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5分钟生活圈!这才是未来社区该有的样子

发布时间:2024-11-13 14:34

图片

近年来,城市规划领域“生活圈”的概念很火,各地都在打造社区生活圈,那么什么是“生活圈”?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以家为中心,日常活动如购物、休闲、通勤、医疗等,活跃的范围就是生活圈。“生活圈”规划就是以这个范围为单位,配置相应的生活服务设施,比如商场、公园、公交站、医院等。不同于行政的社区概念,“生活圈”侧重以居民真实生活轨迹空间再界定。

步行5分钟,300到500米距离范围,是社区生活品质保证的关键环节,与居民每天的生活密切相关。如何让这5分钟生活圈成为居民生活的幸福圈?今年,包头市印发《包头市城市居住社区(5分钟生活圈)配套服务要素规划技术指导意见》,将城市社区配套服务要素分为健康管理、为老服务、终身教育、文化活动、体育健身、商业服务、行政管理、公用设施、公共安全等九大类内容,每类内容下又分为若干子项,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儿所、幼儿园、文化活动道、社区商业网点、再生资源回收点、机动车停车及充电设施等要素的服务内容、最低指标、服务半径等都提出了详细要求,以居民的多层次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的精细化配置与全生命过程的人性关怀,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介绍,《意见》中对于符合要求的老旧小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比如当地首个兵工文化特色社区——自由路2号街坊改造项目。这里是“一五”时期苏联援建内蒙古一机厂的配套职工用房,已经走过 50 多年的历史,积淀了包头这座工业城市的时代历史。包头市按照“修旧如旧”的改造手法,恢复苏联式建筑原来的风貌,通过广场雕塑、老物件、老器件等打造兵工文化街区,凸显兵工文化历史。同时建设养老、医疗、便民、社区四大服务中心,满足社区居民步行五分钟时间的基本需求。

在新建小区,“5分钟生活圈”配套要素将作为联合验收的指标之一,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共同监管。

以往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的规划和设计过度关注平均化方案,如人均指标、千人指标等。从整体布局上虽有其合理性,但极为粗放,是不考虑群体差异的“一刀切”,容易造成效率低下、重复配置、区域协调性不足等问题。内蒙古台特约评论员李永强认为,“生活圈”的规划兼顾效率和公平,尤其老旧小区改造方面,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了样板。

图片

听,思考的声音

李永强:对于广大市民群众来说,居住地附近是否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和生活便利,尤其是在步行五分钟的时空范围内能遇到什么样的生活场景,享受到什么样的生活便利,这些寻常生活上的琐碎事和细微处,却是决定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事和关键处。这次包头市规划建设市民“5分钟生活圈”,制定配套服务要素规划技术指导意见,在我看来,是向包头市民发出了一份城市未来生活的幸福指南。

这些年,我们更习惯于地方政府把大量城建资金投入到重大城建项目上面,新中心、新地标、新社区、新小区层出不穷,城市也确实变得越来越美,但另一方面,城市之“新”与城市之“旧”的反差也越来越大,对于老旧小区和传统区域的改造更多集中在基础设施功能的修缮,居住有了改善但环境总是有差距。但包头借助城市居住社区改造,将老旧社区也改造成景观,像自由路2号街坊“修旧如旧”,成为最能代表包头工业城市发展历史的文化特色街区,生活配套更加完备,居住体验感获得巨大提升,“5分钟生活圈”中见证城市生活的美好,尽显城市管理者的建设智慧与治理担当。

便民的要义是民生,而“5分钟生活圈”的建设落实要靠对街区的准确化定位和精细化布局,要以更高境界的视野,更加前沿的思维,更加规范的标准,以差异化、创造性的工作,才能真正为市民建设好每一方空间。我特别期待在“5分钟生活圈”内,有风尘仆仆的脚步,也有惬意温馨的时光,每个人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触摸到一座城市变化中,恒久不变的民生温度。

监制:侯爱文

审核:岳 楠

编辑:赵佛佛

记者:孙雪梅、彭 程

声明:内蒙古新闻广播原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新闻广播》官方微信

网址:打造5分钟生活圈!这才是未来社区该有的样子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6713

相关内容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推动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关于《关于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圈的建议》的答复
石景山区全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党群服务中心集成15分钟生活圈功能,杨浦打造全龄友好的社区服务综合体
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圈”出八角人的幸福生活
健身的地方变多了!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越来越好丨去一线 到现场
未来城市生活指南——元时代背景下15分钟生活圈更新探索
杨浦:“党建+全民健身”融合,打造“15分钟体育生活圈”—各区联播—文明上海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要点分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