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电和用电安全常识
作者简介:翁鹏,陕西中航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所长,国家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高级工程师。汉中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专家库专家,汉中市建设工程技术咨询专家,陕西省招标投标评标专家,陕西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汉中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汉中市建筑学会五届二次理事会常务理事,汉中市建筑第五届理事会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现代生活一点也离不开电。电灯、电脑、电视、空调、电梯等等,都要用电。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电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它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人对电的需求夸张的说其作用不亚于人类世界的氧气。对于人类来说,电是如此的重要和神奇,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认识电:
电的来源:发电的方法有多种,现阶段最普及的火力发电,也是技术最成熟的,缺点就是污染厉害,利用率不高。其次,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大,洁净无污染,但前期投资太大,建设周期长。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都属于新能源发电,洁净,无污染,缺点就是装机容量太小,受地域限制。最清洁的核能发电,容量大,技术含量高,燃料运输方便,缺点就是投资成本大,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
电的传输:通过发电厂发出电,进入变电站把电压升高,以便电能可以送得更远,线路通过输电铁塔输送到远方。再通过变电站将电压降低,以便工厂等场所使用,再通过变压器将电压降得更低,以便家庭使用。
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压等级:220V、380V、6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通常将35kV及35kV以上的电压线路称为送电线路。10kV及其以下的电压线路称为配电线路。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36V、24V、12V。
生活中常见电压有:电视信号在天线上感应的电压约0.1mV;碱性电池标称电压1.5V;手持移动电话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 3.7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干燥情况下不高于24V;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日本和一些美洲国家家用电压为110V);动力电路电压 380V;无轨电车电源的电压550~600V;电视机显像管的工作电压10kV以上;发生闪电的云层间电压 可达1000kV。
导体与电阻:导体是善于导电的物体,即是能够让电流通过材料;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并不是能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这是一般人常犯的错误);日常生活中,金属、人体、石墨、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橡胶、陶瓷、木头、塑料等都是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但是在高温下加热至红赤状态就是导体。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但浑浊的水就导电。
电阻,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相同电压下电阻越小,电流越大,反之亦然。一般在干燥环境中,人体电阻大约在2千欧-20兆欧范围内;皮肤出汗时,约为1千欧左右;皮肤有伤口时,约为800欧左右。人体触电时,皮肤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越大,人体电阻越小。一般情况下,人体电阻可按1000-2000欧考虑。
日常生活中,电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生活中插墙式电器使用的是民用交流电源,交流电在家庭生活、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使用。直流电:方向不随时间发生改变。生活中使用的可移动外置式电源提供的的是直流电,直流电一般被广泛使用于手电筒(干电池)、手机(锂电池)等各类生活小电器等。干电池(1.5V)、锂电池、蓄电池等被称之为直流电源。
常见到的触电事故一般是指电流对人体造成伤害,造成触电伤亡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以下几方面:
1.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 根据电击事故分析得出:当工频电流为0.5~1mA时,人就有手指、手腕麻或痛的感觉;当电流增至8~10mA时,针刺感、疼痛感增强发生痉挛而抓紧带电体,但终能摆脱带电体;当接触电流达到20~30mA时,会使人迅速麻痹不能摆脱带电体,而且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电流为50mA时,就会使人呼吸麻痹,心脏开始颤动,数秒钟后就可致命。通过人体电流越大,人体生理反应越强烈,病理状态越严重,致命的时间就越短。
2.通电时间的长短 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这是因为时间越长,人体的电阻就会降低,电流就会增大。据统计,触电1-5min内急救,90%有良好的效果,10分钟内60%救生率,超过15分钟希望甚微。
3.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当电流通过人体的内部重要器官时,后果就严重。例如通过头部,会破坏脑神经,使人死亡。通过脊髓,会破坏中枢神经,使人瘫痪。通过肺部会使人呼吸困难。通过心脏,会引起心脏颤动或停止跳动而死亡。这几种伤害中,以心脏伤害最为严重。根据事故统计得出:通过人体途径最危险的是从手到脚,其次是从手到手,危险最小的是从脚到脚,但可能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
电给我们生活带来光明,带来便利,同时也带来危害,但只要我们安全用电,就能让电更好的服务我们。
随着电能应用的不断拓展,以电能为介质的各种电气设备广泛进入企业、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与此同时,使用电气所带来的不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为了实现电气安全,对电网本身的安全进行保护的同时,更要重视用电的安全问题。
一、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统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标志不统一而造成的。
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为保证安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以下几种:
1、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信号旗、机器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
2、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点”、“注意安全”等。
3、绿色:用来标志安全无事。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
4、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带安全帽”等。
按照规定,为便于识别,防止误操作,确保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别交流电气电路中的相序: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零线为蓝色或黑色,接地线为黄绿相间。
二、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关断电源。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安装灯泡要先关断电源。
三、家庭安全用电常识
1、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
3、平时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接近高压带电体。
4、严禁私自从公用线路上接线。
5、线路接头应确保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6、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穿电线管保护,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7、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8、家用电器接线必须确保正确,有疑问应及时询问专业人员。
9、家庭用电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以保证使用家用电器时的人身安全。
10、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室内要设有接地线。
11、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万不能拉合电源,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12、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头以防意外。
电的发明与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带来危害。掌握用电安全常识,并运用到生活中去,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电安全。
网址:生活中的电和用电安全常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8136
相关内容
家居用电安全指南:日常生活中必知的电器用电常识如何保障生活中电器使用安全?掌握这些生活日常用电安全知识
【家电安全使用常识】
家电安全使用常识
家庭安全用电的小常识
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通用9篇)
家庭安全用电小常识
家庭电器安全使用常识.docx
常见家庭电器使用安全常识.docx
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技巧与常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