的。绿化覆盖率与绿化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均是衡量环境绿化的重要指标。国家明确规定居住小区的绿化率不能低于30%。
基于生态环境进行绿化设计,挖掘环境绿化的功能性,建立生态绿地系统和立体式绿化系统,结合本地植物进行复层种植,形成环境绿化与社区规划一体式布局,进而实现生态友好的低碳社区建设。那么,推窗即见景、移步就入园——“口袋公园”的建设一方面则满足了业主娱乐休闲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提升了绿化覆盖率和宜居的社区环境。
相关专家表示,目前,展现在大众面前的低碳社区仍处于将各阶段研发成果分散于各类项目中的初步实践,惟有形成系统集成于一个项目或社区,才可能形成真正的近零碳、零碳成果。因此,距离真正的零碳社区生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贵阳花溪兰馨桂馥花园小区及其他低碳社区试点也将为贵阳低碳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网址:小区“会呼吸”?揭秘贵阳低碳社区的绿色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95229
相关内容
绿色生活揭秘低碳环保的小窍门一运社区开展 “绿色出行 低碳生活”宣传活动
贵阳:用“低碳交通”和“绿色建筑”构筑“低碳城市”
绿色低碳生活正成社会新风尚
绿色环保,低碳生活!新华街道各社区开展绿色生活系列活动
“低碳生活,绿色生活” 环保宣传进社区
构建零碳社区与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
贵阳举办绿峰定向登山活动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会“呼吸”的绿色建筑,共建生态家园
绿色低碳成为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