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点题我代言②丨AI+养老,如何构造24小时云守护?代表委员热议中
探讨《老友记》如何塑造现代友情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电影剧集点评#
四川在线记者 唐子晴 摄影 严佳敏 古单宇
两会前,我国牵头制定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不仅为全球银发经济提供技术基准,更为社区养老提供更多想象空间,“AI+养老”也成为这次两会期间的热话题。
在“你点题我代言——问政四川网友@代表委员”活动中,不少网友就关注到了“人工智能如何助力社区养老发展”的话题。有网友留言:“养老机器人到底能为我们做些啥?”“AI+养老,能解决难点和痛点吗?”
围绕这些问题,四川在线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民进四川省委副主委、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院长尧德中,四川省全国政协委员、台盟成都市支部主委、成都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潘裕萍。
技术赋能
随着产品越来越轻量化,人工智能将满足多样养老需求
“人工智能有可能改变未来养老产业的形态。”在尧德中看来,AI应用于社区养老甚至智慧养老产业,是可预见的发展趋势。
四川是人口大省,老龄人口基数大、程度深、增长快、负担重。如何养老,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相比于专业养老机构,社区养老可以让老人住在自己家中,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养老,更方便也更舒适。但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可能面临包括健康监测、紧急救援以及专业护理供给不足等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 尧德中
人工智能技术恰好能够弥补不足。尧德中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社区养老群体的健康监测与疾病预防中,“现在有不少智能穿戴设备,通过手环、智能手表等实时监测心率、血压、血糖、睡眠质量等数据,AI算法分析异常趋势,及时向家属或社区医护报警,这就很好地解决疾病早期发现的一大痛点。”
此外,人工智能中还有另外一个大板块——混合智能,“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融合,比如脑机接口技术正在快速发展,未来应用于社区养老中,能够对老年疾病形成早期干预、监测、护理闭环。”尧德中说,随着技术越来越普及、产品越来越轻量化、价格越来越低,这样的技术产品有望走入社区、走入家庭。
人文为本
相关产品应加快适老化设计,也要注意保护老年人隐私
“AI+养老,展望未来产业发展,潘裕萍关注如何让技术更易用,她提出,相关产品需要加快适老化设计,比如放大字体、语音交互、简化操作流程,让老年人快速上手,快速了解数字产品的各项功能,降低学习成本。
潘裕萍还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替代部分服务,降低照护强度,降低护理比或人员需求,也能提供某些靠人力很难提供的服务,如24小时的实时监护,但不能完全替代人的照护。”
四川省全国政协委员 潘裕萍
在潘裕萍看来,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机能虽在退化,但情感需求变得更加强烈,渴望陪伴和关心。虽然AI可以通过虚拟朋友圈、智能对话等方式,提供情感陪伴,减轻孤独感,帮助老年人保持心理健康,但养老不仅仅是生活照料的问题,还涉及精神层面的需求。
“子女、亲朋所提供的情感支持、安全感和归属感是AI机器人难以完全替代的。”潘裕萍认为,人工智能与社区养老相结合,通过智能化工具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还应保留人际互动的温暖,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人工智能在社区养老的应用过程中,也要关注对老年人尊严、隐私的保护。”尧德中补充,AI技术的介入凸显了老人的隐私风险,比如在老人家中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跟踪监测老人的生活状态,应与老人充分沟通安装智能设备的目的,提升他们接纳共享信息的意愿。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址:你点题我代言②丨AI+养老,如何构造24小时云守护?代表委员热议中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807809
相关内容
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多位代表委员建言献策少先队老队员代表发言稿(精选17篇)
如何构建安全可信的AI生态?委员们这样说
方燕:法治的温度藏在解决民生痛点的细节中|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全国人大代表杨心平:从基层发现问题,才能多角度精准建言献策丨代表委员履职记
2024年两会代表委员提案落实情况如何?这场发布会告诉你
人工智能时代,“大模型”如何守护数字安全
深度报道丨AI助手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后管理成新问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及时出台管理规定,做好维保“后半篇文章”
毕业典礼丨毕业生代表李云婷:新雅留给我的三个人生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