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少年膳食指南》适用于满2周岁至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简称为2~17岁儿童),分为2~5岁学龄前儿童和6~17岁学龄儿童少年两个阶段。该指南是在一般人群指南基础上的补充说明和指导。
平衡膳食算盘(Food Guide Abacus)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各类食物的份量图形化的表示,算盘主要针对儿童。
与宝塔相比,在食物分类上,把蔬菜、水果分为两类,算盘分为6行,用不同色彩的彩珠标示食物多少,黄色代表谷物,绿色代表蔬菜,蓝色代表水果,紫色代表动物性食物,香槟色代表奶类,红色是油盐。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
展开剩余 82 %
★ 年龄:2~5岁★
关键推荐
1、规律就餐,自主进食不挑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2、每天饮奶,足量饮水,正确选择零食。
3、食物应合理烹调,易于消化,少调料、少油炸。
4、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知与喜爱。
5、经常户外活动,保障健康生长。
如何合理安排学龄前儿童日常膳食?
2~5岁儿童每天应安排早、中、晚三次正餐,在此基础上还至少有两次加餐。一般分别安排在上、下午各一次,晚餐时间比较早时,可在睡前2小时安排一次加餐。加餐以奶类、水果为主,配以少量松软的面点。晚间加餐不宜安排甜食,以预防龋齿。
温馨提示
1、两正餐之间应间隔4~5小时,加餐与正餐之间应间隔1.5~2小时。
2、加餐份量宜少,以免影响正餐的进食量。
3、根据季节和饮食习惯可更换和搭配食谱。
如何正确烹调学龄前儿童日常膳食?
在烹调方式上,宜采用蒸、煮、炖、煨等烹调方式,尽量少用油炸、烤、煎等方式。对于2岁以下幼儿膳食应专门单独加工烹制,并选用适合的烹调方式和加工方法,应将食物切碎、煮烂,易于幼儿咀嚼、吞咽和消化,特别注意要完全去除皮、骨、刺、核等;大豆、花生等坚果类食物,应先磨碎,制成泥、糊、浆等状态进食。
应尽可能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让孩子首先品尝和接纳各种食物的自然味道。口味以清淡为好,不应过咸、油腻和辛辣,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味精或鸡精、色素、糖精等调味品。
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 年龄:6~17岁★
关键推荐
1、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2、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3、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食,不喝含糖饮料。
4、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
5、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学龄儿童日常膳食应富含哪些营养素?
学龄儿童饮食应多样化,保证营养齐全,并且做到清淡饮食。要经常吃含钙丰富的奶及奶制品和大豆及其制品等,以保证钙的足量摄入,促进骨骼的发育和健康。
经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血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促进铁在体内的吸收,保证铁的充足摄入和利用。并且经常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常常进行户外活动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如何合理安排学龄儿童日常膳食?
一日三餐的时间应相对固定,做到定时定量。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25%~30%,午餐占30%~40%,晚餐占30%~35%为宜。午餐在一天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吃饱吃好,在有条件的地区,应提倡吃“营养午餐”,晚餐要适量。
要少吃高盐、高糖或高脂肪的快餐,如果要吃快餐,应尽量选择搭配蔬菜、水果的快餐。
如何选择零食?
少年儿童应选择卫生、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零食,水果和能生吃的新鲜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奶类、大豆及其制品可提供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钙;坚果,如花生、瓜子、核桃等富含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E。谷类和薯类,如全麦面包、麦片、煮红薯等也可作为零食。油炸、高盐或高糖的食品不宜作为零食。
温馨提示
1、吃零食的量以不影响正餐为宜,两餐之间可以吃少量零食,不能用零食代替正餐。
2、吃饭前、后30分钟内不宜吃零食,不要看电视时吃零食,也不要边玩边吃零食,睡觉前30分钟不吃零食。
3、吃零食后要及时刷牙或漱口。
祝大朋友、小朋友
儿童节快乐