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亲子小活动 在家温馨过元旦
家庭温馨:记录亲子互动的温馨瞬间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个人生活感悟# #生活感悟图片#
经过一整年繁忙的学习、充实的生活和紧张的防疫工作,我们终于来到2022年的尾声,即将迎来2023年元旦。我们可以从元旦故事、元旦韵致、元旦味道和元旦祝福几个方面着手,展开亲子小活动,在欢度佳节的同时带着孩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让元旦更有家的味道。
讲元旦故事 围炉话佳节
元旦,即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它意味着新年的开始。我们习惯在这一天和家人一起品美食、尝美酒,互道美好的祝福。我们可以从元旦的由来开始,把新年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能在时间的长河里,看见传统文化的美好。
“元旦”是中国古代“土产”
现在,每年的1月1日在中国被称为元旦,那“元旦”一词是如何来的呢?
中国的元旦,据传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曰”,即太阳升起;“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在南北朝时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这就是元旦的由来。
古代元旦并不是公历的1月1日,而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今天的春节。这个规定从汉武帝时期起,一直沿用到了清代末年。
而我们今天的元旦节,则是源自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一个决定。这次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全国各地的元旦习俗
由于农历新年的存在,中国现在的元旦习俗相对没有多么统—、隆重,但各个地方的传统习俗还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得以传承。
◎东北:因天气寒冷,东北元旦饮食主要以冻品、腌菜、乱炖为主。像冻饺子、酸菜炖粉条、腌雪里红等都是元旦必备的食物。
◎北京:北京小孩子新年要吃冰糖葫芦,象征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山东:在元旦这一天,学生们要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以期待来年金榜题名。
◎江浙:元旦时节把竹竿束于草上,点火燃烧,称为“庆田蚕”。其中在绍兴,元旦会用“茶碗茶”待客,有的还要放入橄榄和金桔,称为“捧元宝”。
◎福建:元旦吃饭时要在米饭上插上红纸做的花,俗称“春饭”,是“年年有余”的象征。
\亲子小活动/
了解了中国一些地区的元旦传统习俗后,我们也可以带着孩子看看世界各地是怎么度过新年第一天的。
赏元旦韵致 读懂藏在古诗里的故事
元旦在中国古代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古代的人们在这天写的诗有很多,写作环境各异,目的不尽相同,悲欢离合都在元旦这一天而变得更加特别。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赏析几首关于元旦的名诗词,从中探寻那些沉寂在时光里面的故事。
品鉴1-佳节的面貌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这首诗使用了白描手法,抓住了元旦最常见最贴近我们的景象,点爆竹,饮屠苏酒,换桃符,这些特别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元旦的欢乐气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故事:王安石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所以这首元旦的诗中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元旦是一年之始,变法则是国家改变的开始。“新”不仅仅代表着元旦的桃符,还代表着迎接变法的国家。
品鉴2·佳节与友情
《元日·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故事与赏析:元旦之日,团圆之时,在这个时候难免想起自己远在他方的故友莲花滴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诗人饮冻酒,赏早春情态。元旦佳节,身旁有佳人和歌女劝酒助兴,但我却只顾得上惊讶于早春的物景,那些烂漫的春景好像就是我的旧相识。
作者对于旧友的思念在他看到元旦的春景时达到了高峰,我们与友人的相遇相知相熟都是经由了一个又一个故事的。在新年伊始时,要记得问候一下友人。
品鉴3·新年与田园
《田家元旦》(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故事与赏析:田园间的元旦,十分质朴纯洁。这首诗是孟浩然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于他去长安应考的元旦。首联的气候描写,贴近农家的生活,节令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正值壮年,虽然没有官职,但也会担忧田间农事。下一联则是描写农夫和牧童在田间劳作的场景,蕴含着收获的欣喜。最后一联,大家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今年肯定是个丰收之年。元旦象征着一年开始的希望,农家之人没有太大的野心,只要农作丰收,那便无忧无虑,但作者在诗中的“无禄”,还是隐隐透露着不甘隐居的心情。
\亲子小活动 /
找一首关于元旦佳节的诗词,和孩子一起探寻藏在文字里的故事。
◎推荐诗词:《新年作》(唐·刘长卿)、《除夜》(宋·文天祥)、《甲午元旦》(清·孔尚任)
品元旦味道 美食里的新年氛围
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丰富多彩,从汤品、饮料到食品,一应俱全,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从这些传统美食里,寻访新年的味道。
◎椒柏酒:椒柏酒起源于东汉,椒是花椒,柏是侧柏叶,椒、柏可以分别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饮用,表达以健康长寿的愿望。
◎桃汤:命名思议,桃汤就是用桃叶、桃枝、桃茎三者煮制的汤,古代人以桃为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所以有了元旦饮桃汤,驱邪压祟的传统。
◎年糕:年糕这一食物历史悠久,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但元旦吃年糕则是从明清时代开始流行的。“年糕,年糕,年年高”的寓意也让它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元旦美食之一。
◎汤饼:汤饼听上去小众而神秘,其实就是面片汤,将调好的面团托在手里撕成片下锅煮熟。面片发展到现在,就是我们吃的面条。
\亲子小活动/
和孩子一起制作年糕,收获一份糯糯的新年美食。如果想要这份美食更有童真,还可以购入一些好看的面食磨具,将年糕压制成“玉兔”“桂枝”等更富节日寓意的形状,然后一起品尝亲子合作的劳动成果,过一个更有温度的元旦节。
送元旦祝福 感恩之心辞旧岁
每逢元旦佳节,人们都喜欢制作一些有吉祥寓意的物品,辞旧迎新,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寄望,传承下来的元旦习俗有不少,比如:
◎贴春联:每逢新岁,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也表达了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贴福字:贴福字和贴春联的寓意是相似的,都是人们对“福气”“福运”以及美好未来的期盼与寄托。有人说福字要倒着贴,寓意“福到了”;而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却多次普及福字的正确贴法:大门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贴,意为“开门迎福”。
\亲子小活动/
亲手DIY“年红”:购买一沓红纸,和孩子一起做“年红”。春联、福字、窗花都是“年红”的一种,寓意新年如意。和孩子一起,亲手DIY“年红”,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创作能力,还可以教会他们将自己新手制作的美好祝愿赠与过去的一年中,给予我们帮助与温暖的人,以感恩之心待人赤子之心。
人物档案
何美玲:重庆市第九十四中学初中语文教研组长。从事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12年,2020年8月在第九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一、二等奖,2021年成为大渡口区优秀班主任宣传人选。
文:高原 新媒体编辑:王树凯(实习) 本文选自《新家长报》1134-1135期《四个亲子小活动 让元旦更有家的温度》
声明: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新家长报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新家长报。本公众号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新家长报联系。
网址:四个亲子小活动 在家温馨过元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97072
相关内容
太原元旦亲子活动推荐上海跨年元旦亲子活动汇总
元旦亲子手工活动方案
温馨提示丨元旦假期出行小贴士
亲子活动室效果图设计——营造温馨与趣味的亲子空间
“我们的节日·元旦” ——亲子DIY龙年花灯活动在未来路街道举办
幼儿园大班元旦主题教案《欢度元旦》四篇
阳光社区:家庭亲子互动进小区,共创和谐温馨社区
家庭温馨的句子
亲子烘焙,温馨家园的甜蜜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