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维修方法与技巧
电子产品维修中常用的电子工具使用方法 #生活技巧# #数码产品使用技巧# #电子维修基本技能#
1、电子产品维修方法与技巧摘要:通过长期从事电子教学、设备管理和维修,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与积累大量的维修经验,现就普遍存在电子设备维修的方法与实践上做一剖析阐述。关键词:电子产品故障故障维修方法技巧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除了人为因素发生一些偶然故障外,还常常因环境的影响、运行条件的突变以及元器件电性能的老化等原因产生各种故障。一、电子产品维修的几项原则1、先动口再动手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应急于动手,应先询问用户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对于生疏的设备,还应先熟悉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遵守相应规则。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电气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周围其他器件的关系,在没有组装图的情况
2、下,应一边拆卸,一边画草图,并记上标记。2、先外部后内部应先检查设备外观有无明显裂痕、缺损,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对机内进行检查。拆前应排队周边的故障因素,确定为机内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将设备越修越坏。3、先机械后电气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检测仪器寻找故障部位,确认无接触不良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4、先静态后动态在设备未通电时,判断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测参数、判断故障,最后进行维修。5、先清洁后维修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
3、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块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会排除。6、先电源后设备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故障设备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7、先普遍后特殊因装配配件质量或其他设备故障而引起的故障,一般占常见故障的50%左右。电气设备的特殊故障多为软故障,要靠经验和仪表来测量和维修。8、先外围后内部先不要急于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在确认外围设备电路正常时,再考虑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二、检查方法和操作实践1、直观检查法(1)了解故障情况检修电子设备时,不要急于通电检查。首先应向使用者了解电.子设备故障前后的使用情况(故障发生在
4、开机时,还是在工作中突然或逐渐发生的,有无冒烟、焦味、闪光、发热现象;故障前是否动过开关、旋钮、按键、插件等)及气候等.环境情况。(2)外观检查(a)通电前检查。检查按.键、开关、旋钮放置是否正确;电缆、电线插头有无松动;印刷电路板铜箔有无断裂、短路、霉烂、断路、虚焊、打火痕迹,元器件有无变形、脱焊、互碰、烧焦、漏液、胀裂等现象,保险丝是否熔断或松动,电机、变压器、导线等有无焦味、断线、打火痕迹;继电器线圈是否良好、触点是否烧蚀等。(b)通电检查。通电前检查如果正常或排除了异常现象后,就可以通电检查。通电检查时,在开机的瞬间应特别注意指示设备(如电表、指示灯、荧光.屏)是否正常,机内有无冒烟、
5、打火等,断电后摸电机外壳、变压器、集成电路等是否发烫。若均正常,即可进行测量检查。2、测量检查法(1)电阻测量法一般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阻挡进行测量。注意事项:(a)测量与其他电路有联系的元器件或电路时,需注意电路的并联效应,必要时断开被测电路一端测量;(b)测量.回路中有电表表头时,应将表头短路,以免损坏表头;(c)若被测电路中有大电容时,应首先放电;(d)根据被测电阻阻值的大小,应选用适当量程;(e)电机、变压器的绝缘测量应用兆欧表。(2)电压测量法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检测电源部分输出的各种直流电压;晶体管各极对地直流电压;集成电路各引脚对地直流电压;关键点的直流电压等。维修注意事项
6、:(a)正确选择参考点,一般情况下参考点是以地端为标准,但某些特殊电路的电源负端、正端都不接地,参考点应以该.局部电路的电源负端为参考点;(b)注意电.路的并联效应及电表对电路的影响,有时某一元件电压失常,并不一定是这个元件损坏,有可能是相邻元器件发生故障引起的。(3)电流测量法主要测量电子设备整机工作电流或某一电路中的工作电流。电流检查往往比电阻检查更能反映出各电路静态工作是否正常。测量整机工作电流时,须将电路断开(或取下直流保险丝),将万用表电流挡(选择最大量程)串入电路中(应将万用表接好后再通电);另外,还可以测量电子设备插孔电流、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工作电流、电源负载电流、电容器漏电电流
7、、空载变压器电流、过荷继电器动作电流等。家电测量时必须预先选好量程,防止量程过小而损坏电表。(4)波形测量法用示波器测量波形,比较直观地检查电路动态工作状况,这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注意事项:(a)选择公共点作为示波器地线,地线必须接触良好,否则波形不稳或看不到波形;(b)被测设备的地线必须是冷”地(即与电网.是隔离的);(c)示波器探头输入阻抗要高,否则对被测电路有影响;(d)示波器输入信号应在量程范围内,否则易损坏示波器。3、干扰法主要检查电子设备在输入适当的信号时才表现出来的故障。方法是用镣子、螺丝刀、表笔等简单工具碰触某部分电路的输入端,利用人体感应或碰触中的杂波作为干扰信号,输入到各
8、级电路;或用短路法使晶体管基极对地(连.续或瞬间)短路,在给电路输入端加入这些干扰信号的同时,可用万用表或示波器在电路的输出端进行测量;注意荧光屏上是否有噪波干扰、喇叭中是否有噪声干扰,以判断被检查部位能否传输信号来判断故障部位。最好从最后一级逐渐向前检查。4、等效替换法在大致判断了故障部位后还不能确定造成故障的原因时,对某些不易判断的元器件(如电感局部短路、集成电路性能变差等),用同型号或能互换的其他型号的元器件或部件代换。维修在缺少测量仪器仪表时,往往用替换法排除故障,尤其是插入式安装的元器件更是简单可行。注意:(a)替换的元器件应确认是好的,否则将会造成误判而走弯路;(b)对于因过载而产
9、生的故障,不宜用替换法,只有在确信不会再次损坏新元器件或已采取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才能替换。5、比较法维修有故障的电子设备时,若有两台电子设备,可以用另一台好的电子设备作比较。分别测量出两台电子设备同一部位的电压、工作波形、对地电阻、元器件参数等来相互比较,可方便地判断故障部位。另外,平时多收集一些电子设备的各种数据,以便检修时作比较。6、隔离法适用于各部分既能独立工作,又可能相互影响的电路(如多负载并联排列电路、分叉电路)。这时可将某电路各个部分一个一个地断开,一步一步地去缩小故障范围。如当测量到某点对地短路时,首先看看是由哪几个支路交汇于这一点,然后逐一或有选择地分别将各支路断开,当断开某一支
10、路时短路现象消失,则说明短路元件就在此条支路上。然后再沿这一支路,继续用上述方法查找,直到查到短路元件为止。当然,在查找的过程中,串接有较大阻值电阻的支路可不用7、故障恶化法对间歇性或随机性故障,为了使故障暴露出来,可采用故障恶化法,如振动、边缘校验(施加极限电源电压)、加热(如用电烙铁烘烤集成电路)、冷却(如用酒精棉球擦拭集成电路外壳),对连接器、电缆、插头、插入式单元等进行扭转、拨动等,但应注意避免造成永久性破坏。8、信号追踪法用示波器、逻辑探头或万用表,按信号流程选择正确的检测点,检测电阻、电压、电流、信号波形、逻辑电平等是否正常。测试要点:(1)由不正常的检测点开始沿信号通路往回测试;
11、(2)先大范围寻找故障源,再小范围仔细测试(对于串联电路,可以从中间插入进行检测)。三、常用的检修技巧1、暗视法暗视法是在相对较暗的环境下,观察因接触不良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微弱电火花,来寻找故障点的方法。此法能较直观而简捷地发现故障点。2、中间插入法在串联排列的且级数较多的电路中,可采用直接插入中间一级,测量其输入与输入情况,来判断故障范围,比逐级测量(不论是由后向前或由前往后测量)法快捷。3、越级法越级法就是越过被怀疑的那一级(或几级)电路,把信号从被怀疑的前一级(或几级)直接引到被怀疑电路的后面一级。此法适用于同类多级串联电路的检修。串联的各级电路要具有相同的频率特性与足够的放大倍数,且对应
12、点的电位相同。若对应点的电位不同,在越级时必须采用电容跨接。4、串联灯泡法所谓串联灯炮法,就是取掉输入回路的保险丝,用一个60100W/220V的灯泡跨接在保险丝两端。由于灯泡有一定的阻值,如100W/220V的灯泡,其阻值约为480Q(指热阻),所以能起到一定的限流作用。这样,一方面能直观地通过灯泡的明亮度来大致判断电路的故障;另一方面,由于灯泡的限流作用,不会立即使已有短路的电路烧坏元件。当排除短路故障后,灯泡的亮度自然会变暗,最后再取掉灯泡,换上保险丝。5、假负载法当开关电源无输出或输出电压异常时,可以采用假负载法来判断故障是出在电源本身还是出在负载电路中。方法是在电源输出端接一个与负载
13、功率、阻抗大致等效的电阻作为假负载:若接上假负载后电源工作正常,则说明故障出在负载电路中;反之,则说明电源有问题。假负载的大小可根据输出电压及负载能力来定,比如电源的输出电压是12V,负载电流在1.5A以上,则可选10Q/10W左右的电阻;如电源的输出电压是110V,负载电流在2A以上,则可用一个60-100W/220V的灯泡来作假负载。大多数开关电源都可采用此法,但也有少数开关电源不宜用此法,比如对于在多频显示器中采用行逆程脉冲激励的自激式开关电源,就不宜采用假负载法。6、拆除法电路中的元器件,有些是起辅助性作用的,如滤波电容器、旁路电容器、保护二极管、压敏电阻等,当这些元器件损坏后,有可能会影响整个电路的正常工作,在缺少代换元器件的情况下,将这些元器件应急拆除,暂留空位,电路可基本恢复工作。7、
网址:电子产品维修方法与技巧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97435
相关内容
电子产品维修方法与技巧.doc全文电子产品维修方法
电子产品维修与维护技术培训.pptx
电子产品安全使用与维护技巧.docx
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
电子产品维修培训资料
小家电产品维修保养与故障排除技巧.pptx
「电子产品维修」电子产品维修公司黄页
电子产品维修手册.pdf
家用电器的维修有什么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