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小知识|孩子在妈妈大吼大叫以后,为什么会很快原谅呢?
儿子问妈妈:为什么我叫小明,你叫大明?妈妈说:因为我是你妈,你是我的小不点呀。儿子又问:那爸爸呢?妈妈说:你爸是我儿子,所以叫大不点。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日常生活笑话# #家庭幽默段子#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会对经常照顾自己的人产生稳定的情感依赖,这是孩子作为安全感的源泉,孩子依赖父母而生活,并从中获得快乐的体验,从而成长为自信活泼的性格。
当父母对着孩子大吼大叫时,孩子会感觉到自己和父母之间的依恋感不稳定了,对自己的生存造成了威胁,他们就会急着讨好妈妈,比如:“摸摸妈妈的脸颊、甜甜的微笑”等类似的动作,他们这样做是想要维护和妈妈之间的亲密关系。
“我不想要你了、我不是你的妈妈”,类似抛弃孩子的这种话,妈妈最好不要对孩子说,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就会,敏感、脆弱、爱哭、自卑,他们会在父母的一声声怒吼中,不断否定自己,也会在情感上远离父母,成为孤独无助的孩子
所以,父母会发现自己的吼声越来越大,但是,孩子却越来越无动于衷。这样做只会让孩子的内心受到伤害,也起不到任何教育效果,这并不是我们家长好用的法宝。
PART 01
家长要学会
对孩子低声说话
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艾伯塔·梅瑞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果,音调和表情的作用会更大一些。
当我们对孩子怒吼时,声调自然而然就高上去了,我们的声调里含有谴责、愤怒......,面部表情带有狰狞、嫌弃......,让孩子的内心充满恐惧,只想着如何逃离这个地方,根本无法理解父母的语言表达。
我们要学会低声和孩子说话,这样孩子的注意力会更集中,就算是被批评,他们也不会产生太多的逆反心理,可以很好的虚心接受父母的建议。
因此,当我们准备开口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不妨先练习控制一下自己的分贝,处理好自己的心情,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好孩子的事情。
PART 02
父母学会利用
“ 10秒冷静期”
当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难免会有情绪上头。这时候就建议家长,当我们对孩子想要发脾气的时候,不妨设定一个“10秒冷静期”,自己在心里倒数10个数,然后再开口和孩子说话,在这几秒钟的时间里,镇静自己的情绪,或者离开孩子一小会儿,等情绪没那么激动时,再回来和孩子沟通交流。
父母和孩子沟通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发泄我们的情绪。所以,大人应该冷静地告诉孩子,他做错了什么,大人为什么会生气,他应该如何去改正。
我们用正常的语气和孩子沟通,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去理解。换句话讲,只有他们理解了,这才是大人与孩子之间真正的有效沟通。
PART 03
父母需要改正
自己不恰当的语言
妈妈们可以为自己准备一个“记录本”,正面记录对孩子有效而且正确的教育方式,而反面则是“黑榜”,记录自己什么时候没有控制住情绪,曾经对孩子大吼大叫过,有没有事后对孩子进行心理安慰等等。
闲暇之余,我经常会翻看这本“记录本”,总结一下育儿的心得。
网址:育儿小知识|孩子在妈妈大吼大叫以后,为什么会很快原谅呢?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99603
相关内容
亲子教育必备指南丨好妈妈不吼不叫教孩子妈妈常备小知识大全(妈妈必备的育儿知识)
妈妈育儿知识
10大经典亲子沟通案例分享:壹心大哥教你成为,不吼不叫与孩子沟通的智慧父母
育儿知识有哪些 新手妈妈要这样科学育儿
育儿知识大全 妈妈必知的育儿知识有哪些
育儿知识早教大全
孩子为什么越吼越对着干?因为你不会“哄”孩子
最全的十大育儿小知识 妈妈们快收藏起来!
致妈妈们:育儿先育己,爱自己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