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智能网联环境下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物联网设备支持智能家居系统的互联互通,形成生态系统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改变生活# #物联网设备#
【安防展览网 视点跟踪】自动驾驶会有较长时间的一段过渡期。
过渡期内,都是自动驾驶车辆与常规车辆混行,智能交通的内涵与外延也在不断扩展。
过渡期的智能交通该如何建设?
在第二届浙江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未来交通大会上,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智能交通所所长高翔分享了智能网联环境下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思考。
首先,一旦实现全面自动驾驶之后,交通设施逐步要数字化。
当前的交通设施数字化仅满足设施管理、运维,不足以支撑车路协同的需要。未来在车路协同的趋势下,实现全数字化、能够传输到车辆的高精地图是必然阶段。实现基础设施数字化的过程有很多手段,包括在现有基础设施上加装车辆可识读的标签,及在建设基础设施时就标配这些功能。
第二,当前建设的智能交通系统与智能网联有何关系?
单车智能有很多局限性,需要大量的路侧信息支撑。而智能交通系统大量的信息化设施可以为智能网联提供很多有用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如何提供给智能网联车辆?
以交通信号控制为例,实现的途径有两种:
一是将交通信号机的信息直接发送给近的RSU,通过RSU传播给智能网联车辆。这种途径速度快,实时性好,但是需要考虑安全问题。
二是中心层的对接,通过交通信号控制中心与智能网联的中心云对接,再下发到RSU。这种途径就会产生延迟问题,导致很多功能失效。
所以,信号控制数据的开放到底如何开放?开放的程度怎么样?开放的方式是什么?如何解决安全问题?这些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三,信息采集的共建共享问题。
在智能网联之前,我们有大量的信息采集手段和信息源,这么信息能否满足智能网联的需要?这就需要考虑可靠性问题、共享机制问题和安全问题。
第四,视频共建共享问题。
当前的视频结构化数据、视频流、图片等信息主要服务于交通管理,这些数据是否有可能开放出来提供给智能网联车使用也要考虑安全问题、可靠性问题、共享机制问题及隐私问题。
第五,过渡期的智能交通建设要遵守集约化原则。
第六,未来的智能网联是要跨部门、跨系统的联动。
声明:凡来源标明“智慧城市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智慧城市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智慧城市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址:高翔:智能网联环境下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15620
相关内容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环境控制系统.docx智能网联、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腾讯深入智慧交通出行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应用浅谈
物联网技术如何构建智能家居环境下的健康管理生态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调节系统的设计
智能厨房物联网烹饪环境优化系统设计
什么是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的知识介绍
智能感知环境系统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
随便看看
-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低碳生活”成为人们提倡的生活方式.黄先生要从某地到福州,若乘飞机需要3小时,乘汽车需要9小时.这两种交通工具每小时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为70千克,
- 自行车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出行时骑自行车不仅能锻炼身体,也符合当今社会“低碳生活,节能环保”的理念.自行车上的部件大多与物理学有关.请列举两例,说出自行车上某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表是两种汽车的相关数据:请回答:
- 公交车是一种我们生活常用的交通工具.它不仅可以方便我们的日常出行.同时还节约了宝贵的能源.请你就公交车某一部分的设计用意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问题: ?回答: .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 (10·德州)电动自行车已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如图21所示)。
- 在机动交通工具中,公共交通是最为节能的方式()
- 【公交车作为现代化城市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承担着低碳节能的重要任务,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纯电动公交车等各式新能源公交车陆续投入示范运营,为我国公交】
- 纯电动汽车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它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通过能量回收再利用.可提高汽车对能量的利用效率.制动能量回收的原理是利用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将车辆制动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存储起来.关于制动能量回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动能量回收利用了电磁感应现象B.制动能量回收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C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 使用节能电器、出行首选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生活方式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时尚
- 短途(不超过5千米)出行,最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